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吉祥汽车,云度“套壳”?

吉祥AIR,20万左右,这是一台纯电动车,你会买吗?先不用急着回答,我相信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你也会一脸懵,难道吉祥航空开始造车了吗?事实正是如此,只不过它的前身是云度汽车,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这个品牌?

众所周知宝马的前身是一家飞机制造厂,蓝天白云的LOGO也被大多数人认为象征着飞机的螺旋桨。小鹏汽车孜孜不倦投入飞行器的研发,甚至还专门成立了小鹏汇天航空航天科技公司,以全新的面貌闯入飞行汽车的广袤蓝海。似乎“造飞机的”也有个“造车梦”,这句话反过来也如此。

只是,当现实变成了一家手头本就不富裕的航空公司,联手另外一家几乎陷入死局的造车新势力——均瑶(吉祥航空母公司)与云度,怎么看似乎都与“梦想”没有半毛钱关系。

吉祥汽车的LOGO是由两个字母“J”组成,官方解释,“双J”代表着均瑶集团旗下的两家公司——吉祥航空和吉祥汽车,象征着航空与陆地的紧密合作,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出行服务。此外,“双J”也是JUNEYAO和Joyful的结合,寓意着“愉悦生活,一路吉祥”。从新的LOGO上来看,也确实像极了云度汽车LOGO的变体。

提起云度汽车,在造车新势力中,可以称得上“前浪”,赶上补贴红利的它,也曾闯出过自己的一片天地,如果时间能回到6年前,云度汽车绝对算是第一批造车新势力中最靓的仔。在当时,遍地PPT造车,甚至连“蔚小理”还挣扎在交付前夜的野蛮生长阶段,云度就已经手握两大杀手锏了。

其一就是福汽技术+莆田国资背景,背靠四大股东,其中包括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莆田市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刘心文和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海原复材)。其二便是造车资质,云度有发改委和工信部批准的双重合法身份,当时坊间传闻只有10张新能源造车资质,云度便是其中之一。

按这配置来看,云度当时相当于出生就“满BUFF”,数据显示,2015年12月,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金9亿元。凭借国资背景及传统车企技术高管的造车经验,用了不到三年时间,云度便跨过了造车新势力的第一条生死线——完成交付。2017年1月份,云度汽车拿到生产资质,同年2月正式发布了云度新能源汽车品牌,随后又陆续推出了云度π1、π2、π3等车型。

凭借低端策略,云度先发制人,说提前布局也好,追赶补贴红利也罢,2018年云度全年销量9300辆。不过靠着“老头乐”长久不了,2019年云度汽车销量下滑至2566辆,此后便陷入停工停产的状态。沉寂一段时间之后,2020年8月,云度汽车再次复活,云度汽车创始人刘心文离职,林密担任CEO,全面主持云度汽车的整体战略制定及日常运营工作,并提出2025年跻身国内纯电汽车品牌前三的宏伟目标。

可是,从销量上来看,云度的种种努力收效甚微,重启之后的云度,仍一地鸡毛。2021年7月-2022年2月,云度汽车的月销量均低于400台,相较于其它的新势力品牌,这样的数据显得格外无力。

市场的停滞让云度陷入到持续亏损的泥沼之中,2019年-2021年期间,云度汽车分别亏损1.77亿、2.04亿、2.13亿元,或许在主流新势力眼中算是“小打小闹”的亏损数额,却把“小步快走”的云度汽车给压得喘不过气。常年无法盈利,融资输血道路受阻,脆弱的资金链一碰就断。

新能源产业形势的重拳也将云度打得“满地找牙”,一方面,政策补贴无情退坡,市场又受到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另一方面,众多新势力品牌入局,传统车企开启全面战争,市场竞争态势日渐激烈。毫无疑问,对于错失先机,过度依赖补贴政策的云度来说,它实在难以找到有效的应对机制。

