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只许小米放火,不许智己点灯

2024年4月8日,早睡的不是汽车人。先梳理一下整个事情发生的经过。

22点左右,智己L6发布会结束。应该是在结束后的某个时间点,相关人员发现并确认了发布会中在与小米SU7进行对比时录入的数据有错误,也不排除是那个时间小米粉丝或者是官方已经找来了。

23:04 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发了道歉在个人微博。请记住这个时间点。

23:24 小米公司发言人首篇微博发布,引起了轩然大波。


23:38 小米公司发言人第二篇微博发布,表示不认可刘涛个人道歉,感觉像是小米先说,刘涛个人出来挡枪——但是时间点上其实是刘涛第一个说这个事的。

00:10 小米公司发言人发布第三条微博。可以看到,从23:24到00:10 半个多小时里,是小米连发三条炮轰智己以及上汽。

00:47 智己官方微博发布致歉以及致歉函。致歉函上面盖的是公关部的章,大家觉得有点不正式。

其实就是在短短一个多小时里,微博上的交锋已经完成了。今天我截图了一张实时热点。

这个事情几个关键点:


1、从时间点上可以看到,刘涛是最早发出致歉的,作为智己CEO,个人微博受限制不大,反应也最快。为什么个人先发声,这个可以理解。只是小米给人的感觉是“我先指出,你个人来回应,我不认”。这个先后顺序为什么很重要,是因为智己方面最先道歉的话能够说明对这个事的态度和重视。如果是小米最先发声,那么智己就属于被动认错,性质上更恶劣。

这一点非常重要: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做错事情了主动先认错,是避免错误进一步扩大的最好方式。可惜很多人没看到这一点,觉得是小米最先发声,所以我要强调这一点。

2、小米针对此事的第一篇微博是在23:24发出,智己官方致歉+致歉函是在00:47发出。精确时间为1小时23分钟。应对危机最好的方法除了主动,还有迅速。难以想象假如今天才盖章道歉,结局又会是怎样。1个小时23分钟确认致歉函和盖章——这个章确实有争议和瑕疵,但你真让智己公司盖章甚至上汽盖章,在这个时间点上可能么?

3、另外,公关部盖章,我认为态度大于行政,相当于公关部实名认错,把这个错误进一步明确了。不要忘了盖章方代表的就是公函主体,写错了一个参数,你认为应该是智己这家公司道歉甚至上汽道歉?相当于公关部承担了这个责任。

4、虽有瑕疵但应对得当,是我对这件事的评价。如果说能从当中学到什么的话:做事严谨。主动认错甚至最好赶在别人指责之前。迅速应对速战速决。不要瞻前顾后,时间点列出来很多事情都很明显了。

时间点中看得出智己的重视和主动,这是无论如何、任何瑕疵都难以抹黑的。

但是,我认为整件事情背后,才是真正值得去探讨的地方。

1、 小米为什么生气?


小米言辞如此激烈,也只找到了这么一个错误点(我在图里标注了,智己其实是做了整整三张表格的)——是否可以说明其他参数是对的。那么再拉出来看,智己L6的产品力其实也可以摆在桌面了。两个字:很强。

小米的反应这么大、甚至不惜拉出上汽来骂,仅仅是双碳化硅的问题么?很容易让人产生两个猜测:

一个是L6确实太赤裸裸了,接下来是不是每个品牌的每款新车都要这样列表格来对比?我认为,小米更多是想刹住这股子对自己不利的风气。

另一个猜测是小米觉得L6确实有威胁,要先在舆论上压倒它,让它出师不利。

这两个猜测当中,我觉得第一点是肯定的。虽说我在现场看到直接对比的时候,也有点惊讶,但是我可以理解。只能说当下车市太卷了,发布会上都赤裸裸拉表格对比了——可别忘了之前,车企和我们内部探讨的时候都还要遮遮掩掩一下“某特”、“某迪”,分外在意面子。

当然“贴身对比”这个先河是谁开启的我就不说了,反正不是智己。对此,我甚至还搜索了一下“广告法允许对比么”——答案是可以对比,但是要客观、准确、有数据来源。

2、智己为什么这样做?


随着小米SU7上市,吃掉了大把流量,摆在其他对手们眼前的路已经很清晰了:

要么默默无闻,要么制造“流量核弹”。

不要天真的以为产品力好就是一切,产品力好只能做一个优雅而默默无闻的美男子,但是默默无闻的美男子在2024年的剧情里一定先死。产品力好只是坐上牌桌的基础,不好就别出来丢人了。

产品力+流量引导+转化,既然知道了默默无闻就是等死,那只能主动制造“流量核弹”。谁不想造一台好车躺着就把钱挣了?但这个市场允许么?被小米告更有效,还是小米理都懒得理你更有效?

就连浓眉大眼的上汽智己都开始贴身肉搏了,请大家放弃幻想吧。

3、智己L6产品力究竟如何?


我认为智己下一步最明智的做法依然还是把流量引导到真正产品力上面来。双碳化硅确实牛,但是智己在去年上市、目前在售而且有优惠的LS6上就已经配备了。

在我们刚刚对智己LS6的实测当中,双碳化硅模块对比没有碳化硅模块的车型,无论在续航还是性能上,都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小米强调SU7 Max同样有双碳化硅,也证明这个配置对于当下所谓“性能电动车”的重要性。

除了双碳化硅这个“老故事”之外,智己L6这次还有后轮主动转向+CDC+空气悬架全系标配等故事可讲,更别提碳化硅功率模块其实也只是飓风电机的一个要素,21000高转+直瀑油冷+隧冷技术+陶瓷轴承,哪一个拿出来不能打?

▲重点不仅是这套底盘有多好,而且是全系标配。

枯燥的参数和数据没人看,只有夸张表达、天上地下人无我有、具备争议才有人关注是不是?

那就让巨浪滔天。

最后,

智己发布会直接挂小米贴身对比这事到底正确不正确?


正确。但不体面。

小米连发三条言辞激烈的指责,核心不在于参数错了,核心正在于这种“不体面”。

小米连发三条,我试着翻译一下小米的中心思想:上汽,你一家大厂,怎么做事情这么不体面。

问题是,要先活着,才有资格体面。体面是对温饱自足的人提出的要求,L6如果哑火,LS6如果节节败退,智己的优雅体面都只是笑话。

不体面,是2024年车市营销战国时代的主旋律。打仗就是贴身肉搏,冷兵器时代再体面的骑士也要打得满身血污。

小米打完了SU7的歼灭战,反手指责智己不够体面?

过分了。因为没人比小米更清楚:

体面人,赢不了小米。


(END)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