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13个月完成IPO,这是属于路特斯的三“战”

"

眼看路特斯2月23日完成赴美上市,小编终于得到更新KPI的素材,但反过来问一下,路特斯为什么要这么做,它能得到什么,市场能得到什么,消费者又能得到什么呢?

"

图片


图片



撰文 编辑|吕嘉豪

视觉|慢  慢



01

上市是

战略的一部分


路特斯的战略是什么,Vision80。


Vision80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在 2028 年路特斯品牌成立80周年之际,完成品牌向电动化、智能化的全面转型,力争成为纯电豪华第一品牌。


路特斯并没有像别的品牌一样加超级多定语,它要做的并不只是“国内纯电豪华第一品牌”,作为全球化的品牌,围绕着武汉的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厂、全球科技总部,路特斯还一直在走国际范儿的研发(德国法兰克福研发中心)、运营(法国巴黎全新路特斯品牌旗舰体验中心)制造(路特斯总部英国海瑟尔工厂)。

 图片


现在整车制造、销售的全球环节已经被打通,设计搞定、产能跟上、产品陆续登陆市场完成交付之后,全面转型就来到了形象塑造、业务发展、价值厘定和声量扩张的环节了。


如果把Vision80战略的10年规划做一个间隔,那么前五年是聚焦产品与科技,打通“中英双引擎”的壁垒在中国的新能源市场里凿出一扇窗;那么后五年就会是在把窗做成天幕过程中,把这束光从房间内,散播到整篇星空——中间的里程碑就是这次IPO。


图片



02

上市是

战争的一部分


提及2023年车圈的战争,早就不是奔驰宝马广告互黑的“传统商战”了。


前有长城实名举报友商无果,在4S店搞营销贬低拉踩话术教育培训,后有蔚来“内鬼”埋伏极氪官博挂羊头卖狗肉……当然真刀真枪见血的还是“价格战”,谁价格更低谁家底更厚谁更熬得起,谁就能拿下将来中国汽车市场的更多版图。


图片


这里面分左右两派两个典型,一个是比亚迪,做电池起家,几乎做到全线自产自销,开年7万+的秦直接打到价格市场的地壳核心;另一个是蔚来,换电亏、卖车亏、研发亏、售后服务也亏,今天美股融资,明天石油佬输血,最近和国内几家联合搞换电品牌和车型,反正赚钱都要大哥养。


对于路特斯而言,虽然背靠吉利和李书福,从研发、采购、供应链、制造、资本等全方位备受支持,但吉利旗下还有极氪、极星以及异军突起的银河,一碗水多少面子上要端平,所以路特斯能走一些比亚迪的路,但不够长,面对价格战,还是需要学习蔚来,走融资这条路才能多一手准备,更有底气。


图片


Emeya年底才上,Eletre刚刚放低售价门槛,2024年还没来得及在销量见效的路特斯是急需释放压力的,登陆资本市场不仅可为路特斯坚持转型战略与发力研发补充资金,更能为接下来拼刺刀的市场竞争提供源源不断的助力。对于路特斯而言,纳斯达克敲钟其实是为它正向增长的列车加装了安全气囊和氮气加速。


图片



03

上市是

战力的一部分


说完了IPO对于路特斯的意义和作用,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几个有趣的现象:


第一个,招股书的内容显示,最后一轮估值路特斯科技约为61亿美元,对比2023年1月公布上市计划时的54亿提升了约13%——


虽然估值并不算高,但说明经过2023年的运营和销售,路特斯的市值在吻合公司管理层IPO预期的同时,做到了提升,金钱永不说谎,2023年是路特斯成功的一年。


图片


第二个,按理说吉利下一个上市的应该是计划12月完成上市的极氪而不是路特斯,极氪上市的延期一方面因为路特斯借壳上市确实面临的审查环节要少,另一方面因为众所周知的地缘政治因素,极氪寻求的高融资目标难以实现——


说实话现在在中国人眼中,也没有多少人把这个吉利全资所有的品牌去和国产品牌画约等号,这个曾经和法拉利齐名的路特斯就是最大的金字招牌,虽然不允许讲血统论,但悠久的历史溯源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对资本的敲门砖。


图片


能够光速完成美股IPO,这是路特斯品牌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它战力的体现,它是旺盛的,新生的,得到认可和备受期待的。



04

上市后的我们

和市场


其实看起来路特斯上市是一个品牌内核的事,并不会太多的影响到市场生态和消费者的体验,但实际上,稳定的产能、销量、融资,能让路特斯品牌研发序列按期登陆市场,不让整个豪华新能源市场变成死水,依靠新产品不断推出来达成鲶鱼效应,提供大众更多选择的同时,带来更多更新科技的参考。


图片


同时,如果把目光放长远一些,首先它是2024年开年的第一个造车IPO,同时也是近些年最大的中概股IPO,它能给到中国的新能源车制造销售一定的强心剂作用——好好做产品和战略规划,是能成功的。


毕竟雷诺安培电动的IPO、大众电池子公司的IPO都取消和推迟了,新能源品牌的IPO赛道很难,因为资本市场跟随着政策一直在晃动。


最后,如果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品牌上市,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依靠消费者和监管机构的推动,将电动汽车普及率大大提升——资本给新能源品牌投钱是要赚钱,不是要看它死。这对于志在弯道超车的中国造车行业向全球化侵占市场是一个利好消息不是吗。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