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5月探店:价格10万的合资品牌A级车,谁家库存压力最大?

在刚刚过去的4月,合资品牌的销量可以用惨淡来形容,集体呈现出两位数以上的下滑。

按照4月汽车上险量数据,TOP10的合资品牌销量从高到低依次为——

1、一汽-大众11.2万辆,同比-20.4%;

2、上汽大众7.6万辆,同比-20.8%;

3、一汽丰田5.4万辆,同比-13.5%;

4、广汽丰田5.3万辆,同比-28.1%;

5、上汽通用4.4万辆,同比-40%;

6、东风日产4.1万辆,同比-12.8%;

7、广汽本田3.7万辆,同比-21.6%;

8、东风本田3.2万辆,同比-13.5%;

9、北京现代1.5万辆,同比-15.9%;

10、长安福特1.3万辆,同比-17.4%;

显而易见,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持续升级的价格战,合资品牌承压最大。

那么,随着五一假期车市的“爆发”以及置换补贴等政策措施的推动,合资品牌的状况能否有所好转?

节后第二周,驾仕派走访了成都多家合资车企4S店,目的是了解5月合资车企的销售终端表现。

与4月驾仕派探访广汽丰田4S店时门可罗雀的情形相比,此次探店北京现代、一汽丰田、广汽本田、上汽大众、东风日产等品牌的4S店时,我们明显感受到了人气的提升。

其中广汽本田的人气最高,在工作日上午这家店内同一时间大约有10组客户正在看车或咨询购车政策。此外,原本预期较为冷清的北京现代4S店也有2到3组客户,而且都是年轻人——这与主要都是中老年客户到店看车的日系品牌形成了鲜明对比。

那么这是否预示着合资车企即将迎来复苏的曙光呢?答案并非如此简单,我们还需要综合考虑更多因素,如终端市场的优惠力度、现有库存状况等,才能对合资车企的市场前景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01

合资品牌5月优惠力度增强,带动门店人气提升

此次探店也印证了我们的猜想,虽然不同汽车品牌在优惠幅度上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与4月份相比各品牌的优惠力度都有所增强。

下面就来具体看一看。

北京现代

传统观念中,我们往往认为销量越差的品牌优惠力度也更大。然而,这次的探店结果却颠覆了这一认知。

在当前终端市场的促销活动中,个别日系品牌的优惠幅度意外地超过了韩系品牌。据北京现代销售顾问透露,目前索纳塔车型并无优惠,而伊兰特的优惠额度也仅有不到4万元,且全款和分期优惠没有差别,这一点和其他品牌都不一样。

本田系

日系品牌中,本田系的优惠幅度最大,以广汽本田型格为例,目前燃油版全款优惠3.8万,分期优惠最高可以做到4.8万,混动版优惠要小一点。值得一提的是,这都是今年生产的车型优惠力度,若是去年生产的库存车,那么分期优惠力度能达到5万多。

作为兄弟车型的东风本田思域情况则不太一样,其分期优惠要比前者稍低,为4.6万,但好处是一年后提前还款不用付违约金,而广汽本田提前还贷还要给一个3%的违约金。

所以从销售给到的实际落地价格来看,其实两款车型的差别并不大,主要差异在于各自的销售政策。例如,型格虽然提供了较高的现金优惠,但提前还款时需缴纳违约金,并需要额外收取一笔2500元的综合服务费,目测这笔费用是广汽本田特有的。

一汽丰田

丰田系的促销力度相对要小一些。以一汽丰田卡罗拉为例,目前的行情是优惠3万元左右,其中指导价12.28万元的2023款1.2T卡罗拉先锋版当前裸车价只有9万出头,同时分期购车的利息还能再从车价中给予补贴,使得实际的裸车价甚至可以做到低于9万元,相当于无息分期,而且满一年提前还款也没有违约金。

东风日产

东风日产的车型可能因其指导价通常较其他品牌更为亲民,优惠力度也要小一点。以轩逸为例,全款优惠2.8万,分期优惠3万左右,并且利息也能从车价补贴,满一年提前还款没有违约金。

