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中国设计面临危机还是机会?吉利的看法是……

中国汽车可能进入了非常危险的境地。

4月我和国内某家车企交流过程中,他们曾不止一次表达:中国汽车设计已经进入了事实上的极致内卷时代。因为领先,我们已经没有模仿的对象,也没有先人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是下一个正确的方向,一切都需要我们自己“在黑暗中摸索”。

IMG_257

在黑暗中,人人手举火把,向着不同方向探索,对于整体而言是最佳的生存策略,但对于个体而言,这种黑暗是危险的。

无序还不是最危险的,不少设计师也表达了更令人忧心的现状。有企业点亮了一根很亮的名为“致敬”火把,如果它取得了成功,就会让其它危机感满满企业纷纷效仿,让其它企业在黑暗中向这根明亮火把聚拢过来。如果大家都跟着一根不确定的火把抱团前进,很容易集体掉进沟里。跟风,比无序更危险。

无论是欧洲设计师,还是日本设计师,都敏锐观察到了这一危险的现象。日本Carstyling主编难波治在北京车展后的观察文章中说:目前(中国)有超过 100 家车企在生产产品,供应已经过剩。如果他们不能让自己的产品与众不同并打造自己的品牌,他们将面临一场艰难的价格战。

IMG_258

相较于部分企业认为的危险、无序、黑暗的汽车行业现状,也有业内人士持不同观点。

在不久前吉利银河E5的设计交流活动中,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陈政谈到:中国的汽车设计实际上处在寒武纪物种大爆发。激烈的竞争会带来更多元化的设计。这是设计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多样性阶段。竞争压力是激发物种进化最直接、最有效的动力。

IMG_259

或者我们可以避免激烈的内卷,换一个赛道呢?海洋内激烈的物种竞争日趋白热化,为什么不尝试从海洋登陆呢?

IMG_260

中国设计已经迎来了一个参与全球竞争的全新风口。Carstyling主编难波治也说过:(中国品牌)设计的能力一点也不逊色于曾经走在他们前面的西方和日本制造商,有些品牌甚至可能实现了超越。

吉利的陈政已经明确的全新议题是:中国设计·全球审美。他认为,中国设计有能力打造一台符合全球审美的“全球车”。

设计一台全球车的根本是什么?

仅仅在中国市场,就可以根据社会阶层和价值观区分出10多种不同消费观念的消费者,也就是10多种不同的产品需求。如果将视角放大到全球,不同的环境、文化带来的差异将让这种消费群体划分更为复杂。设计一台全球车,面临着四大维度的挑战:人群的多样性、审美的多样性、场景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

那么全球车的核心正是在如此复杂的多样性下,审美的公约数。陈政就说:“我们是为差异化设计还是为共性设计?人群研究中小众差异化,还是人群中的共同审美去做汽车的设计?我们的答案是要为共性审美去做设计,所以你的受众才如此之广,而且跨越了地域、跨越了文化。”

IMG_261

如何去寻找这个最大公约数?

陈政提出的答案是“克制”,不要过度表达,就不会轻易在不同文化中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一些区域性的特征要被舍弃,在设计中做减法。

这个观点很有趣。 当我们多翻开基本日本漫画,去看里面的角色,你会发现主角往往是最普通的那一个:

IMG_262

你看,大雄最大的特点是:符合主流审美。因为主角需要让大部分人喜欢不讨厌。胖虎很胖、小夫的脸很奇怪,因为它们是配角,需要突出刻画某一部分特点,将它们同作为标准的主角区分开来。那些只是出场一两次的龙套,更是需要偏重乖张、极度可爱、特别性感……

事实上,全球车概念的产生,也正是伴随着极简设计的出现。世界上第一台以“全球车”为设计目标的产品是高尔夫Mk.1,它诞生的背景正是全球性石油危机下设计需求转向朴素,汽车需求高度统一。在高尔夫之前,汽车都有复杂的曲面,而高尔夫的灵感则来自于折纸,线条、曲面简单,让全球消费者都可以接受。

IMG_263

也正是在同一个时代,密斯·凡德罗 Less is More、迪特·拉姆斯Less, but better的理念开始影响到全球汽车设计师。

IMG_264

纵览如今全球汽车销量榜单,名列前十的车型大多是克制的。比如特斯拉的设计奉行Zero Emotion的理念。

IMG_265

你也不会去讨论卡罗拉和CR-V上是否由代表某种情绪、文化的设计表达。更大部分人可以接受,可能比小部分人喜欢更重要。

IMG_266

巧了,中国文化最不缺克制的审美

在中国文化中,早已有可以跨越时空、文化、审美隔阂,穿越历史周期,历久弥新,众人皆可欣赏的文化因素——瓷器。

IMG_267

而瓷器正是银河E5设计灵感的来源。当然从灵感到产品,并不是将简单的元素堆砌。比如瓷器不应该是青花或者粉彩这样的纹理,而是其“流光溢彩,温润如玉”的大气。

IMG_268

如果你经常看各种文玩鉴宝类的节目,或者自己喜欢古玩收藏,你就明白判断一件瓷器是否高级最重要的是器形。好的器形不能胖、不能瘦,脖颈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高级的瓷器,追求的形体是流畅,光线会在瓷器表面流动。

