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继长安汽车之后,广汽成了国有车企的遮羞布

燃油车时代,大多数国有车企依靠合资品牌醉生梦死,自主业务乏善可陈,只有长安汽车尚可一战。新能源汽车时代,国有车企的历史悲剧再次重演,基本上都没有太大作为。唯有广汽集团旗下的埃安脱颖而出,成了国有车企的遮羞布。

1. 唯有长安尚可一战?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汽车工业开始走向市场化发展之路。因为缺乏技术、底子薄弱,因此不得以走上了一条“以市场换技术”的道路。诸多国有车企,抓住时代机遇,抱住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车企大腿,纷纷成立一家或者多家合资品牌。由此,这些国有车企沉浸在合资利润奶牛中无法自拔,自主业务则发展的一塌糊涂,基本都依靠合资供养着。

进入21世纪之后,自主品牌开始逐渐崛起,但是这股力量,主要是民营车企。长城汽车大胆放弃轿车,依靠聚焦SUV的战略而率先突围,在2012年至2014年连续三年蝉联自主销冠。吉利汽车则在2017年到2021年连续五年蝉联自主销冠。而六大国有车企中,只有长安汽车的自主业务尚可,在2015年到2016年连续两年蝉联自主销冠。如果没有长安汽车,国有车企在燃油车时代的自主业务中,就全军覆没了。

2. 埃安汽车成遮羞布?

汽车行业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能源汽车风起云涌。可惜在这股时代浪潮之中,国有车企大多数还是没有及时抓住机遇,电气化步伐非常缓慢,建树不高。三大汽车央企中,一汽红旗东风岚图在新能源市场的存在感都不算高;长安旗下的深蓝、阿维塔、启源,还在后面努力追赶着。地方国企中,北汽新能源没落,极狐也乏善可陈;上汽的智己、非凡等,知道的人都不太多。

新能源汽车时代,依旧还是民营车企挑大梁,比亚迪、理想、蔚来小鹏等车企大踏步前行,在海内外都拥有销量、品牌的亮眼表现。六大国有车企中,唯有广汽集团突出重围,旗下的埃安鹤立鸡群,成了国有车企新能源汽车时代的遮羞布。2023年,埃安热销48万辆,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仅次于老大哥比亚迪;同比暴涨77%,增速大幅领先行业水平,甚至超越比亚迪的62%。

3. 再造一个广汽集团?

2022年年底,埃安顺利完成182.94亿元的A轮融资,估计高达千亿元水平,一举成为国内估值最高的未上市新能源车企。市场也很看好埃安,将其视之为国有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板块“全村的希望”。拿到这笔巨额融资之后,埃安信心倍增,在2023年喊出“力争年内实现IPO”的口号,并将科创板视为首要目的地。市场也一度认为,埃安有望成为“科创板新能源汽车第一股”。

不过一年多过去了,埃安在科创板的IPO似乎有点偃旗息鼓。不过2024年一开年,埃安就传出好消息。近日有媒体爆料称,埃安将转向赴港上市,由中金公司和华泰证券负责相关事宜,拟募资10亿美元。千亿埃安上市之后,虽然估值距离比亚迪的6000亿(截止1月9日)有很大差距,也达不到理想的2600亿元,但跟小鹏的920亿和蔚来的1200亿处于同一个水平线。届时,国有车企中,终于有一个拿得出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了。

目前,广汽集团的市值还不到880亿元,千亿埃安的上市就等于再造了一个广汽集团。当然,埃安身上还有很多隐忧值得广汽关注。首先,网约车标签太重,埃安还未完全撕掉;其次,月销见顶,去年9月份月销破5万之后就开始下滑,过去几个月增长乏力,再也没能重返5万辆,令人担忧其后劲。最后,冲高不力,销量主要依赖S、Y两款性价比车型,中高端的昊铂则不温不火,面临严峻考验。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