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新能源“一哥”出品,第五代比亚迪DM-i有多强?

在近日上市的秦L DM-i、海豹06 DM-i上,比亚迪汽车首次应用了全新混动专用平台和第五代DM混动系统(DM5.0),相比上一代,这两台B级插混车做到了2.9L/100km的超低亏电油耗(NEDC测试工况)7.5秒“破百”的加速能力,满油满电综合续航里程更是达到2100km,不愧是新能源“一哥”。

本期咱不聊“看得见”的外观&内饰、用料&配置,重点看看在“看不见”的三大件和三电系统方面,比亚迪到底融入了哪些硬核黑科技?

 ●插混专用1.5L发动机

对于燃油车的发动机,我们关注的都是功率/扭矩,及其对应转速区间;但在如今的混动车上,厂商和用户的关注点都转移到了能达到多高热效率,及其对应高效的转速负载区间。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

目前插混车都主要靠电机提供动力支撑,发动机更多用来带发电机进行发电(串联模式)以及在稳定车速下巡航(直驱模式),所以,在标定上不需要像燃油车发动机那样要求在全速域都拥有强大且稳定的动力输出,只需要在相对狭窄的转速区间获得更高热效率即可。而这一点也体现在了秦L DM-i、海豹06 DM-i上搭载的插混专用发动机上。

账面数据部分,这台代号BYD472QC的1.5L L4自吸发动机仅有74kW的最大功率和126Nm的最大扭矩,别说跟同排量的“带T”引擎比,就是对比燃油车的1.5L自吸也完全垫底。然而,这对于插混车根本不重要,重点是,通过深度的阿特金森循环让这台混动专用发动机做到了16:1的超高压缩比,外加高滚流进气道、高能火花塞、分体冷却系统、可变排量油泵等等,使其最高热效率做到了46.06%,高效转速区间更大,妥妥的行业超一线水平。

作为对比,上一代DM-i使用的混动专用1.5L发动机也是相同制式(代号BYD472QC,缸径行程相同,说明缸体、曲轴、活塞没大改),账面数据为81kW/135Nm,压缩比15.5:1,最高热效率43%。很明显,在比亚迪的技术开发团队看来,通过整套系统的优化设计,已经能够用更低升功率的发动机做到整车在全场景下的油&电平衡,而这是进一步提高热效率、降低能耗的前提。

 ●EHS120/160电混单元

目前,国内主流的插混技术路线,都是不需要独立变速器的(带2-3个物理挡位的不算),主要靠P1+P3或P2+P3两台电机和发动机的机电耦合&解耦来实现稳定平顺的动力输出。相比于保留变速器的P2布局单电机方案,这种更强调电驱作用的插混方案效率要高得多,即便完全不充电当油车开,也能做到5L/100km以下的油耗。

比亚迪DM4.0也是这个技术路线,而到了5.0版本,其在电驱功率密度、工况效率、电子电气集成化等层面都全面升级。具体到整车层面,如今的秦L DM-i、海豹06 DM-i已经能做到7.5s“破百”的加速性能,以及2.9L/100km的亏电油耗。当然,这是相对宽松的NEDC的测试标准,如果是WLTC测试工况估计还是会在3-4L/100km。

DM5.0的高配版本采用的电机已经达到了160kW的最大输出功率,260Nm的最大扭矩,这个数据已经和DM4.0的顶配相当(唐/汉DM-i上那套双电机),同时,通过轴承减摩、高效离合、双泵耦合、以及电机永磁体的工艺升级,使得整个模块的工况效率从之前的87.6%提升至92%,功率密度从65kW/L提升至75kW/L,这不光会影响整车的性能和经济性,对动态品质也大有裨益。

 ●插混专用功率型刀片电池

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是比亚迪新能源能持续火爆的重要基础,不同于纯电序列,插混系列都采用的纵置布局的功率型刀片电池,在秦L DM-i、海豹06 DM-i上有10.08kWh、15.87kW两个容量版本,分别对应60km、90km的纯电续航里程(WLTC测试工况)。

重点是,通过成组效率优化,全新电池整包的能量密度比上代提升15.9%,外加低阻抗设计、拓展电池策略应用窗口、智能均温技术,将放电倍率提升至16C,回馈功率增强至5C。简单说就是,新技术应用让这套系统能够用更小更轻的电池Hold住更大功率的三电系统充放电。

站在用户视角,这两台10万级的家轿用纯电模式已经足够应付上下班通勤需求,没有充电条件的话低配买回来完全可以当油车开,而高配还支持最大功率23kW的直流快充,郊区自驾游也能做到0碳出行,真正的家用神器。

 ●车身底盘架构

本质上,甭管是秦PLUS DM-i还是驱逐舰05,还都是基于燃油车底盘架构进行升级改造,而此次推出的秦L DM-i、海豹06 DM-i则是从零开发的混动专用平台,不光插混系统本身更高效、更省油,且油箱容量也提升到了65L(秦PLUS DM-i是48L),这是整车满油满电能跑2100km的重要基础。

除此之外,通过对底盘结构的优化升级,这两台车都用上E形多连杆独立后悬架,整车动态品质全面升级,而且整车地板已经完全纯平,外加DiLink智能座舱、DiPilot智驾辅助,乘坐舒适性、智能化体验也进一步提高。

至于车身部分,该车高强度钢的应用比例提高到了70.8%,对比同价位竞品同样也非常舍得下本钱。另外,通过对整车外观套件的优化,包括隐藏式门把手、低风阻轮圈、主动前格栅,海豹06 DM-i的风阻系数降低到了0.255Cd,虽然跟高端纯电没法比,但在插混车中已经是妥妥的“一哥”水准。

●总结:

对比上一代的DM4.0,如今的比亚迪DM5.0并未进行技术路线上的变革,重点是针对三电系统的技术细节进行优化升级,通过发挥体系整合的力量实现整车的性能、能效提升,而这对于主打性价比的秦L DM-i、海豹06 DM-i无疑是最聪明、最有效的做法。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