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电动车容易自燃?别被电动车自燃误导了眼睛,数据才是真知灼见

最近,“电动车自燃”这一话题再次引发热议。据媒体报道,一起电动车充电自燃事件,导致车辆被完全烧毁。消息一出,有网友担心电动车更易自燃,质疑其安全性。

在这片负面声中,也有理性的声音指出,相比燃油车,电动车自燃率明显更低。究竟电动车自燃风险有多大?我们不应仅凭个案做出定论,而要以全面的统计数据说话。

电动车自燃的误解

自燃问题一直是困扰电动车的痛点。一些消费者由于对电动车的电池安全性存疑,或受个别事件影响,便认为电动车更易自燃。但这种观点存在误解

电动车依靠蓄电池驱动,一旦电池发生问题就容易起火,所以电池安全至关重要。为此,各大电动车企业在电池技术上下足功夫。

严格测试电池性能,设置多重保护机制,不断优化防火技术。比如,许多车企采用锂电池隔离技术,即电池组被金属外壳全面包裹,可有效阻隔电池热量传导,降低发火风险。

任何一种车辆都不可能达到零自燃率,重要的是要对比不同车型的自燃概率。仅凭个案断定电动车更易自燃,是以偏概全的片面看法。统计数据表明,电动车自燃率不仅不高,甚至还低于燃油车。

电动车一旦起火,火势更猛,这也导致人们产生电动车更危险的印象。但这与电动车自身起火概率无关,而在于电池燃烧释放的热量大。车企也在优化电池布局、改善散热设计等方面下功夫,以控制电池燃烧威力。

我们不应将个别电动车起火事件夸大为整体风险判断。相反,应该理性看待电动车自燃问题,不能被表面现象误导。

电动车与燃油车自燃数据对比

究竟电动车自燃风险有多大?让我们来看看统计数据对比。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大会上公布了一组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燃油车自燃18360辆,新能源汽车640辆。这意味着同期燃油车自燃数量是新能源汽车的28倍。

欧阳明高还表示,燃油车起火率为0.58/10000,而新能源车为0.44/10000,也就是说算起火率,燃油车也高于新能源汽车。事实上,过去几年来,类似的数据对比层出不穷。

例如:2020年,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公布数据显示,燃油车平均百万车起火率为115.1起,而新能源汽车为18.1起,后者约为前者的6分之1。

2021年美国,全年燃油车起火172,000起,电动汽车起火仅252起。以保有量计算,燃油车起火率远超电动车。2022年上半年英国,燃油车起火4.3万起,电动汽车820起,起火率相差了10倍多。

在这些统计数据面前,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电动车自燃风险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高,相反要低于燃油车。尤其考虑到电动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电池安全性不断提高,其自燃率还将进一步下降。

误解的原因分析

既然统计数据已经清晰表明电动车自燃率较低,为何依然有人误以为电动车更易自燃呢?原因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不对称。大众对新技术像电动车还不够了解,所以更容易产生疑虑。而科学权威的数据尚未充分传播开来。负面消息更引人注意。“好新闻不如坏新闻传播快”。电动车起火这种负面消息更能引发注意和讨论。

个案印象深刻。个别事件印象深刻,容易形成饱和式报道,进而产生整体风险判断错误。传统车企宣传。部分燃油车企可能利用电动车起火事件进行负面营销。转发无知。很多人在未验证的情况下,就盲目转发和传播错误信息,也容易造成误解。

我们要做的是:权威机构要加强数据发布,传播电动车真实自燃情况;舆论要理性分析,不盲从个案;大众要提高信息识别能力,不轻信不实信息。只有持续纠正误区,让更多消费者认识到电动车的实际安全性,电动车市场才能健康发展。

结语

电动车曾一度因为各种负面消息受到质疑,自燃问题尤为突出。随着时间推移,数据积累,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电动车自燃率不仅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反而还低于燃油车。这证明先入为主的并不能代表事实本貌。

如果我们在判断新技术时,能以理性和科学态度对待,秉承“看数据,不听言语”的精神,就能避免被表象迷惑,形成错误观念。电动车要进一步赢得市场和用户,离不开这样理性而审慎的态度。让数据说话,我们才能在电动车技术进步中,享受可持续出行的绿色未来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