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卷”出核心竞争力2023年中国车市回顾及2024年展望

2023年的中国车市可谓热闹纷呈。从上半年惊艳全球汽车业的上海车展,到年尾若干重磅车型的连续发布,这一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不少里程碑式的事件。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预计将经历显著的整合和发展,自主品牌市占率有望超过50%,显示出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这一增长趋势得益于自主品牌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适应性方面的显著提升,预计到2025年,市占率可能达到60%左右。这一显著增长反映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品牌的竞争力增强。

IMG_256

同时,中国汽车的整车出口量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23年,中国整车出口量预计将超过500万辆,其中乘用车出口达到405万辆。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在全球汽车出口市场的地位显著提升,超越韩国和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这一增长不仅体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生产能力,也反映了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日益增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在国内市场方面,2023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实现了约5%的增长,这不仅是自2020年疫情以来最好的表现,而且销量也超过了疫情前的2019年水平。值得注意的是,高端车型的市占率稳步扩大,从2022年的21%增长到2023年的约23%。这一趋势印证了消费者对高端车型需求的增长,以及市场对高品质汽车的追求。

新能源汽车(EV)市场的发展也非常迅速。2023年,EV渗透率达到了33%,并在近几个月逼近40%。插电式混合动力(插混)车型在EV市场增长中的贡献率超过50%,首次超越纯电动车型。这一趋势表明,插混车型因其综合性能和成本效益正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首选。

技术创新方面,中国车企在智能驾驶和高端配置上取得了显著进步。2023年,至少有5家中国车企在量产车上实现了城区领航辅助功能。这一进步不仅展示了中国车企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能力,也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从技术引进向技术输出的转变。中国车企的这些创新,如电吸门、多区空调、Nappa真皮内饰等,已经成为市场上的标准配置。

尽管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庞大,但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利润份额仍然较小,不足5%。这一现象反映了中国汽车企业在盈利能力方面仍面临挑战,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以提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展望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预计将继续经历深刻变化,加速更新换代,延续2023年形成的新格局。这些变化将包括技术创新、市场整合、品牌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预示着中国汽车工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调整,中国汽车企业有望在全球汽车产业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的整合将加速,兼并成为热点。实力强大的新兴车企和供应商在市场竞争中证明了技术实力,对外资车企和供应商具有吸引力。外资车企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已有创新,预计将更多拥抱中国产业链,进行深入合作。中国企业间的整合也将加速,包括弱势企业间合作和头部车企与创新型企业的联合。

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表现出色,但运营模式相对初级。随着海外销量增加和整车贸易的敏感性,中国车企将转向属地运营,包括组装、采购、生产,甚至研发。2024年,更多中国汽车企业将进入属地运营新阶段,面临人才队伍建设、供应链管理、合规管控等新挑战。

插电式混合动力(插混)将继续推动中国EV渗透率增长,给燃油车带来巨大替代压力。随着消费者认知的提升和更多竞争力车型的推出,插混将成为核心力量。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深化,补能体验将成为关注焦点。公共充换电网络建设将加速,以改善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更多车企将投资补能领域,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车企的技术创新将加快,包括智能语音、智能驾驶等领域。创新技术将不仅应用于中高端车型,也将渗透到经济型车型,改善消费者体验。

智能电动汽车时代的技术平权趋势将重塑豪华车市场。传统豪车品牌面临挑战,中国品牌智能电动汽车将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技术优势将成为支撑高端品牌定位的关键。

展望即将到来的2024年,对于不断向前的汽车人以及对新车型、新技术翘首以盼的消费者来说,必将是充满期待的一年

标签: 腾势D9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