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从几起事故聊聊当下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

在新能源品牌、车型快速迭代的背景下,车企们绝对不能只关注得见的地方做足表面功夫,更需要关注不见的地方花时间、投成本。因为这些设计关键时刻能救命。

我们来看几起事故。

有惊无险的事故中,没有一个设计是多余的

今年春节期间,有一台领克08,在贵州铜仁遭遇严重冰雪天气,在避让大货车时,因操作失误,车辆冲出道路围栏,翻滚下60米的悬崖。幸运的是领克08完美地保护了乘员,车上三人仅有小的擦伤。

从行车记录的画面来看,车辆一共翻滚了5圈左右,并伴随着多次纵向的冲击。

大伙可能对60米的落差没啥概念,这约等于让车子从20层楼的高度开始向下翻滚。过程中,车子的重力势能会快速的转变成翻滚的动能,让车身不断的和斜坡发生猛烈的撞击。

类似的事故在硬核越野赛事中十分常见,严重时很有可能会导致车辆变形甚至是散架。

但是可以看到,车辆不仅A柱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弯折,整个乘员舱的轮廓依旧完整,没有发生侵入,保护了车内乘客免受外界巨大的冲击力。

而在车辆停止跌落的一刹那,舱内的SOS救援通话瞬间响起,另一头的话务员快速询问了魏先生的情况以及手机号码,并迅速联系了道路救援。

整个过程中,不仅有超高强度车身能够抗下巨大的冲击力,及时打开的气囊气帘也挡住了碎玻璃和石子对乘客的冲击。而重重防护下的电池包没有因为磕碰导致短路起火,事故瞬间就打通的SOS电话没有耽误任何的救援时间。

这些加起来,才让车主最终平安的走过了这个事故多发地。

安全不是纸上谈兵,实践才能检验真理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以及市场规模的增加,几乎所有汽车品牌都推出了自家的新能源车型,许多企业为了从中分一杯羹,甚至选择跨界造车。

销量节节攀升的同时,与新能源汽车有关的交通事故也开始频繁出现。

渐渐地人们发现,虽然各大新势力均会大肆宣扬自家产品强大的被动和主动安全配置,但真正遇到事故时,一直吆喝“冰箱彩电大沙发”的它们与传统车企之间,似乎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比如在去年年底,理想汽车的主销SUV车型因为车主超速行驶,最后以时速96km/h的速度追尾了一台大货车。

事故中,车辆的A柱和B柱均因为撞击力度过大而断裂,车内乘客两人死亡一人受伤。事后,因为乘员舱核心结构在“并不快”的撞击速度下发生了断裂,人们对该品牌车型的车身安全设计发出了大量的质疑。

无独有偶,依旧是理想的旗舰SUV车型,在去年中旬发生的事故中撞击了高速路边的一棵树,结果同样是A柱和B柱严重撕裂变形,导致车内乘客一死三伤。

而像是猛烈撞击后安全气囊未弹出、辅助驾驶系统错误导致车辆失控等问题对于新势力品牌来说,更是屡见不鲜。甚至某品牌的安全工程师还发表过类似“两片1500MPa强度的钢板加在一起,强度就有3000MPa”的不专业言论。

不禁让人发出疑问,他们真的可靠吗?

与此同时,来自传统车企的车型们却屡次在严重的事故中表现神勇,拯救了无数的生命和家庭。

除了前面说到的领克08以外,与其出自同门的极氪001就曾在多起事故中力挽狂澜。比如同样是高速追尾半挂,其强大的A柱结构甚至能在撞击时将前方的半挂顶离地面,让车主避开了致命伤害。

而同样是撞上细长坚硬的灯杆,极氪001的车头不仅因为强度够高,变形的幅度并不大,甚至因为强度太大,将灯杆连根拔起推行了好几米。

类似的故事在传统车企友商的身上也是时有发生,比如在三年前,一台长城旗下的WEY VV7因为遭受他车撞击,经过连续的翻滚之后,掉下了高度20米的高架路。车内的5名乘客,均奇迹生还。

另一台是来自奇瑞瑞虎8Pro车型,在用125km/h的速度撞击高速收费站的水泥墩子之后,乘员舱结构完全没有变形......

以上种种事故都在说明,和被动安全有关的硬实力,并不是靠几页PPT和一次第三方的检测就能拥有的。对产品和用户充满敬畏,能用长年累月的研发投入,抗下每一次几乎不可能出现的重大考验,才是唯一的实现途径。

在这一点上,传统车企确实要比部分新势力们,好上太多。

过人安全实力的背后,是稳扎稳打的技术态度

电动化时代赋予了汽车在功能上的更多可能,极强的供电能力车内的大量娱乐与舒适性配置得以同时工作,更高的芯片算力让解放双手的智能驾驶成为可能。于是,部分新势力品牌开始将这些当成了自己的核心优势,甚至开始宣扬“车坐不开”的产品理念。

利用技术变革带来的优势本身并没有错,但并不能因此忽视其背后的风险与挑战。

动力电池尺寸和重量答大幅增加之后,不仅需要按照更高的上限重新规划车辆的动态性能,还需要针对更大的碰撞动能设计强度更高的白车身。

还有针对电池包的防护、复杂电控系统的稳定性等工作,更要花费车企大量的时间与成本。

那些巴不得一块钱都得掰成两半花的部分新势力车企们,在这方面,真的应该反思一下,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

写在最后

如今在这样的技术路线下,自主品牌传统车企们越来越多的推出了几乎没有短板的“水桶车型”,并开始逐渐覆盖各个价位。而从它们不俗的市场反响上可以看到,人们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理解,已经慢慢地从尝鲜、猎奇回归到了理性地看中品牌与质量。

而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更加健康的市场模式呢?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