值得一提的是,逍客现在优惠后的价格甚至比轩逸还更便宜,这意味着部分合资品牌同级别SUV与轿车的终端价格已经“倒挂”了。

上汽大众

德系品牌的优惠力度也比较大,其中上汽大众朗逸2023款的分期优惠幅度为3.8万,2024款为3万元。销售顾问表示,2023款因为是去年5月生产的库存车所以优惠更大。另外上汽大众满一年提前还款需要交违约金,利息也不会折算到车价优惠里。

综合来看,不同汽车品牌在优惠幅度上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与4月份相比,各品牌的优惠力度都有所增强。

此外,相比较韩系和德系品牌,日系品牌目前的优惠力度最大。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韩系品牌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基本已经跌至谷底;德系品牌市场份额最大,且销量下滑的幅度不如日系品牌大;日系品牌目前是主流合资品牌下滑最快的板块,市场压力确实更大一些。


02

库存压力哪家最大?

说完了优惠,再来看看各家的库存情况。

今年4月的时候,网上曾曝出广汽丰田成都经销商呼吁厂家减产、调整销售目标的消息,驾仕派随即走访了该门店。当时销售人员表示,他们现在的销售压力的确很大,由于大环境叠加自主品牌的冲击,今年业绩下滑得非常严重,仅到店客流就比去年少了至少50%,销售任务很重。

这次走访几家合资品牌4S店的过程中,又发现即便是同一品牌下的合资企业之间,库存压力也会有显著的区别。比如一汽丰田相较于广汽丰田的库存压力就明显要小得多。销售人员解释称,这可能是因为一汽丰田旗下许多车型,如卡罗拉和荣放都属于全球车型,更好卖一点,而广汽丰田都是“中国专属车”。

不过这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一汽丰田从去年10月就开始宣布减产,并一直延续至今年2月。在此期间,分配给经销商的销量目标也在逐月下调,以缓解他们的销售压力。相比之下,广汽丰田一直没有公开宣布减产计划。

本田系中,广汽本田的库存压力要比东风本田大,这主要体现在型格还有一些去年生产的库存车,而思域只有今年生产的新车。

此外,东风日产4S店的销售称轩逸现在也没有库存车,而上汽大众朗逸还有去年5月生产的库存车,显然后者的库存压力更大。

不过尽管不同汽车品牌的库存压力有差异,但在销售前景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减产已成为众多合资品牌不得不采取的策略。继丰田宣布减产之后,本田和日产也相继公布了他们的减产计划。

根据《日经中文网》5月16日的报道,广汽本田由于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下降,已开始征集员工自愿离职,目前报名人数已达到公司正式员工总数的14%,约1700人。同时,本田还计划减少在华产能,预计减产幅度超过20%,相关的减产计划正在与合资公司协商,以期尽快进入减产程序。另外,日产也在考虑将其在中国的年产能减少30%。


03

驾仕结语

总体来看,相比4月,优惠力度的增强带动合资品牌5月店内人气有所回暖,但整体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电进油退”的大趋势已成定局,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自主品牌势必进一步抢占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

据中汽协最新数据,今年4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达到了63.5%,同比增长8.4个百分点,刷新历史最高记录。与之相对,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降至40%以下。其中德系和日系的市场份额还能勉强维持在10%以上,而美系、韩系、法系等品牌的市场份额则均处于个位数水平。

可以预见的是,面对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大部分合资品牌接下来还将面临巨大挑战,它们要么继续降价来维持销量,要么必须在新能源转型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目前德系方面,大众的电动化转型步伐最为迅速,并已实现了重要的发展里程碑。例如,上汽大众的纯电动ID系列车型月销量已成功突破万辆大关,在合资品牌中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

而美系方面,上汽通用在北京车展上高调亮剑,旗下三大品牌都发布并上市了一款新能源车型,其中别克GL8插混车型的正式上市,其维护细分市场冠军地位的决心可见一斑。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系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上的步伐则显得相对缓慢。在缺乏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产品的情况下,日系品牌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只能眼睁睁看着手中的市场份额逐渐流失。

(END)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