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新能源造车就像拼乐高,为吸睛卷疯了,安全呢?

知嘹汽车/Jasper

新能源时代的如火如荼引来了无数的入局者,从理小蔚开始再到华为、小米、魅族这些原本的互联网大厂和手机制造商,造新能源车早已经成了市场的一股洪流,谁都想来分一杯羹,可是具体到车企究竟都干了些什么事,却是充满了拼凑感的支离破碎。

原本在燃油车时代,我们见证了无数拥有优秀机械素质的产品,而在那时,我们考量一台车的最重要标准仍然是传统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即便有少量的购买采用的情况,但成就一家车企最重要的仍然是坚实的科技自研能力,而一道道坚实的技术壁垒,更是成就一家车企的重要因素。

新能源时代下,混动车型还好,到了电动车却变了天,电动车的三大件变成了电机、电池和智能座舱,电机的解决方案不管多少转速,其实也就是永磁同步和交流异步的区别,大家只能在转速上拉高,可是这些结果的体现很微弱,无非就是刷新再刷新电车的最高加速成绩,可是就市区出行而言,百公里5秒的加速成绩跟3秒在体验上的差别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有车企自研电机,也有车企购买电机,对于购买电机的车企来说,他们的话说的很好听,“共同研发”,归根结底也不过就是说明白“我们要的是什么样的电机”,最后的本质还是购买。而那些能够花大价钱自研的车企,也不过就是要把命脉把握在自己手里,这一点其实是危机意识的体现,不过放在新能源时代显得要比燃油时代自研发动机有些亏本,而其战略意义更是在品牌形象和股价等方面的商业考量,对于造车的本质影响早已不大了。

剩下的我们再说电池部分,跟电机一样,现阶段无非也就是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的斗争,而国内市场中现阶段更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和宁德时代的争斗,仔细看看除了现在能自研电池的企业之外,基本都用的是宁德时代的产品,长城的蜂巢能源那些已经被算到了有些车辆入门级才使用的。

市场已经成了这种状态,其他的入局者除了购买组装之外,剩下能拼的也就是智能座舱这一条路了。华为倒是先走了好多步,联手几个车企挂上了自己的名号,后来魅族又紧跟步伐,准备开始自己品牌的自我救赎。

现阶段的造车,脱离了新能源发展初期的PPT造车,变成了花木兰出征前的状态,东西南北四个市集买了一个遍然后再自己设计个壳子盖上去便就成了造车了。这很容易造成的问题就是,有钱能买到好货的车企怎么都能撑下去,而买不到的则就出局了。再进一步说,那些能够自研的品牌,花了大价钱研发成功后,除了是提高品牌形象之外,更重要的是想再变成“供货商”。

而当我们拿着以往传统燃油车品牌的成就之路来看的话,我们会发现一个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技术壁垒”变得薄弱了。以往能够成就一家豪华车企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其有不可替代的东西,这就是技术壁垒封闭产生的结果,专利和技术都被自己握着,别人无法获得也无法超越。而到了现在的电车环境下,获得和超越也不过就是花钱办事的结果,比的反而是谁兜里的钞票多,这一下子整的车企有些掉价,反而是宁德时代的口碑和名声水涨船高,最后成就了一个优秀的电池品牌。

当市场变成这样,成就一个豪华品牌就变得无比艰辛,三大件都差不多,那比的就只剩下谁的冰箱彩电大沙发谁给的更舒服,但这已经跟造车的基本观念开始背道而驰了。或许我们仍然是拿着传统燃油时代下的惯性思维想这些问题,电车时代应该有新的思路,但知嘹汽车觉得还是要提醒大家,即便电车变成了移动的大iPad,但行驶在路上时,还是“车”的行驶本身要胜过一切的舒适和娱乐。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