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为何欧洲市场流行小、微型汽车,却排斥中国产电动汽车?

在与一位资深欧系车用户与粉丝聊天的时候再次谈到有关流行车型的话题,在许多德系车或法系车的用户心目中,欧洲人是务实的;因为在其心目中的欧洲人总是人高马大却开着小小的汽车,比如大众高尔夫菲亚特500MINI,反倒是中国汽车用户一味地追求大空间,这是汽车文化不成熟的表现。

对于此类观点笔者始终持反对态度,究其原因非常简单,首先是在所有文化体系里都存在对“大”的推崇,没有任何一个文化体系会追逐“小”,欧洲文化也不例外;其次是汽车文化最为发达的市场应当是北美,毕竟在工业强国里只有美国的三十余个州是不需要汽车年检的,而美国市场里的畅销车型普遍都是大家伙。

再次才是最重要的参考,那就是欧洲的顶级豪车是劳斯莱斯宾利迈巴赫玛莎拉蒂,以及捷豹路虎,这些品牌的汽车可都是大块头。

作何解释?

碳排放税让欧洲人不得不接受小车

只要购车预算和用车预算允许,没有人会排斥大车,随便去问一个欧洲人,如果其拥有巨大的财富是选择古斯特还是菲亚特吧。

真正让欧洲汽车用户普遍偏爱小型车或微型车的原因碳排放税,在欧洲诸多国家里购买与使用燃油车需要缴纳二氧化碳排放税;在每一年里都要像缴纳车险一样的为碳排放缴费,费用还相当之高。以德国为例,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95克的汽车可以获得每年30欧元的税收优惠,注意重点是优惠30欧元但剩余部分还得论年缴纳;而如果使用的车辆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95克,那么每增加一克就要额外收取2欧元的排放税!如果排放量超过每公里195克,多出的部分则是每克增收4欧元。

1欧元等于7.8584元人民币。

燃油车的尾气主要排放物是二氧化碳,以汽油车为例,其碳含量约为2.31kg/L(公斤/升);假设某一台车的百公里耗油量是10升,那么这台车的百公里碳排放量就是23.1kg/100km——每公里的标准为0.231kg/1km,也就是每公里排放231克。

结果会如何?

结果是超过95克的部分会带来100*2欧元的税费,超出195克的部分是36克、等于36*4欧元的税费,在基础税费之上还要增加344欧元的开支!仅多出的部分就要多余负担超过2703元的成本。

这还只是10L/100km的普通燃油车,对应的车型一般为搭载2.0T发动机的轿车或SUV;反之,想要让每公里的碳排放量低于95克,其对应的发动机排量就必须足够小,而且车身也一定要足够轻盈,否则“小马拉大车”还是会带来高油耗。欧洲并不是富人遍地,以2023年统计数据为参考,欧洲人均收入税后为43842欧元,其油价约合人民币超11元/升,用车过程中也要承担车辆维保、年检、车险、停车等费用,在这些费用的基础之上如果再增加高昂的二氧化碳排放税,其用车开支则会有过高的占比。

这就是欧洲市场流行小、微型汽车的原因,排量稍大一些的燃油车就会因碳排放大幅提升用车成本。至于日本流行微型车倒不是因为碳排放,而是因为常规燃料主要依靠进口,所以K-CAR才会有购车补贴,并且在需要有停车位才能购车的城市里,只要购买K-CAR就不会有限制。

欧洲同样排斥中国电动汽车

不止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设置贸易壁垒,欧洲以冯德莱恩之流为主的阵营也是反对的。

原因非常简单,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首先做到了用户终端零排放,车主的用车压力会大幅降低;其次中国依托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现了车辆制造成本的有效控制,欧洲本土汽车制造商虽然也能打造出电动汽车,可是远没有燃油车“吸金”,加之新能源汽车产业不够完善,所以这些车的价格是比较高的。

那么一旦中国制造的、具备价格优势的电动汽车进入欧洲市场,这些不需要考虑碳排放税,同时也不会因为严苛的车辆检测而缩短使用寿命的电动汽车则会以狂风扫落叶之势拿到其本土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MG4 EV就是最佳例证。

结语:

不同区域流行不同车型,不同市场有不同汽车文化,实际都是“利益导向”的结果;实际C端市场用户从来都是盲目的,除非面对一种具备成本优势或其他优势的新技术产品的时候才会有所转变,现在则是中国电动汽车可激发欧美汽车市场用户的思考,所以这些车的出海才会阻碍重重。

现在还认为欧洲车主务实吗?

如果真的务实的话,欧洲品牌里不会有劳斯莱斯。

天和Auto编辑,欢迎转赞评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