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2023中国车市召回上涨近1.5倍 特斯拉成新能源重灾区

近日,各家车企纷纷放榜2023年销量成绩,从车市整体走势而言,中国车市销量突破3000万辆,创下历史新高。在车市销量走高的同时,召回数据同样呈现走高之势,据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我国实施召回有181批次事件,总共召回728万台,相对去年同期的数量增长142%。

那么,在同比增长近1.5倍的召回背景之下,哪些故障成为召回的主基调?在新能源浪潮席卷而来的当下,车市召回又呈现哪些特征呢?下面,《一品汽车》与你一探究竟。

次数少而体量大 特斯拉110万召回事件居首

深究2023年召回数据可以清晰发现,新能源车的召回数量逐步增大,新能源产品因动力特征变化,软件、智能设备、电池等隐患原因召回增多,尤其是软件性召回也在增多,1-12月召回软件问题车型达184万台。

具体到车企而言,可以看到在新能源产业中,特斯拉能量回收隐患的110万召回事件位居榜单前列,丰田和本田的召回各30万台左右,其它召回数量均不大。

在传统燃油序列中,通用因发动机隐患召回超过210万辆的,成为本年度召回榜单头名。具体而言,通用相关批次发动机存在燃油泵控制模块防潮性能不佳的问题。在涉水受潮后,水汽可能侵入控制模块内部造成其工作异常,极端情况下,会导致车辆行驶中失去动力,存在安全隐患。

此外,东风日产也因发动机隐患,在过去一年召回了奇骏、新逍客、第七代天籁汽车,共计1188020辆。具体品牌而言,过去一年德系车型召回50次,日系品牌企业36次,自主品牌企业也有27家。值得一提的是,进口车依旧占据召回数量的半壁江山,简而言之,虽然投诉少,但进口品牌召回执行的好。备受用户关注的自主品牌层面,具体召回数量同样逐步增多,这无疑是规范提升后的一大喜讯,召回越多说明车企不再隐瞒过失与隐患,进而能够以长期主义收到更多用户的信任。

在《一品汽车》看来,与往年燃油车发动机隐患成为召回主因不同的是,特斯拉等新能源车企的智能化隐患正成为新的召回主事件。动辄百万的召回举措,一方面体现各家车企在生产制造层面存在诸多不完善因素,另一方面则进一步体现了车企对用户出行负责任的积极态度。

当燃油不再是主流 智能化缺陷成新能源召回主因

当新能源浪潮席卷车市,我们可以看到新能源产品市占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现在看来突破三成市占率只是起点,不久的将来新能源车型即将突破五成大关,成为用户出行倚仗的主要方式。

在此背景之下,2023年的新能源车召回同比快速增长,其中涉及软件缺陷较多,大部分属于很小的隐患问题,OTA升级即可解决。但就在2023年度召回数据刚刚出炉之际,特斯拉再度在2024年第一周官宣召回超160万辆电动汽车,其主要因为两项因素进行召回。

其一,因为车辆车门解锁逻辑控制问题,即在发生碰撞时,非碰撞侧车门锁闩可能从锁扣上脱离,使车门处于非锁紧状态,存在安全隐患,共涉及车辆7538辆,用户可通过OTA升级解决这一问题。

而另一主因则是聚焦于特斯拉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据悉,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超过160万辆,涉及车辆在自动辅助转向功能开启情况下,驾驶员可能误用2级组合驾驶辅助功能,增加车辆发生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无独有偶的是,近期,因自动驾驶系统问题,特斯拉已经在美美国市场召回了超200万辆电动汽车,以修复其“有缺陷”的自动驾驶系统。据美联社称,此次召回的车型包括2012年10月5日至2023年12月7日期间生产的Y、S、3和X车型,涵盖其“几乎所有在美销售的车辆”。

在《一品汽车》看来,智能化与新能源浪潮的催化之下,用户购车更加偏重于选择配置更好、智能辅助系统更完善以及书面数据看似更安全的产品。但基于车企在智能化驾驶普及初期的焦急扩张心态,以及用户在实际应用之际不得当等因素的影响,智能化驾驶已然成为故障高发区,具体中国市场而言,我们也切实需要在政策与标准制定层面推新更加切合出行习惯的条例,引导各家车企良性竞争。

基于此,也有助于用户畅享更加安全舒心的智能化出行生态,也能进一步敦促特斯拉领衔的各家新能源车企在加速扩张智能化生态的同时慢下来。从而真正以用户安全为前提步入智能出行时代,而并非在血与泪的教训后,方才召回进行OTA挽回形象。

写在最后:

事实上,用户大可不必谈召回色变,只因汽车产品召回是按照法定的要求和程序,由缺陷汽车产品制造商进行的消除其产品缺陷的过程。谈及召回现状之际,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曾对《一品汽车》直言:“、随着国内车企觉悟的提升和汽车产品复杂度提升,这几年召回事件日益频繁,这也是召回成为一种成熟的解决汽车产品缺陷的机制,为保障社会公众人身、财产安全和各国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新能源时代,软件召回只需OTA升级,一方面简化了手续,另一方面也让新能源产品的故障隐患更加无处躲藏。对此,《一品汽车》认为,固然召回是成熟的隐患应对机制,但各家车企仍然不应把首批用户当做试验品,小小的软件隐患,在路上也可能成为祸端的主因,从生产和开发源头,进一步杜绝隐患才是关键。后续,我们也将持续关注各家车企在华发展的最新动态,并带来跟踪报道。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