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车是卖的越来越多,怎么利润越来越低?

图片

“不想当网红的老板,不是好老板”。过去,车企大佬们通常给人的感觉是内敛和低调,很少主动在媒体前抛头露面。但这一形象在最近发生了显著转变,越来越多的车企大佬进直播间抢流量。大佬们从幕后走到台前,确实拉动了消费,但实际上却陷入了一个怪圈:“车卖的越来越多,利润越来越低”。今儿我们就来看看到底在哪一环出了问题。

图片

在当前的汽车行业中,车企大佬参与直播确实是一种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不仅能够迅速集聚人气,还能显著提升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公众曝光度。通过直播这种形式,大佬们有机会以更亲民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这不仅有助于塑造个人品牌,更能引发流量的“虹吸效应”,从而为企业带来潜在的市场优势。

图片

从具体的数据就能看得出来,从进入2024开始,中国车市确实成绩不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660.6万辆和67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4%和10.6%。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339.2万辆,同比增长26.4%,市场份额占比达到59.6%。

图片

然而,这个数字的背后,却仍然让很多大佬笑不出来。过于“内卷”的市场,以及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价格战,导致增量不增收、增收不增利已经成为许多车企的常态性难题。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丰田一家的盈利,是中国几乎所有汽车行业的利润的总和还不止。”

图片

那我们就先来看看丰田,相信大家都知道丰田在电动化进程上虽然慢了一大截,但是丰田最新的财报却相当的漂亮。公开数据显示,丰田2023财年(2023年3月-2024年3月)营收45.1万亿日元(约合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4%;净利润4.94万亿日元(约合23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7%。这也是丰田汽车创建91年来的最高利润纪录,超过中国目前排名前十车企利润的总和。

图片

2023财年,丰田集团(含丰田、雷克萨斯、日野、大发等)在全球范围内的累计销量约为1109万辆,同比增长5%。此外,丰田单车利润也在2023财年得到了大幅增加。根据丰田汽车公司社长佐藤恒治的介绍,2023年度丰田每一辆车的平均利润比2022年度猛增了2倍,达到45万日元(约2.09万元人民币)。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财报说明会上,佐藤恒治宣布,对于向移动出行公司转型的变革,丰田汽车将追加近2万亿日元投资。其中,有约1.7万亿日元将用于BEV(纯电动车)、人工智能、软件研发等领域,覆盖研发投入和设备投资等内容,旨在加速丰田的SDV(软件定义汽车)、BEV变革进程。

图片

除了加大投入,丰田还持续与其他中国公司进行深入合作。佐藤恒治表示,丰田将专注于与合作伙伴一起构建纯电动车的供应链体系。根据媒体报道,丰田在华合资公司未来两到三年有导入插电式混动的计划,并且技术路线大概率不再延用丰田原有模式,而是有可能采用源自比亚迪的DM-i技术。

图片

当然,中国车企里也有逆风翻盘的,比如长城汽车一季度实现营收428.6亿元,同比增长47.6%;净利润32.3亿元,同比增长1752.6%。这主要得益于新战略,即出口以及高端车型占比提升。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5月10日股东大会上表示:“亏损特别严重的,我们就适度地少销售,不亏或者是微亏或者是利润比较高的,我们就大力推广。”

图片

另外,比亚迪仍然是稳重求进,其一季度实现营收1249.4亿元,同比增长42%;净利润45.7亿元,同比增长10.6%。在率先开启价格战的背景下,得益于扎实的成本管控能力+碳酸锂下降+出口及高端化车型占比持续提升等,单车成本大幅下降弥补降价缺口,整体基本实现单车盈利环比企稳,带动一季度毛利超预期。

图片

还有一匹“黑马”,就是赛力斯。今年赛力斯也是扭亏为盈,一季度实现营收265.6亿元,同比增长421.8%;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加8.5亿元。我觉得这主要是因为问界系列的销量增长,而且产品毛利率至21.5%,同比增长12.6%。这一毛利率水平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算得上“遥遥领先”,参考理想去年的毛利率是21.5%,特斯拉是18.2%。

图片

不难发现,无论是“价格战”还是“流量战”,背后体现出的都是技术创新和的匮乏和供应链的不完善。针对国内车企的盈利难题,尤其是与国际汽车企业的巨大差异,尹同跃表示:“德国企业有BBA,有大众,有强大的供应链,有不断创新的优秀的供应商。优秀的供应商的创新,又推动了德国汽车主机厂的发展,这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觉得一个健康的生态,是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有非常大的好处的。”

图片

总的来说,2024年即将进入下半场,下半场又会有哪匹黑马,或者哪家可以逆风而上,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当前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已经进入“阵地战”的阶段,已不再是简单的价格战或营销战,而是涉及产品、技术和营销等多个层面的全面竞争。那么下一个被迫开启直播的大佬又会是谁呢?

图片

参考资料:

1、https://www.nbd.com.cn

2、https://www.inewsweek.cn

3、https://www.ce.cn

标签: 小米SU7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