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欧美预警之下 “中国电车威胁论”的背后是一场出海生死战

原标题:欧美车企频频预警之下 “中国电车威胁论”的背后是一场出海生死战

随着年度产销量接连突破3000万大关,以及出口量再创新高一举超越日本位居全球首位,中国汽车产业在不断书写历史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其中在出海领域的挑战尤为险峻。我们可以看到近期包括苹果、奔驰以及多家海外车企纷纷官宣停止亦或暂缓电动车发展计划,其背后是一场影响全球出行产业链的新能源博弈战,而中国汽车品牌无疑处于旋涡的正中心。

欧美车企纷纷抱团取暖 中国威胁论此起彼伏

近日,全球第四大车企斯特兰蒂斯(Stellantis)的当值CEO卡洛斯·塔瓦雷斯也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车企的攻势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风险,我们必须非常非常努力地工作,以确保我们为消费者提供比中国更好的产品。”

卡洛斯·塔瓦雷斯

无独有偶,去年9月,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去年10月,欧盟委员会宣布,通过抽样方式确定对吉利、比亚迪上汽集团三家中国车企启动反补贴调查。

曾经的世界首富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同样多次表示“根据我们的观察,总体上讲,中国的汽车公司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汽车公司。我认为它们将在中国以外取得重大成功,而这取决于建立了什么样的关税或贸易壁垒。”此外,马斯克还曾补充道,如果没有贸易壁垒,中国汽车制造商将“几乎干掉”外国竞争对手,中国汽车公司非常好。

由此可见,从政府组织到车企领导,海外市场对中国车企的迅速崛起均投来了“敌意”,其中,欧委会在今年年初再度发布“欧洲经济安全一揽子计划”,以防止敏感技术或基础设施落入中国等“经济竞争对手”手中。对此,《一品汽车》认为,中国车企在新能源布局层面的崛起速度之快,已然令各家海外品牌感到胆怯,贸易保护的背后的真正目的,是想进一步遏制中国车企,为欧美车企争取研发时间。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国车有底气打赢出海战

面对海外车企的不断打压,中国品牌也需要在出海战略中更加谨慎。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海外出口量为491万辆,首次超过日本汽车出口量(442万辆),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另一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汽车海外出口量首次突破100万辆,2022年突破300万辆,而2023年接近500万辆。显然,近三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迎来极速增长期。这也是让国外汽车企业感到压力的直接原因。

对于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极速扩张,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曾对《一品汽车》表示:“中国汽车出口暴增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增长原因是全球6000多万的国际市场需求,而中国自主品牌燃油车品质提升智能化领先带来的竞争力提升,叠加引领电动车的国际潮流带来的海外市场新蓝海。由于出口单价高,利润好,自主品牌依托出口获得巨大的利润并分担了内销的成本压力。”

为了进一步应对中国车企带来的压力,特斯拉已经率先开启官降,引发中国汽车市场多轮价格战。但是中国车企以实力打赢了这场价格战,去年比亚迪仍以超过300万辆的年销量,力压特斯拉181万辆的全球销量,成为全球销售新能源汽车最多的公司。

除去大打价格战之外,车企联合也是欧美车企应对中国新能源车的关键一手。去年,当下,大众汽车正在与雷诺进行谈判,希望能够共同开发一款廉价电动车型,据悉,这款新车在欧洲上市时的售价将低于2万欧元,从而与中国新能源车进行竞争。

尽管欧美车企正在积极布局产业链,但中国新能源车在价格与实力方面的优势还是显而易见的。根据JATO Dynamics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欧洲电动汽车的平均零售价超过6.5万欧元,而中国的电动汽车零售价略高于3.1万欧元。由此可见,在中国车企的影响下,欧美汽车集团正积极布局廉价电动汽车市场。面对欧美汽车集团以及部分地区的政策影响,中国汽车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困难明显加大,但手握核心技术的中国车企还是有实力打赢这场出海战的。

近日,比亚迪已于1月30日与匈牙利塞格德市政府正式签署比亚迪匈牙利乘用车工厂的土地预购协议,此举这标志着比亚迪在欧洲地区的本土化进程取得了新的实质性突破,意味着,比亚迪将成为首个在欧盟地区建设乘用车工厂的中国汽车企业。

在出口排名榜单中,我们同样看到哈弗、吉利以及长安等车企均呈现快速增长之势。放眼当下,吉利在全球三大洲建有现代化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工厂,除了中国杭州和宁波的研发中心外,还有英国考文垂、德国法兰克福和瑞典哥德堡三大海外研发中心;另外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和美国加利福尼亚设计造型中心。而在品牌的孵化和走出去方面,其高端纯电品牌极氪已经发布了欧洲战略,以产品、直营模式和一站式服务为三大商业支柱为,并力争2030年成为欧洲电动汽车市场领导品牌。

长安汽车已经发布了“海纳百川”计划,意欲打造“打造世界一流汽车品牌”。在此计划之下,长安汽车将加快产品和产能布局,到2030年进入全球90%以上的市场,将推出不少于60款全球产品,并打造2款全球销量突破50万辆级的产品。长安汽车将在海外市场构建20余个本地化营销组织,海外网点数量突破3000家,到2030年,长安汽车在欧洲市场销量将突破30万辆。

长城汽车发布聚焦“ONE GWM”品牌,整合海外品牌优势资源,从品牌势能、产品组合、渠道规模、效能提升、政策机制保障等维度为要点,促使长城汽车品牌全球传播更加广泛,全球形象更加统一。

写在最后:

当中国车企在国内市场开启无限内卷大战之际,海外市场这片红海便成为决定新增长极的关键所在。对此,我们看到各家品牌深度布局,比亚迪、奇瑞、长安以及吉利汽车纷纷在出口和海外建厂方面广泛布局。在“中国威胁论”的背景之下,各家车企还应更加谨慎的进行海外本土化落地,尊重当地市场规律的同时,深度挖掘欧美本土人才进行布局方能事半功倍,后续,我们也将持续关注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的布局动态。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