IMG_269

吉利银河E5从瓷器中汲取设计灵感。型面舍弃了肌肉线条,而是追求如同瓷器温润、饱满且细腻。这些型面由9个不同曲率的折面组成,4个高光面,5个阴影面,没有明显的线条与折面。

IMG_270

尺度、表情,都在传递克制的情绪

陈政曾提到,在那些“风靡全球”车型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设计的“特质”,那就是“克制”,不过度表达,它应该是一种具有共性的、普适性的,而且能够穿越周期,雅俗共赏的风格。型面只是设计的一个维度。银河E5的全球性、克制还体现在设计的各个维度。

比如尺寸、比例和姿态。全球消费者需要的是一台怎样的车?对于全球大部分市场而言,并不需要中国市场这样夸张的空间竞赛,所以银河E5的尺寸也十分克制。比例姿态,全球环境带来的多元需求也注定SUV的形态是最合适的选择。

IMG_271

比如表情,代表着一台车传递的情绪。在全球市场,夸张和愤怒并不是人人可以接受的主流,所以在不点亮可发光涟漪格栅的情况下,银河E5的表情也十分克制。而依旧保留品牌超级符号:光之涟漪,又能在点亮前脸时,创造出品牌独特的辨识度。

IMG_272

这些加在一起,提供给消费者的是一个人人都不难理解的感觉:看得舒服。让大部分人舒服,比让一小部分人激情澎湃更难。

根据吉利所作的调研,银河E5也确实实现了追寻最大公约数的效果。在不同市场,不同消费者看待银河E5的态度也有所不同,在中国,消费者认为它是主流设计,在欧洲它是科技感的设计,到了南美则是前卫的设计。在不同文化的市场中,它都是可以被消费者所接受的设计。

找到这种公约数很难吗?

很难,尤其是这种公约数不是要求追随、抄袭,而是构建于对于原创的不断坚持上,形成有别于它人的影响力。

而原创对于中国品牌来说尤其难。汽车已经经过140年的发展,可对中国来说汽车是舶来品。中国品牌很难在西方的思想、语境中成长起来的汽车设计氛围中再去实现基于西方文化的创新。

文化是原创的第一个根基。我们只有真正从中国文化出发,才能实现原创的突破。这一方面,日本车企已经替我们进行了摸索,让东方设计也能在汽车设计领域大放异彩。而吉利牵头主导《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白皮书 第一版》,就是指导中国文化与中国设计相结合的重要理论指导。

银河E5也有着不少取自中国文化的细节,比如来自于旭日东升这一意象的Logo、光之涟漪和发光格栅排列形式。又比如受中国传统太师椅的灵感启发,将中国智慧的人机工程学运用其中,主驾驶位采用高扶手台设计,带来“沉肩坠肘”的舒适坐态。“西子水岸”的座椅绗缝以及纹理饰板,等细节设计特征,将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座舱。

原创的第二个根基是技术。比如吉利银河全新科技旗舰SUV原型车-银河星舰,利用无人机联通内外,银河系列的发光前脸,整体型面的复杂基础是工艺的进步。有了技术的支撑,让我们有了更多表达的机会与可能。

IMG_273

IMG_274

真正了解全球需求,也需要全球设计资源的交流协作。包含吉利设计米兰工作室在内,吉利设计团队会认为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不同人群用户对新设计接受的时间点是有差异的。不能把一个地区或者一个人群已接受的审美不加思考地立刻强加到别处。“理解和拥抱不同”、“承认美存在时差”,这是此前参观Geely Design米兰工作室时最深刻的感触。

还有最重要的事情:原创设计并不是闪电战,而是持久战。今天吉利的设计有能力进行全球思考,是久久为功的结果。吉利是中国最早重视原创设计的品牌之一。从博瑞博越开始让中国设计的“大美中国车”成为有别于其它品牌的审美标签,吉利的设计语言至少经历的三轮大规模的进化。时间不会亏待努力的人,持之以恒的去挖掘中国美,才能让吉利将中国审美带到世界。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