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小米首款车SU7展现了小米造车核心技术

图片

小米造车本身就是个热点事件,不论是汽车消费者还是手机消费者、不管是什么心态都对此报以关注。现在小米的车造出来了,去年底小米首款车型SU7正式亮相,又是一波关注和讨论,我觉得真正的潜在消费者们还是来关注一下产品本身,因为小米的首款车型一定是它自身技术的展现。

小米造车也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准备,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研发有自身特点和优势的核心技术。这点当然很重要,看看现在汽车市场卷的程度,可不比手机市场差,新晋的品牌没点儿真本事很难立足。小米在去年底发布SU7时,正式公布小米汽车五大核心技术。包括小米超级电机、小米自研CTB 一体化电池技术、小米超级大压铸、小米全栈自研智能驾驶技术以及小米智能座舱,这些核心技术都使用在小米SU7上。

图片

小米SU7是中大型纯电轿车,车身尺寸为4997X1963X1455毫米,轴距整3米。其造型在网上有众多的对比图,也正好说明他的定位是运动和高性能。宽长、低矮的车身比例在动感的外形设计下并不显大,我们重点说说他外形的设计特点。车头比较尖、C柱倾斜,三倍轮轴比和两倍轮高比,是动感的轿跑姿态。

图片

图片

前车灯是一体式的,四个透镜被日间灯隔开,还具备自适应照明功能。车尾立体感强,尾灯采用星环式设计,很好看。从车头和车身能看到很多风道和风口,这些都不是装饰,而是实实在在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还有鹅卵石造型的车顶激光雷达、无边框的外后视镜、非隐藏式不外凸的门把手、前窄后宽的高扁平比的轮胎,包括可以自动调节的电动尾翼,最大可提供130公斤的下压力。所有的设计融合在一起,让他的风阻系数低至0.195Cd,没看错,刷新了目前全球量产车最低的风阻系数。

图片

图片

车内的设计没有极端的极简化,传统的T型布局,仪表台上驾驶员前方是7.1英寸仪表,正中是16.1英寸的中控屏,中控屏下沿可以加装磁吸物理按键键盘。中控台上除了无线充电区和杯托也整齐排列了一排常用按键,剩下的按键都集中在多功能方向盘上了。整体风格也比较简约,内饰的材质和面料不但环保而且做工精细,让车内有一种素雅、高级的质感。

图片

图片

虽然车身不高,但是车内采用了全景天幕来保证采光和头部空间,加之长轴距的保障,后排腿部空间也有不错表现。与此同时,他的尾箱行李容积达到了517升,后座椅靠背还能放倒,还有个105升的前备箱,可以说空间的实用性是相当出色了。

图片

图片

小米SU7上搭载了澎湃OS智能座舱系统,智能化方面对于手机厂商不算是难事。人机交互通过仪表台上的两块屏和前面的56英寸HUD传递信息,其中仪表盘是可翻转的。硬件采用高通骁龙8295,系统采用小米自己的澎湃OS,支持小爱同学语音控制。基于小米强大的消费级产品生态,整个人机交互系统在响应速度、功能丰富度和互联生态的扩展上都具备了很好的基础,像手机跨端投屏这种事都是小菜一碟,他要打造的是人、车、家一体的全生态场景。

图片

图片

动力方面小米自研了HyperEngine V8s、HyperEngine V6/V6s三款超级电机,采用双向全油冷散热、S型立体油路设计、阶梯式错位设计等多项创新技术,转速都超过了两万转,可以媲美V8、V6燃油发动机的性能。小米SU7采用了V6(后驱版)和V6S(四驱版)两个动力。V6电机最大功率299马力,峰值扭矩400牛米,后驱版小米SU7零百加速5.28秒,最高车速210公里每小时;V6s双电机四驱版系统最大功率673马力,峰值扭矩838牛米,零百加速仅2.78秒,最高车速265公里每小时。就看这数据,你就能感受到他的动力有多强劲。

图片

电池采用小米自研全球首个倒置电芯的CTB一体化电池,并通过一系列创新设计全面提升电池的集成效率、安全和散热性能。电池管理方面,小米汽车搭载了ASIL-D最高功能安全等级的全栈自研电池管理系统,具备3重独立热失控冗余监控和报警策略,以及“全天候”精确预警功能。

图片

小米SU7两款车搭载的电池不一样,后驱版是400伏架构,采用73.6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CLTC续航668公里;而四驱版则是在800伏架构上,采用101千瓦时的三元锂电池,CLTC续航达到800公里,采用超级快充时5分钟可以增加续航220公里。

图片

图片

要有出色的性能还要有出色的底盘,小米SU7采用前双叉臂后多连杆式悬架结构,并装备了CDC可变阻尼减振器和空气弹簧,可调节软硬高低。更重要的是他采用全栈自研底盘控制算法,根据硬件配备和算法,可实现不同路况下的自适应调节,提升车辆的行驶舒适性和操控稳定性。

图片

车身安全方面,从生产他就使用了核心技术之一的超级大压铸技术。9100t大压铸机,一体化压铸技术,减少了焊点、减轻了重量,保证了品质还提升了效率。材料也有创新,小米自研的泰坦合金材料,确保了强度、韧性和稳定性。由此制造出了小米SU7DE 铠甲笼式钢铝混合车身,高强度钢和铝合金的占比达到90.1%,保证了车身安全。

图片

最后一个核心技术是小米全栈自研智能驾驶技术Xiaomi Pilot,它的特点是采用了自研算法,能够根据不同场景自适应调用不同的感知算法;通过高算力芯片和丰富的感知硬件,基于高分辨率占用网络技术,可以做到异形障碍物的高精度识别;同时它还采用道路大模型,可以实现不依赖高清地图的导航。

图片

我们已经把小米SU7的技术、性能、数据都展现了出来,让大家对他有个基本的了解。剩下比较重要的两件事,一个是试驾体验,有机会要试驾感受一下他的这些技术和性能到底表现如何;另一个就是售价,我觉得最晚的上市节点可能是今年北京车展,大家也不用瞎猜了,拭目以待吧。

图片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