此外,现在回头来看,云度内部的运营机制也处在一个长期不稳定的环境当中,频繁的股权架构调整,对内云度的决策和沟通机制出现不同程度的撕裂,企业内部难以形成统一的向心力,公司运营效率自然会降低。对外,股权架构的调整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消费者和经销商的信心,导致云度无法形成稳定的品牌形象以及渠道体系。

相较于混乱的运营机制,云度的产品表现也很致命。从2017年首款车π1上市交付至今,依然还仅仅靠着2款小型SUV在苦苦支撑着。尽管期间推出过π1和π3的衍生车型,但其产品力早已跟不上市场迭代的步伐,曾经的概念车云度Xπ和π7也不见踪影。

面对零跑、哪吒等一众二线新势力的产品持续扩张,云度单一匮乏的产品矩阵显得毫无还手之力,更何况在本身的产品质量问题上,无论是尴尬的碰撞成绩,还是接连不断的刹车失灵、续航虚标等产品投诉,都让云度失去了参与主流新能源市场竞争的资格。

2022年2月,云度汽车因电池原因再次停产。而后,林密等人黯然离场,均瑶集团入场,接手企业,并结合自身的吉祥航空出行业务,意在打造航路一体化版图,云度汽车也正式被更名为吉祥汽车。

在资金链断裂期间,云度静静等待新股东的到来。直到2023年2月21日,吉祥航空母公司均瑶集团突然“从天而降”,宣布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而合作对象正是云度汽车。只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现在的云度一地鸡毛,均瑶也未必能收拾好这个“烂摊子”。

咱先来了解一下,均瑶到底是谁?从一开始,均瑶乘着1991年亚运会的东风,靠着制作旗帜、徽章赚到了第一桶金,到1998年以68.8万元拍下了温州近百万辆出租车的永久经营权证。随后,2024年均瑶集团收购无锡国资持有的上市公司大厦股份,2015年完成吉祥航空上市,2018年又入主爱建集团,2020年推进均瑶健康的上市,完成资本布局。

要知道在和云度合作之前,吉祥航空在2022年的表现并不好,亏损了40多个亿,其它三家公司分别实现了6.66亿、1.72亿、7891万元的净利润,只能说当时自己的日子过得还挺紧巴,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掏钱去弥补云度,感觉像是给自己挖了个深坑。

在质疑声中,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是这样解释的“我们不是造车新势力,我们是新能源汽车的2.0版模式。是要做盈利的模式,做有毛利的模式,是做不要一台车亏几万块钱的模式,也不急着去圈钱,不靠资本市场滚大的模式,是靠我们自身造血、可持续发展能力。”

能否实现盈利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尚未可知,这个时候均瑶入主,如果车没造好,会不会拖垮自己?要知道现在不是有补贴那时候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内卷又很严重,如果没有点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的狠劲,很难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据悉吉祥AIR是一台售价20万左右的纯电动车,犀利的LED灯组,官方命名为天空之翼大灯,溜背式的造型倒是符合现在的审美标准,数据显示轴距达到了2800mm。车内的灵感来自于航空公务舱,旋转屏、老板模式的座椅样样不少。

如此看来吉祥AIR符合这个价位应有的水准,只是在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花20万元买一台电动车选择性太多,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苛刻,他们既要、又要、还要,如果没有特别突出的亮点,凭什么选择吉祥AIR?

不可否认的是均瑶集团入局汽车行业的方式很巧妙,把造车和航空两个产品结合,将云度汽车更名为吉祥汽车,互相促进宣传量与曝光度。不过,吉祥航空在国内航空领域是一个体量有限的公司,品牌力并不强,能给用户带来的信任感与可靠性仍需观察。

要知道,造车本身就是 “无底洞”。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早年曾直言,没有200亿不要造车。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则认为更甚,“以前看别人造车觉得100亿太夸张了,现在觉得200亿都不够花”。均瑶集团虽然布局范围很广,但近年来整体的盈利表现都不算突出,若想要拿出一笔钱让云度“起死回生”,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文 | 赵焱

编辑 | 任宏斌

出品 | 有驾报道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