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高合拜长安 谈妥还很远|汽势焦点

汽势传媒


汽势Auto-First|张驰


这个春天,高合汽车创始人丁磊注定不会好过。几天前,丁磊回应停产风波“几乎24小时没睡觉” , 高管含泪:“中国需要一个高合”。

2月28日一早,丁磊拜访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一事迅速在网上传开,有传言称长安将收购高合51%股权,随后高合和长安方面表示,高合拜访长安属实,但距离谈妥还很远。

汽势传媒

高合汽车的危机和2019年蔚来进入ICU不同,丁磊已经坦承,自己一直未能走出传统经营策略的误区,导致公司处境艰难。一定程度上,资金投买高合看重的也只能是其物料和知识产权价值。

很显然,高合已经进入生死时速,此次接触长安汽车恐怕不是第一家,也不是最后一家,未来谁会接手高合呢?

丁磊曾表示,目前,外面已经有很多公司对高合汽车感兴趣,收购或者投资。事实上,如果成行,接盘者大概率会从已经盈利的几家汽车集团中产生,否则只能走向破产清算。

目前,盈利尚可的几家中国汽车集团包括:中国一汽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广汽集团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奇瑞控股集团、理想汽车,它们之中谁会是接盘侠。

这些盈利的汽车集团都已经完成新能源规划布局,以高合汽车接触的长安汽车为例,仅新能源品牌就有长安启源、深蓝、阿维塔,而且在技术上从新能源到智能化都进行了深入布局,如果和高合的技术没有互补性,就几乎没有一拍即合的可能性。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高合汽车技术特色主要集中设计、软件层面的氛围营造,至于硬件素质恐怕深耕汽车多年的传统车企大多不会产生多少共鸣,尤其像长安汽车产品得到市场认可的大背景下。

而且外资对中国新势力进行过几轮甄选后,最终大众牵手小鹏,Stellantis联合零跑,在一定程度上高合汽车的亮点并没有引起行业巨头的注意。这也是其在危机爆发后,不得不带着产品被动地到长安待价而沽的主要原因之一。

已经上市销售三年多的高合汽车,市场并不是没有给其机会,但其前两款产品价格均在60万以上,第三款低价车型HiPhiY去年上市后并未挽救低销量的高合。公开数据显示,2021和2022年,高合汽车年累计销量分别仅为4237辆和4349辆,2023年也仅销售8681量,这样的销量显然无法支撑整个企业的可持续经营。

汽势传媒

正像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所言,“接下来会有不少新品牌会遇到经营和资金的问题,虽然都是合理市场竞争的结果。经营不善而并购产生的社会损失是10的话,经营不善倒闭的社会损失则是100。美国三大(车企)当年也是上百家车企激烈竞争、合并的产物。”而且他还建议,国家应该建立和引导汽车企业的合并与收购体系,包含资质相关的问题。

很显然,高合汽车遇到的问题,并不会是今年的孤例,这也给了其它车企特别是造车新势力以警醒,中国汽车大规模淘汰赛已经开始。(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