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3C巨头”转战智能新赛道,小米和华为谁能成就行业领军者

1003天的积累换来雷总3小时的激情演讲,在高喊:“我们希望用15到20年的努力,成为全球前5的汽车厂商,为中国汽车工业全面崛起而奋斗”的梦想口号背后。是小米汽车对造车模式从0-1阶段构建成型的初步成果,是深度参与供应商资源技术整合,以自研技术路径构建核心竞争力作为支撑。

图片1.png

也正因如此,小米汽车首款产品SU7从电驱、电池、大压铸、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技术层面打着“自研创新”的标签,这也让小米汽车SU7一经发布便引起全网关注。可对于小米汽车而言,SU7的成功与否对于小米汽车而言至关重要,但反向推敲,仅靠SU7,小米汽车能否在“内卷加剧”的智能新时代站稳脚跟?

图片2.png

没有谁能预测未来,但不妨个角度思考问题,回顾历史,似乎还没有谁仅靠一款车型产品便能实现领跑行业的竞争地位,更何况是对小米这样“跨界转行”的新兴品牌而言亦是如此。因此,在平台化造车、架构化技术成为构建品牌根基的“技术年代”,小米汽车强调“全面自定义”的造车模式能否构建小米汽车的品牌核心竞争力,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图片3.png

现如今在智能化掀起汽车行业浪潮的新时代,同为“3C巨头”的华为声称坚持不造车,却处处都是华为的身影。对比小米汽车从零开始的造车模式,华为将自己定位为增量零部件供应商,为车企赋能。同样是转战智能电动汽车赛道,华为与小米对未来智能汽车行业趋势发展有着一定的共识,但对于造车路径的模式选择,小米选择全面自我把控,华为选择赋能。

面向未来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关于小米汽车能否抢夺智能电动汽车未来市场份额的问题关键,或许能将华为视作对标范本,从二者造车模式的不同之处来做解答。

从二者的模式概念来看,华为的起点并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联合车企,深度参与到车型开发,从最先开始的赛力斯,再到稳坐竞争高位的阿维塔,以及后来居上崭露头角的智界都是如此。

图片4.png

华为自2019年进入汽车行业以来,深耕智能化技术,聚焦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等生态技术领域,为车企提供配套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而在整车制造,能源电池等领域与行业巨头进行资源整合,技术融合。

以阿维塔为例,基于独创性的CHN模式,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三方践行技术融合、共创共赢的战略发展,对比小米汽车全面自我把控的造车模式,同样是三年时间周期,小米汽车用三年沉淀换来首款新车,而阿维塔则是以稳健趋升的高质量发展,实现阿维塔11+阿维塔12“双旗舰”的产品布局。

图片5.png

众所周知,造车是一件长周期的事业,一款新车从立项、研发、制造,再到面向市场,动辄两三年,但对车企而言,产品布局的速度却又是车企抢夺市场份额的至要关键。而这也突显出华为在造车思维上的高效性。

图片6.png

在同一时间维度内,小米汽车的SU7预计将在2024年迎来新车上市,而基于CHN模式深度赋能的阿维塔则是高效推进“三年四车”计划,在接下来还将新增两款新车型的布局。由此可见,同样是造车,华为基于深度联合的战略合作从一开始便站在更高的起点抢占先机。

除了产品布局速度的差异性之外,在智能技术应用和落地覆盖也体现出二者造车模式上的不同成效。小米汽车和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都选择硬件+算法的技术路径,都选择自研智能驾驶技术。

图片7.png

在投入规模上,小米汽车第一期总投资47亿,团队规模超1000人,投入测试测量超过200台。而华为早在三年前便深耕智能驾驶技术,仅2021年度已经积累了大量汽车人才、技术等(2021年华为整体研发费用高达1427亿元,仅在车BU部门的研发费用依然达到了73亿元,并且拥有超过7000人的技术团队。

图片8.png

对比来看,华为对于智能驾驶技术领域的投入规模更大,且时间前移积累更多。在大多数汽车依靠供应商供给L2级别基础辅助功能的同时期,华为的ADS 2.0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已然实现城区、高速、泊车全场景覆盖的高阶智驾能力,并且还具备不依赖高精地图的NCA功能,做到有图无图都能开,覆盖全国城市。相较而言,小米汽车的智能驾驶的规划则是预计在2024实现覆盖全国主要城市。

图片9.png

此外,众所周知智驾功能的迭代需要大量的用户数据反哺算法迭代,而华为基于多联合的优势,能够持续更新海量用户真实数据,以此推进高阶智驾系统攻克长尾场景的难点。而这也突显出华为模式对比小米汽车造车模式的核心优势,小米汽车的智驾系统从软件到算法同样坚持自研的技术路径,在此基础上仅靠自身用户的数据积累,对小米汽车而言在系统迭代更新的速度上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图片10.png

可以预见,小米汽车以自身为核心,选择更为全面的造车模式,其优势在于对整车研发制造有着深度自定义的优势,而面对时局竞争愈发激烈的智能电动汽车赛道,小米汽车选择从零开始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并不小。

相比之下,华为依托智能生态的产业优势为车企提供深度技术赋能,着眼于汽车的核心技术,将重心放在了智能驾驶和智能生态等领域,引领技术创新,以行业绝对领先的智能化技术为行业赋能,与此同时也让像阿维塔这样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成为最大的获益者。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