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2024年的局,你怎么入? | Data

如果把预期降低,那么,每一年都是向好的一年。

刚入行的那几年,每到年中和年末,我们都会制作一张成绩单,记录车企“期中”与“期末”测试的成绩,成绩单里最醒目的两栏,是销量和同比。

对了,有几年还增加了两栏,分别是年度销量目标和完成率。针对满是数据的成绩单,我们还会给各大车企分出个胜负来,完成目标的标红色,未完成的则标记为蓝色。

多年过去了,回望曾经的这些数字,它们应该停留在过去,与未来的关系又有多大?

车企的竞争模式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数据只是一种记录发展的标识,实力强大与否,似乎与数据的关联度不再那样高。

新竞争者正纷纷入局,固步自封者正被市场光明正大地淘汰,国内汽车市场如此前预期的一样,竞争依旧白热化。

2023年的车圈高频字“卷”,让圈内人士烂熟于心,“卷”出来的结果又是什么样的?

车圈的“先来后到”不作数

古语里总讲,凡事有个先来后到。十多年前,新能源车闯入市场的间隙,就在打破常规。汽车市场的竞争里,没有先来后到这一说法。

从2023年开年就由特斯拉引爆国内新能源车价格战,这一战持续到了年尾,也没有要收手的意思。

年尾巴上,华为推出全新M9,是辆好车,但用户都在喊贵;小米SU7亮相,业内外对其褒贬不一,如果价高,谁来做韭菜?

此前的每一个月里,燃油车市场总有品牌出“价格牌”,每一份订单都显得弥足珍贵。曾经的头部豪华车品牌也不得不加入价格战,主打的不再是性能、设计、尊贵,而是性价比。

市场乱了,看似消费者赚了,他们可以用更低的价格入手曾经甚至遥不可及的车型。

可问题来了,他们换口味了,有些人宁愿花大价钱购买造车新势力,也不想成为“仍在开燃油车”的老顽固。

所以,“先来后到”遇上不讲理的车圈,都不作数。

曾经的头部品牌在2024年伊始竟步调一致地选择沉默,反倒是新势力们抢先晒出了销量成绩。这一市场今年由理想领跑,截至2023年12月31日,理想汽车在2023年全年交付量达376030辆,同比增长182.2%。

同一阵营的蔚来汽车,2023年全年共交付新车160038辆,同比增长30.7%;零跑汽车全年累计交付144155辆,同比增长超29%;小鹏汽车全年共交付新车141601辆,同比增长17%;极氪品牌2023年全年总交付量达11.87万辆,同比增长65%。

我们看到的一系列同比增长,让国内车市的竞争格局更加明晰,乘联会也有预计称,2023年的新能源车渗透率或将达到40%。

车圈里的“博弈”不停歇

毫无悬念,2023年车圈的大赢家依然是比亚迪。从销量数据上看,比亚迪在2023年全年乘用车销量实现302.44万辆,同比增长62.3%。

早在2023年3月,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比亚迪2023年销量目标300万辆起步,争取翻倍增长到360万辆。”在博弈与竞争中,比亚迪完成了既定目标。

另外,吉利汽车上汽集团这两家传统车企也在2023年实现快速增长,被称为业界黑马。

数据显示,吉利全年总销量达到168.65万辆,同比增长18%,超额完成2023年165万辆的销量目标。上汽集团在2023年销售新能源车达到112.3万辆,这得益于智己品牌的强劲增长,荣威、MG旗下车型的齐发力。

而同属于国内传统车企的长城长安埃安等,虽未完全公布2023年销量数据,但这一年的时间里,有着频繁动作的它们,有实力收获不错的成绩。

它们基本完成了新老赛道的发展动力切换,新能源赛道上的数据也正加速飙升。

智能化、电动化、全球化依旧会是2024年的关键词,汽车市场的博弈不会停歇,价格战也将延续。

写在最后

加速出清、快速入局,2024年的车市也将精彩纷呈。


标签: 问界M9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