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汽车人】销量增长1.6%的大众汽车 值得一个点赞

文 /《汽车人》吴毓


最近有一种说法,合资车企已经不行了,汽车行业还是要看中国品牌扛大旗。所谓一枝独秀不是春,这样的说法显然有失偏颇。


12月9日晚,大众汽车集团公布了2023年的在华业绩,累计交付车辆323.6万辆,同比增长1.6%。电动车交付19.18万辆,同比增23.2%。


相比前几年的高成长,1.6%确实不高。有人因此评价,逆水行舟,一蒿松劲。但换个角度,综合考虑2023年的消费环境,以及汽车市场的价格战乱象,能保持增长已是九转功成。这不仅因为这家企业内在的韧性,也表明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仍然不可或缺。


不可否认,发展电动车这件事,大众汽车在节奏把握、前瞻探索以及用户响应上,仍然存在不足。但我们也要看到,它在努力向前。


在研发端,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德国以外的最大研发中心,汽车和零部件产品的上市周期将缩短30%;CARIAD中国与VIVO成立“手车互融联合创新实验室”,专注于智能手机与智能汽车的互联创新;牵手小鹏汽车,基于MEB平台开发全新电动车型……


在制造端,高压电池系统已经在大众汽车(安徽)零部件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大众安徽新能源汽车项目的首台预量产车型如期下线,与京东工业合作、针对MRO物料采购的数字化转型初见成效……


在服务端,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一汽-大众已达成协议,共同对开迈斯增资8亿元人民币,加速布局充电网络……


不同于快消品、食品饮料等行业,汽车行业不仅需要跟随用户需求,重资产布局产能、大手笔投资研发,同样不可或缺。在过去的12个月中,能如此自信地加码产能、笃定地投资研发,显示了大众汽车对于在华长期发展、高品质发展的信心。


回望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汽车,真的是一穷二白。不要说今天以及难入法眼的ABS、气囊,习以为常的自动前灯、遥控解锁,就连一支雨刷、一条轮胎,都是一片空白难堪大用。勇敢破冰的大众汽车带来了两大改变。


一是双轨制技工培训计划,来自大众总部的培训主任亲自授课,培养高质量人才,后来成为机械工业系统员工培训的样板;一是国际标准的产品质量体系,仅一个方向盘就有上百个测试标准,当桑塔纳的国产化率超过90%,“中国制造”也因此有了质的变化。


今天,大众汽车面对的困难很多,但发展的信念同样坚定。


一方面,大众汽车在更加努力地融入中国市场,既是把握中国消费的节奏,更是为用好中国发展的动能。牵手VIVO、注资小鹏、加码安徽、成立CARIAD中国……都是它的努力。


另一方面,大众汽车昔日树立的口碑与标准依然闪亮,中国市场依然有高比例的用户,愿意为可靠、安全等汽车产品的传统品质而买单。这也是电动车渗透率不断高企的时刻,传统合资车企依然能维持较高市占率的关键。其中,大众汽车获得1.6%的增长也是最好的证明。



《汽车人》相信,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领域的全面布局、在研发端与制造端的长期投入,都是在为企业的全面转型锻长板、补短板,大众汽车很快就会重装上阵。【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