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起跳”之后能否“起飞”?长城汽车在2023年的利与刺

2020年,长城汽车在30周年之际发布了一则视频,魏建军在视频里提出问题:“长城汽车挺得过明年吗?”彼时的中文互联网充斥着大佬们反向炫技的段子,王健林在年会高唱《一无所有》,马云说自己对钱不感兴趣,刘强东说他分不清谁漂亮。所以,当一家年销超百万的车企老板说自己挺不过明年,我听完内心竟没有一丝波澜。

事实证明,魏建军不是搬弄疼痛文学,而是真的看到了危机。

挺过了2021年之后,长城汽车的销量在2022年下跌。事后,长城称2022年为“深蹲”,为的是2023年更好的“起跳”。那么,我们来回望下长城汽车在2023年的起跳姿态如何,有哪些得与失。

一些比较积极的数据

首先是整体销量的V形回升,相比上半年的颓势,长城汽车在下半年开始发力,2023年累计销量123万辆,同比增长15.29%,这是它连续第八年销量破百万。去年是中国汽车销量破3000万的里程碑年,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长城汽车是跑赢大盘的。

其次是海外市场的继续开花,累计销量31.6万辆,同比增长82.48%,在自主品牌中排名第三,紧跟奇瑞,领先于吉利、比亚迪长安。从20世纪末开始出海,到现在在俄罗斯、泰国、巴西等国建设全工艺整车生产工厂,海外销量已经占到长城汽车总销量的四分之一。不过,相比上汽乘用车超百万的出口量,长城汽车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第三是新能源乘用车涨势可观,全年销量26.15万辆,同比增长98.39%。从占比来看,目前新能源汽车占到了长城汽车总销量的21.3%,这个数据落后于吉利。虽然出道三十多年,但是长城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属性还比较幼态,依然是一家以燃油车为主导的车企,而ALL IN新能源是当下趋势,大象已经开始转身,但还需要时间和市场空间。

第四是单车价格的提升,长城汽车在2023年的单车平均价格为14.09万元,同比提升1.23万元。单车价格这个概念过去极少被自主车企提起,这是一家企业的基调,是自身处于市场哪个段位的直接背书。那么长城汽车目前是怎样的位置呢?我们可以参考其他几家自主车企的单车价格——比亚迪:17.15万元;吉利汽车:10.12万元;长安汽车:11.1万元。

第五是扣非归母净利润的增长,2023年,长城汽车扣非归母净利润46.82亿元,同比增长4.58%。扣非净利润代表一家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比如A汽车公司今年盈利10个亿,其中8个亿竟是卖楼所得,那显然不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因为卖楼是不可持续的。只要有条件,财报可以任人打扮,而长城这次披露扣非母净利润的数据,是想证明自己的主营业务在持续向好。

一些需要修剪的刺

2023年的车企都疲于奔命,试图在卷价格、卷配置的战争中幸存。我们一直说中国车市已经过了高速发展期,但从去年的态势来看,市场的列车依然在飞驰。站在汽车工业变革的十字路口,很多车企选择先起飞,后调整姿势,期间会遇到一些新老问题,如果不解决,会慢慢变成一根根刺,扎进肉里。长城汽车诞生于中国汽车市场爆发的前夜,吃到了红利,但也有一些问题凸显,成为荣耀背后的疤痕。

首先是“大单品”时代的落幕。曾经的哈弗H6是长城汽车的锚点,巅峰期曾获得月销8万的惊人成绩,带领长城势如破竹般野蛮生长。而在2023年,哈弗H6仅卖出了21.8万辆,月均1.8万辆,被长安CS75超越,泯然众人矣。好在老将陨落的同时也有新秀降临,坦克品牌仍在稳健发展,全年累计销量16.2万辆,同比增长31.21%。

其次是命名体系的“崩坏”,无论是欧拉的猫系列,哈弗的狗系列,魏牌的咖啡系列,还是最新出来的龙系列,都受到不少网友的吐槽。目前行业内大部分厂商都在采用数字命名的规则,这样的命名方式简单易懂,也方便做车型级别高低的识别。事实上,此前WEY采用过数字命名,vv5、vv7等产品给行业留下过深刻印象,长城是否会弃繁从简,还不得而知。

第三是智能驾驶进度的拧巴。智驾是自主老势力们整体偏科的项目,但像长城这样”一事无成“的还是占少数,比亚迪已经大幅扩大智驾部门的规模,吉利的极氪已经几乎摸到第一梯队的门槛,而长城目前仍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之前规划了一些带激光雷达的产品,比如蓝山、摩卡,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大规模量产。长城的智驾方案是和毫末合作的,过慢进展令人诧异,如果长城要想在2024年取得智驾的突破,更换供应商是不二选择。

第四是高端纯电产品的缺位。眼看沙龙品牌起高楼,推出指导价近50万元的机甲龙,当时也算宾客满座,风光无限,但之后便是延迟交付的消息,至今没有规模化交付,期间还出现了“沙龙并入欧拉”的架构纠错事件,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好消息是长城和宝马MINI合作的电动车产品正在路上,预计今年会上市,届时将和吉利的smart展开直接竞争。

第五是对柠檬混动的资源倾斜明显不够。比亚迪的DM-i技术如今深入人心,除了先发优势外,比亚迪对它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在大部分消费者的认知中,比亚迪就是DM-i,DM-i就是比亚迪。此外,吉利也对它的雷神混动技术花了大力气推广,比如去高环刷极速,和比亚迪搞捉对油耗PK,这些都提高了自身在消费者端的能见度。柠檬混动没有成为长城的品牌技术图腾,除了主观的执行因素,客观原因在于没有搭载此套动力的大爆款车型出现,枭龙MAX、猛龙等车型销量表现未及预期,使得柠檬混动激起的水花极其有限。提振销量,苦于没有声量;提高声量,但又没有销量支撑,长城汽车要在2024年摆脱这个怪圈。

全文总结

长城汽车在2023年的答卷总体是令人满意的,魏建军曾在去年底的某次行业大会上表示,“我要挣不了钱,几乎中国谁的汽车都挣不了钱,我们的财务肯定是真实的。”行业普遍认为,2024年将会更加卷,完成“起跳”的长城汽车能能否在新的一年迎来“起飞”,我们拭目以待。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