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1-2月销量反超比亚迪!吉利的“体系力打法”有多强?


继2024年1月总销量拿下行业第一后,吉利汽车2月销量继续保持稳健发挥,实现超3%的逆势同比增长。作为对比,比亚迪在祭出降价策略后,2月销量却同比下滑了37%。1-2月,吉利汽车累计销量324885辆,再次领先比亚迪(2024年1-2月比亚迪累计销量302804辆)。

要知道,受春节假期影响,大多数车企和比亚迪一样,在2月份均出现不同幅度的环比下滑。面对春节假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及愈加内卷的汽车市场环境,吉利却能继续逆势增长,释放出强大的增长势能。吉利的逆势增长充分验证了两点:

一是可以证明,吉利并没有因为去年年底冲量而选择压库,侧面说明吉利渠道体系很健康;二是春节期间购车情绪普遍降温,但是吉利销量却进一步提升,也侧面证明了吉利汽车有着强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吉利“帝国”,追着比亚迪打!

当我们进一步分析吉利2月份的销量表现,“优秀且均衡”无疑是对这份成绩单的最佳点评。

IMG_256

首先,吉利最重要的增长源于新能源车业务板块的持续加速。数据显示,2月份吉利新能源销量(含吉利、领克、极氪)达33508辆,同比增长约48%,新能源渗透率超30%。

具体来看,定位大众主流市场的吉利几何系列,2月销量为10514辆,继续保持月销过万的强劲成绩。而定位中高端新能源系列的“吉利银河”,2月销量为9120辆。值得一提的是,2月23日是吉利银河发布1周年的纪念日。自首款车上市以来,吉利银河用9个月实现累计销量突破11万辆,单车平均售价超过16万元,创造了业界瞩目的“银河速度”和“银河现象”。

截屏2024-03-05 13.13.45

定位高端的极氪品牌,2月份则交付7510台,同比增长38%,2024年1-2月交付20047台,同比大增134%。前不久,全新极氪001已经上市,新车全系标配800V+8295芯片+激光雷达,号称“一台车增加了5万的硬性成本”,主打的就是“加量不加价”,随着新车的到来,与极氪007达成“双子星组合”,今年极氪的销量表现无疑让人更加期待。

不同于极氪的高端纯电路线,在EM-P混动技术的赋能之下,领克品牌主攻高端混动细分市场。借助混动赛道的高速增长,领克2月销量13209辆,同比增长超9%。而2023年,领克全年销量达220250辆,同比增长超22%,成为最快突破百万辆规模的中国高端汽车品牌。

新能源车作为目前最有潜力的细分市场,更能体现一个企业未来发展的空间和潜能。显而易见,吉利在50万以内价格区间不仅有丰富的新能源品牌和产品序列深度布局,并且在各个细分领域都有亮眼的市场表现。

当然,在积极转型电动化的同时,吉利在燃油车业务上也并没有停止发展。销量上,“中国星”高端系列继续保持热销,2月销量达到24482辆。截至目前,“中国星”累计销量已经突破90万台,不仅帮助吉利守住燃油车的基本盘,同时也为吉利品牌高端化贡献力量。

IMG_256

虽然老话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但无数“成王败寇”的事实让我们不得不把更多的关注给予成功者。尤其是存量竞争下,车市“内卷”加速,车企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情况。而吉利能在市场如此不利的大环境下,取得如此佳绩,必有其过人之处。

依托体系力主打高价值,方能大吉大利

回顾吉利近年来的成长历程,虽然中间被比亚迪一度超越,丢掉了自主品牌一哥的宝座,但是一路走来,吉利都是稳步增长,不像很多自主品牌或者新势力大起大落。这背后的原因,正是吉利稳扎稳打构建的行业一流的体系化实力。

IMG_256

首先,研发体系是吉利集团的立命之本。“从2020年到2023年,我们就是通过投入来解决‘有’和‘没有’的问题。现在问题解决了,我们才能跟别人去竞争。”正如吉利CEO淦家阅所说,吉利新能源这几年能够快速成长,正是因为吉利一直以来潜心在打基础、练内功,通过技术优势把基础的技术、资源做好。

比如为了在混动市场实现后发优势,吉利推出了新一代雷神电混动力系统和业界首创的3挡DHT混动变速箱,而这套“黄金组合”也在吉利银河L7上已经取得了令人惊艳的成绩。而从吉利果断快速布局混动赛道,我们能看出吉利在新能源领域有着深厚扎实的技术底蕴。

截屏2024-02-04 14.32.32

正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一个长远而全面的产业,需要各方面都有强大的技术实力。为此,近年来,吉利不断推进在三电、车联网、自动驾驶、低轨卫星、车载芯片、操作系统等多方面的布局,打造技术护城河。可以说,在先进的科技技术上,吉利布局之广,之深,自主品牌中更是绝对领先的。

