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2023新能源销量:比亚迪值4个“比特币”?理想值0.6

引言 | 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33.7%


回顾2023年车市,新能源风景独好。


上险数显示,2023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共交付730万辆,同比增长40%,渗透率已达33.7%,即每卖三辆车就有一辆新能源。


受政策推动、厂家推新、产品降价及消费逐渐认可等综合因素影响,国内新能源市场持续升温,竞争也愈发白热化。


一、车企榜



比亚迪优势明显:2023全年销售239.42万辆,是第二名特斯拉的近4倍。如果以特斯拉的销量作为一个比较单位,那么比亚迪相当于4个“比特币”。


如果单论纯电动车,2023年特斯拉全球销量为181万辆,比亚迪为157万辆,特斯拉仍是全球纯电动车老大。但这个差距显然不明显了:2023年四季度,比亚迪纯电汽车销量达52.6万辆,超特斯拉的48.5万辆,成为全球第一。2024年,关于纯电全球老大的位置,仍是“比特”之争。


回到国内,2023年比亚迪平均月销达20万辆,这已经是长城全年的新能源销量了。同时,在高基数之下,比亚迪还实现了51.2%的同比增长。


另外,比亚迪的市占率上升2.6个百分点至32.8%。意味着,每销售三辆新能源车就有一辆是比亚迪。


▲图片来源:车聚网

▲图片来源:车聚网


比亚迪之所以热卖,缘于战略眼光、技术积累、市场营销。早在2008年,它就推出了国内第一款插电混动车F3DM;2022年3月,比亚迪在国内率先“停售燃油车”。接着又推行“油电平价”,进一步扩大市场。


其实,它的真正核心优势是:成本领先。不展开讲了。


特斯拉以61.07万辆的销量位居第二位,与比亚迪销量差距悬殊;虽然实现38.3%的快速增长,但不及市场平均水平,市占率降至8.4%。


▲图片来源:车聚网

▲图片来源:车聚网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特斯拉在上海工厂生产了94.7万辆车型,占全球产量一半,其中35.5%用于了出口,为“中国制造”出海做出了贡献。


回归国内市场,特斯拉焕新版Model 3未能成为现象级产品,一定程度上由于换代导致断档,9-10月合计销量未过5000辆。同时Model Y的换代,慢于公众预期,导致了持币待购。最主要的是,国内竞品风起云涌围追堵截。


于是,特斯拉数次调整价格,试图平衡销量与利润关系。特斯拉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当期的毛利率降至17.9%,处于近4年的最低水平。


▲图片来源:车聚网

▲图片来源:车聚网


特斯拉产品的竞争力已经不突出,在FSD未落地国内的背景下,它引以为傲的智能驾驶,已经落后于一线新势力的领航辅助驾驶。纯视觉方案,没有预期的那样一呼百应,主要车企还是选择了带激光雷达的融合方案。


与此同时,国内车企持续内卷,智驾和性价比都非常突出。如银河E8极氪007、智己LS6问界M7阿维塔11极越01......甚至不同能源类型的理想,都形成了对特斯拉的蚕食。


或许,降价及FSD是它的不二法宝。


▲图片来源:车聚网

▲图片来源:车聚网


上汽通用五菱2023年新能源销量为45.20万辆,同比微增1.2%。在新能源这条快速发展的赛道上,不进则退,上汽通用五菱被特斯拉超过,排名由第二降至第三。


宏光缤果全年贡献16.37万辆的销量,但抵不住宏光MINI减少的量——销量由2022年的40.98万辆降至2023年的23.67万辆,减少了17.29万辆。“神车”宏光MINI风光不在,其因有三:1、新鲜度已过;2、市场内卷下价格优势减弱;3、竞争增多,如QQ冰淇淋长安Lumin、熊猫MINI等。


广汽埃安2023年以44.26万辆位居第四位,销量同比增长107%。


埃安之所以热卖,除了产品本身没有太大短板,如大空间、高性价比、不错的续航及很少的恶性事故,还归功于它向出行市场的渗透。数据显示,埃安2023年销量中,50%来自于“出租租赁”,它们主销于广州、杭州、深圳、成都等地。


▲图片来源:车聚网

▲图片来源:车聚网


新势力的「理蔚小」均位居前十,其中理想销量表现最好,2023年以37.72万辆跃居第五。这个销量,以特斯拉为基准的话,相当于0.6个“比特币”。凭借同比增幅179%、单月销量破5万,理想2024年能实现80万辆目标吗?如能,那么它对应的“比特币”值,估计要超过1了。


蔚来小鹏分别以15.99万辆和13.35万辆依次排名第9、10位。


此外,上榜的新势力还有零跑(11位,13.02万辆)、极氪(16位,10.53万辆)、哪吒(17位、10.53万辆)和赛力斯汽车(19位,9.27万辆)。


传统车企发起反攻。


▲图片来源:车聚网

▲图片来源:车聚网


传统自主的吉利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依次排第6-8位,销量分别为31.24万辆、24.60万辆和20.67万辆。它们2023年不断推出新品,加速驶入新能源轨道:吉利推出银河系列,长安推出长安启源品牌,长城推出枭龙系列、坦克新能源。


甚至,它们的店头招牌都改成了:哈弗新能源、领克新能源。


合资车企主要以上汽大众为首。上汽大众以12.64万辆销量排名12位,同比增长40%。放下“面子”加入内卷降价后,上汽大众ID系列销量快速增长——主力ID.3全年销售7.53万辆,同比激增208%。


▲图片来源:车聚网

▲图片来源:车聚网


值得一提的是,ID.3在国内成交价只要12万,而欧洲要卖30万。更夸张的是ID.6,国内20万左右,德国却高达60多万,甚至引发德国大众怒告一家德国经销商低价倾销。后者从中国平行进口了22辆ID.6,加运费、关税和利润后仍比德国卖的ID.6便宜很多,引得狼堡震怒,直接诉请要销毁这22部车。


有网友戏称,这家德国经销商算是“德奸”了吧?干脆进口中国品牌的电动车得了,说不定就打开了“一夜暴富”的大门?


二、车型榜


下面再看看2023年新能源车型榜,TOP20基本被前五车企包揽。



比亚迪入围8席,其中,秦PLUS、宋PLUS海豚元PLUS海鸥、汉位居前十,年销量均在20万辆以上,可见比亚迪产品的热销程度。


特斯拉的Model Y以45.69万辆夺得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冠军,不过Model 3排名第13位,销量为14.73万辆。相比轿车,SUV更受欢迎。


五菱的宏光MINI排名第六,销量同比大跌42.2%,在榜单中跌幅最大,曾经的“神车”不免令人有些感慨。新品缤果位居12位,12月销量攀升至2万辆以上,若趋势不变,2024年将进入前十,甚至前五。


▲图片来源:车聚网

▲图片来源:车聚网


埃安的AION SAION Y依次位居第8和第9位,它们的“出租租赁”占比分别是72%和32%。广州的朋友应该时常能够看到它们的身影。


理想L7、L8、L9分别排第15、17、18位,价格便宜的卖的最好。售价更低的新车L6将在2024年面世,则将成为理想冲刺80万辆目标的第一主力。


其它上榜的还有长安LUMIN、腾势 D9和吉利熊猫mini。


车聚小结


新目标,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占比力争达到45%。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渗透率为31.6%。这虽然与45%的目标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政策推动、厂家纷纷入局推新,加上消费者越来越认可接受新能源车,相信达成目标将不在话下。


那么,大家看好谁呢?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