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雷克萨斯RX 插电混动

搞不定L2的苹果停止造车,华为真可以遥遥领先了?

2月28日凌晨,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致敬了苹果。雷军也在社交平台上,对苹果的决定表示震惊。

起因是苹果取消了立项十年之久的苹果汽车,说实话,苹果取消造车的震撼程度不亚于“苹果新车突发上市”的程度。总之,是一个意料之外的事,但也是合理的一件事。汽车业务的部分员工,分配到机器学习以及AI部门,开始转向生成式人工智能项目;汽车硬件工程师,有机会申请到其他项目组;不排除裁员的可能性。

先铺垫个旧事。十年前,苹果汽车立项泰坦计划的时候,当时的想法是直接从1做起,而非需要0到1的过度区间。而且造车方向多变,摇摆不定,但这都不是苹果取消造车的原因。现在,已经是电动汽车的下半场了,而上半场是汽车的电动化,下半场就是人工智能的决赛。

这么来看苹果取消造车,似乎也并非是坏事,毕竟,现在各家新势力已经都差不多完成了智能驾驶闭环的状态下,苹果造车顺利落地的可能性已经基本为零了;转战toC的人工智能,是合适的选择。

取消造车,苹果迈不过的坎是什么?

其实苹果汽车的雏形都已经出来了,但还是取消了。苹果想造一台新能源车很简单,但难就难在了它不仅仅想造车,而是想颠覆汽车的概念。所以在立项之初,定了个高调,第一台车就是支持L5级别智能驾驶的产品;但,到取消造车的前夕,已经降级到了L2+的水平。

所以,这之中的原因,似乎就是苹果取消造车的原因。

在苹果造车这里,只关心两个点就足够,智能驾驶软件和智能驾驶感知硬件,不用琢磨整车制造这个层面的问题,在苹果面前这些都不是难点;最难的,应当就是软件算法。做排除法,看硬件是否有难点。

感知方案层面,苹果汽车要做的感知方案,和特斯拉的纯视觉路线不同,当初公布的方案是会配备激光雷达的,并且包括摄像头和其他雷达组成的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方案。应该不会有人认为这些传感器是苹果自己生产,它做供应链整合的能力也很强,并不会把这些汽车零部件也搞出自研的产品来。

难点,大概率不会出现在这一端。参考特斯拉纯视觉以及其他车企的激光雷达感知方案,都能跑通,而且都是面向准L3级别的智能驾驶功能。苹果如果采购感知硬件,也能采购到行业顶尖的感知硬件产品。

那么,为什么仍然会从定调的L5级降到了L2+级?

芯片层面,苹果汽车的核心,是一个车载计算机系统系列定制的传感器,之前公布的信息,车载用芯片的算力是相当于最高端Mac芯片算力的四倍,而且已经进入了可以生产状态。算力和生产都不是难点,有台积电代工,也有韩国供应商的FC-BGA基板做封测。

芯片+感知硬件,都不是难点的情况下。难住苹果造车的唯一一个点,就是软件算法上的问题。或者说在数据收集,以及智能驾驶领域苹果想拥有绝对的主动权,但,不知道怎么去做。这一点其实可以通过它近几年的路测公里数,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2021年到2023年间,苹果只有67辆测试车以及201个测试人员;对比,Waymo有265辆测试车,Cruise有301辆测试车。2023年一整年,苹果测试车的行驶里程接近72万公里,而Cruise的测试车行驶里程达到了426万公里。通过少量的测试里程,很难猜测处于一个怎样的阶段,仍然处于软件、硬件融合的初始阶段,否则早就会加大测试车规模来扩大行驶里程去收集数据。

苹果汽车的智能驾驶等级,一路从L5降到了L2+的水平,似乎可以排除智能感知硬件以及芯片上的问题。而根本的问题来源,很有可能是软件和算法。或许可以推断,苹果到现在也没有很好的解决L2+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而智能驾驶系统,又曾是这台车唯一的卖点。

取消造车,能理解。

真正让苹果汽车搁浅的,其实就是智能驾驶。这么多年的研发,苹果发现高级别的智能驾驶,尤其是完全智能驾驶实现起来挑战挺大,短时间内,无法成型。

小米华为,真稳了?

看不到苹果汽车的登场,可能是消费者们的遗憾,也可能是国产车型、供应商的好消息。这里绕不开的就是小米和华为,一个是做端到端互联的,一个是做整车包括智能驾驶方案的,苹果造车,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可以说,苹果这个威胁暂时是没有了。

小米可以踏踏实实用人车家继续搞电动车以及周边产品的生态,接着训练数据大模型的能力。顺带着也可以好好发展一下智能驾驶,这条苹果没走通的老路。华为也能继续做整车解决方案,继续把智能驾驶当卖点,早日实现L3级功能。

但,苹果真的就一点威胁没有了吗?

其实不然,虽然苹果不造车了,但转投了生成式AI。生成式AI,的发展方向,一是Chat,就像ChatGPT一样,像是一个主要由“大脑和嘴”构成的智能体,专注于信息处理和语言交流。另一个,则是Agent方向,更像是具有手和脚的智能体,它能够进行思考、决策,并且具备执行具体任务的能力。

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场景化的落地,Chat和Agent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生成式AI也会融合这两种特点,形成一种高质量、有人格的对话能量,还可以高效执行复杂任务的自动化系统(并非智能化)。其实小米的人车家,已经有点向这个方向靠拢了。

接下来,我们将会从苹果ios18的手机系统上体验到这种AI算法带来的改变,可以实现跨设备使用的功能,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在不同设备间无缝切换对话内容。而这种生成式AI或许也会慢慢延伸到汽车产品上。

苹果的生成式AI,在车端,有威胁么?

到目前为止,苹果与汽车之间的联系,就剩下了CarPlay软件系统,现在看起来,就是一个投屏软件。这几年其实苹果在这方面的研发不大,包括手机端的Siri能力的进化也是微乎其微的。重头戏基本都放在了苹果汽车上,准备一套全家桶搬出来,但结果熬了十年最后散了。

转生成式AI其实也是慢了一步的选择,但相比造车,还是更有跟进的必要。现在,新能源车支持 CarPlay的越来越少。更重要的自带车机大屏幕的体验感,远远强于CarPlay,用过的都能明白。

最后,苹果砍了造车这个烧钱的项目,转AI领域也还是没跟上节奏。苹果在车端的威胁越来越小。细心的人会发现,现在汽车品牌的车机选择,大厂正在抛弃与苹果的深度合作。奔驰,选了微软Azure OpenAI集成在MBUX中;大众软件公司选了VIVO做互联融合,打算进一步加强大模型领域。

没想到,苹果这家高科技公司,造车会这么收场。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