以智能化为例,车机系统上,吉利拿出了银河N OS、LYNK Flyme Auto等行业领先的“手车互融”解决方案,全面提升智能座舱使用体验。在硬件上,吉利自研的中国首款车规级7nm座舱芯片“龍鷹一号”在领克等品牌实现量产上车。而在智能驾驶方面,吉利也有全栈自研的高阶智能驾驶“浩瀚智驾”,聚焦高速、城市NZP,智能泊车等最高频的智驾场景。

这些硬核的新技术将逐渐赋能吉利主品牌以及领克、极氪等多个子品牌,凭借着领先技术与全面的产品布局,吉利在新能源市场也将不断收获更多红利。

IMG_256

其次,吉利还具备很多自主品牌所不具备的架构化造车体系实力,或者说,吉利是目前少有能够实现架构造车的中国汽车品牌。

凭借SEA浩瀚架构、CMA架构等多个新能源车型架构平台,覆盖了混动、纯电等多种能源形式。而通过架构造车,不仅提高自研效率,而且能够快速提升盈利能力,让吉利有应对价格战的底气。

IMG_256

最后,不得不提的还有吉利集团强大的资源优势,在供应链和渠道等方面同样建立了强大体系实力。

比如在渠道方面,截至2023年底,吉利银河全国门店数量突破650家,这样的规模是很多新势力车企即使在市场运营多年也无法比拟的。而能有如此规模和速度,背靠的正是吉利本身庞大的渠道资源。采用独立渠道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突出和强化新能源品牌的形象,一方面又有利于避免同店销售所造成的意向用户流失和彼此之间的恶性竞争。

再比如供应链渠道上,吉利凭借全年160万+的年销量实力,在全球化采购方面获得极大优势,不仅让吉利旗下产品真正做到了“高品价比”,同时也具备价格战来临时的应对体系。

不偏科,不挂科,“两条腿走路”才是王道

吉利无惧市场内卷,不怕行业转型浪潮,除了本身强大的体系实力支撑之外,还得益于选择了“两条腿走路”的务实战略。

IMG_256

首先,是“油电不偏科”。在越来越多中国车企重仓杀入新能源板块之时,燃油车市场则被战略性放弃或轻视。但是,吉利却依旧是不偏科,不挂科,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两条赛道均衡发展。既为燃油车用户造好油车,也为新能源车用户提供更高品质的电动化体验。而相较之下,比亚迪完全放弃了燃油车市场,虽然吃尽了新能源的红利,但也为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一方面,从市场发展来看,虽然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升,但是目前燃油车依旧占据“大头”,有很高的市场份额。而且就在几个月前,工信部联合六部门联合通知,指出要稳定推进燃油车的发展,提升燃油车的能效水平以及环保性能,保障燃油车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这说明,虽然国家大方向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但是前提也要保持燃油车市场的良性发展。这意味着,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燃油车和新能源将继续“和谐共存”。根据行业预测,燃油车市场份额将会和新能源车以50:50的状态,从而支撑市场良性发展态势。

另一方面,从用户角度来看,燃油车更加可靠安全,并且没有续航和补能焦虑,对于二三线城市消费者来说依旧有很大的吸引力。而要知道的,相比限行限购的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的汽车市场销量增速明显更高。

正因如此,吉利选择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两条腿走路”,不仅让吉利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也帮助吉利形成新能源“输血”和燃油车“造血”的相互补足。对比之下,“梭哈”新能源市场的比亚迪已经出现了增长瓶颈,1、2月份销量增长下滑就是最好的证明。

IMG_256

其次,是国内、海外同步增长。吉利汽车是国内最早一批出海的中国车企。而去年,吉利汽车以274101辆的成绩拿下了自主品牌出口销量第三的成绩。今年,吉利汽车继续加速。1月海外出口销量26262辆,同比增长约79%;2月海外出口销量24373辆,同比增长超39%。

不仅如此,今年1月份,吉利主品牌与领克品牌在埃及、越南市场推出重磅车型,并且建立经销商渠道;而极氪也在前不久登陆中国澳门市场,这也是继登陆新加坡之后,极氪对国际右舵车市场的又一次开拓。随着多款高价值车型出海,以及海外销售渠道加速建设,势必将进一步推动吉利集团全球化战略快速落地。

写在最后

在极度内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在价格战的“屠龙宝刀”之下,理性的消费者自然会选择高价值的产品。然而,在产品价格做减法的同时,还要能在产品价值上做加法,这背后不仅需要强大的体系力支撑,还需要足够强的造血能力,从而有足够的底气在逆势中前进。

吉利汽车作为市场中为数不多能在环比大幅下跌市场趋势下,依然能够保持正向增长的中国车企,恰恰证明吉利具备行业领先的体系力优势。而依托于体系力优势,以及“两条腿走路”的正确发展路线,不仅将帮助吉利汽车的成功贯穿行业的各个生命周期,同时也能帮助吉利打赢新能源转型的长期主义之战。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