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藏在微信里的“微博之王”李想

图片

非常遗憾,微博这次的理想汽车热搜可能是从微信开始的!

从几天前到今天,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放弃了自己“微博之王”的桂冠,改投微信朋友圈了。和微信最高1万个朋友上限相比,李想的微博拥有233.1万粉丝。只要他愿意,这封“喊冤信”原本可以让更多人看到,但“聪明”的李想这次没有“任性”,因为他希望用私域的可控和窥探欲,勾起人们新一轮对理想MEGA的炒作和同情,并且控制舆论的进一步发酵。

图片

李想的这一招不是原创,而是许多传播策略公司包装顶流时惯用的计谋,用这一招最好的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王石曾形容这位同处深圳的“创业老乡”任正非是商界银狐,像狐狸一样善于抓住人们的心智。在外人眼里,任正非几乎不向舆论透露任何消息,但只要他想,一封不知如何传递出的华为内部信就会巧妙的出现在公众面前。所有媒体如饿狼扑食一样冲上去,帮助商界银狐将这一消息传达到华为希望达成的传播效果。

图片

和任正非相比,李想是一个任性的人。自从造车至今,李想在汽车这门讲究风险最小化的体系产业中不断展现着自己的任性。原因很简单,李想的任性助力了自己的事业。从骂工程师不懂消费者,到diss大众CEO自己的增程产品比大众卖的多,再到对媒体客户或友商的怼天怼地怼空气,一副“上天能奈我何”的气势直冲云霄。

图片

现在,MEGA被民族的一种记忆所裹挟。李想突然发现,任性的自己竟然接受不了舆论的任性。因此,开始用别有用心来揣测别人,顺便为自己加一道保护墙。其实,李想原本应该想到MEGA的今天。因为既然老百姓有感知,那么理想的内部也多少对MEGA的外观有过同样的认知。但L的成功让李想有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气,过于相信自己的消费感知,过于迷恋自己的一切都会有神灵的庇佑。谁能想到,当消费者真正感受到理想产品的通灵时,恰恰成了李想现在最害怕面对的事情。

葛优曾说,赚钱不能任性,任性还怎么赚钱啊?现在的李想微博已经停更9天,连续2天在微信朋友圈开始讲述自己的不易。许多人感慨,李想是成功时的巨人、压力面前的侏儒。或许这不是真实的李想,躲在朋友圈背后的李想可能仍然不甘不忿,但面对风险,他不得不发挥组织的力量,用体系降低风险,用风险最小、最可控的方式回应外界。效果好坏先不说,局面至少不会进一步失控才更重要。

图片

百年汽车证明,过度创新的代价是过度放大风险。一百多年的汽车历史证明,活下来的企业是包容万象、循序渐进,死掉的企业往往是激进不给自己留后路。每一个汽车门外汉进入围城时,都怀揣着拯救天下苍生的梦,但越往前走越发现,自己的每一步都迈得格外小心。汽车圈比李想任性的人有的是,但像李想这样不懂深浅的人却不多。他们或许知道,从创业那天起,梦想就变成了真金白银。一旦失去商业积累下的位置,自己的理想就会变成泡影。从创业者到实业家,MEGA的通灵给李想上了一课,造车不能太任性!连马斯克的皮卡都不敢想在哪卖就在哪卖,更不要说只对消费感知有优势的理想汽车。

图片


MEGA的成与败绝不是一个字或一个舆论的感知能左右的事情,左右理想这款纯电MPV消费市场认知的,是理想做这款车明明有原型车却非要标榜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明明在安全上没有新意非要用过时的视频粉饰自己,明明在电动体系上才刚刚开始,非要证明自己已经在技术上遥遥领先……这些不是理想汽车的优势,被理想汽车自己过度放大后摆在了消费者面前,大家自然会再次用显微镜去寻找理想MEGA的缺陷。或许连李想自己也忘了,理想汽车的过去成功和这些没关系。造车不是写文章,文章还讲究不能直接粘贴复制,更不要说造车,更不能偷换概念。

对李想来说,接受这些指责,并且做好自己,给外界一个坦诚的回答,比躲在微信后面诉苦更有用。相比逃避,人们喜欢从一而终的人。至于外界对MEGA的评说,不管有心还是无意,李想都要接受自己任性的代价,为理想汽车下一步走好作准备。最后,送给理想汽车和李想个人一句曾国藩的话:顺境勿喜,逆境勿悲,心胸豁达才得大自在。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