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综合油耗创新低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发布

5月28日晚,比亚迪官方宣布,旗下的秦L海豹06 DM-i上市,两款新车均提供5种配置可选,官方指导价区间为9.98万元-13.98万元。二者的定位均为中型插混轿车,也是姊妹车型,分别隶属于王朝网和海洋网。

两款新车最大的特色就是首发了比亚迪第五代DM系统,将AI引入汽车能耗管理,创下了百公里油耗的历史新低。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在综合油耗方面提升是非常明显的,2008年的第一代DM技术百公里综合油耗超过10升,2013年的第二代DM技术百公里亏电油耗5.9升,2018年的第三代DM技术将百公里亏电油耗控制在4.3升,已经非常接近日系车的水准,2021年的第四代DM技术将百公里亏电油耗降低到了3.8L,追平甚至是超越了日系车。

第五代DM技术的百公里亏电油耗能够低至2升级别,达到了全球领先的水准。而且第五代平台车型的油箱容量达到了65L,证明底盘模块化方面做的是非常出色的,节约了宝贵的空间,满油满电综合续航甚至能够超过2000公里。

参数方面,第五代DM插混系统搭载的依然是1.5L发动机,最大功率74kW,峰值扭矩126N·m,电混系统有EHS120以及EHS160两个版本,搭配的电动机最大功率分别是120kW以及160kW,峰值扭矩分别是210N·m以及260N·m,搭配的分别是容量为10.08kWh以及15.87kWh的电池组,海豹06 DM-i以及秦L的CLTC工况纯电动续航里程均可达到80km/120km。

相比第四代DM技术来讲,第五代DM技术更加强调电动机的存在,属于以电为主的动力架构,发动机为辅。EHS电驱系统的工况效率从87.6%提升至92%,功率密度从65kW/L提升至75kW/L。而且加入了高效“球+柱”轴承、高效离合器、双泵耦合、低粘度润滑油、超薄硅钢片等技术,提高了综合效率以及电动机的爆发力。

1.5L插混专用发动机的压缩比从15.5提升到了16,而且加入了高滚流气道、高能点火、智能电喷、催前取气EGR、智能分体冷却技术以及智能可变润滑系统,最高热效率突破46.06%,达到了领先水准。

全新的插混专用刀片电池采用了专属的功率型设计,兼顾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其中电池能量密度比上代提升15.9%。将放电倍率提升至16C,回馈功率增强至5C,而且能够通过针刺实验。

除此之外,第五代DM系统还加入了全温域整车热管理架构,通过采用交叉流道设计的电池被动式均温技术提升电池均温性,通过电池主动式均温技术智能控制电池换热量,实现电池主动均匀冷却,提高了工作效率。前机舱热管理技术则能够实现发动机/电机暖机时间减少,降低了不必要的能耗;座舱热管理提高了压缩机效率,减少换热器风阻,夏季制冷更快,冬季制热时间缩短。

多合一动力域控也从四合一升级到了七合一,实现器件复用和功能复用,减小了体积,同时降低了能耗;而且在行业内首次实现了VCU+驱动+发电+升压DC+双旋变解码的芯片集成,不仅在算力方面实现了升级,同时实现了通讯速率提升,最终实现静态功耗下降。

软件方面,第五代DM系统通过发动机启停控制策略优化,降低单次启停油耗;多维热管理方案与智能化控制技术的运用,降低整车在极限温度环境下的能耗,同时提升整车在极限环境下的耐热耐寒能力。

简单来讲,第五代DM技术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双重升级,让发动机热效率再创新高,高效区工作占比更大;EHS工况效率更宽,功率密度更大;更高,电流输送能力更强;最终实现了能耗和续航的双重提升。

笔者认为,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开创了插混领域新的技术里程碑和指标里程碑,让中国汽车工业的插混技术真正站在了全球领先水准上,也必将会引发行业内针对插混技术的新一轮内卷。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