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林燃:为什么说日本汽车工业造假的根不太好断?

12月20日,丰田公司承认,其旗下子公司大发汽车在新车安全性测试中存在174项造假行为。这一丑闻牵涉到多个车型,不仅包括大发汽车的品牌,还包括丰田、马自达斯巴鲁等其他64种车型。

为此,丰田召回了主要在美国市场的超过100万辆的问题汽车。

过去几年,日本汽车造假频繁发生。

2016年,日本三菱汽车公司油耗数据造假;2021年初,日本汽车零部件巨头“曙光制动器工业公司”质检数据造假。

其中,最令人发指的是2017年,曾是全球三大安全气囊制造商之一的日本高田公司,被披露气囊安全数据造假。涉及问题车辆超过一亿辆,是迄今为止汽车工业史上最大的汽车召回事件。

旧习难改

日本汽车工业造假真的有点罄竹难书的意思了。

既然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那么通过之前已经曝出的造假事件,我们也分析到了日本汽车工业造假屡禁不绝的底层原因。

一句话,日本汽车工业造假是娘胎里带出来的。

2023年2月,丰田完成对斯巴鲁的股权变更,斯巴鲁正式成为丰田的控股公司。

对于丰田与斯巴鲁曾经的合作,直至成为公司联盟,在整个过程中都可谓一帆风顺,几乎没有任何阻碍。然而,这在互为竞争的汽车行业中本该是慎之又慎的事情,在日本车企中却频繁出现。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现代日本所谓的六大企业集团的形成和构成中,三菱、三井和住友三大财团是直接起源于财阀,并且延续了财阀商号。所以,他们自然也就延续了财阀的制度和文化遗产,前财阀成员企业经理们的相互情感也作用其中。

而对于新进者,芙蓉(富士)、三和以及劝银三大财团,他们则属于模仿三大财阀而形成的“结拜兄弟”。延续发展而来的三大财阀加上后续形成的三大财团,最终形成了日本赫赫有名的六大财团。

日本车企,包括行业供应链其实已经不可避免地在财团的影响下发生了关联。

比如丰田汽车本属三井财团的企业之一,但丰田自身又控制着爱信、电装、爱知制钢等零部件公司。而三菱汽车和本田技研同属于三菱财团,日产汽车属于芙蓉财团。

如此,关于汽车上下游的不同企业通过“六大财团”形成了互助架构,同时它们之间还刻意通过各自财团中的主银行制度和相互持股制度减少内损,或提供技术和资金援助。

显而易见,日本汽车工业说好听一点,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庭概念,当然有团结互助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包庇,一团和气,互相迁就的弊端。

它们在整个汽车产业的供应、研发、检测、生产、销售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的违背规范操作的现象。

这是日本汽车工业造假屡禁不绝,来自“根”上的问题。

当然,疯狂追求利润;以卖保险的心态造汽车,拿问题零部件赌事故概率;劳动力减少又需要不断赶工期,从而影响品质等等问题,在日本汽车工业中也同样存在,它们对造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又添新愁

日本汽车工业造假是不是真的就改不了?

也不尽然。

当然,从日本财团们错综复杂的关系入手是绝无可能。也就是说,从源头去纠正问题,是行不通的。那么,是不是可以从产品需求端去引导呢?

固然,汽车工业造假不只是日本车企,比如还有德国大众

2015年9月18日,美国环境保护署指控大众汽车所售部分柴油车安装了专门应对尾气排放检测的软件,可以识别汽车是否处于被检测状态,继而在车检时秘密启动,从而使汽车能够在车检时以“高环保标准”过关,而在平时行驶时,这些汽车却大量排放污染物,最大可达美国法定标准的40倍。

著名的大众汽车“排放门”事件爆发。

与丰田一样,同为全球汽车制造顶级的存在,都有造假行为发生。其间一定有一个共性的,且客观存在的原因。

丰田、大众同为传统车企,零部件太多,供应链太长,即是共性。随之而来的就是上游供应链关系的错综复杂,采购、质检、核心库等等环节极易滋生腐败,且越是历史悠久的车企越容易出现问题。

新能源造车,特别是纯电汽车的制造,则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

2023年3月2日,特斯拉投资者日活动在美国举行。特斯拉不仅宣布将下一代汽车组装成本降低50%,更解释道下一代平台将减少75%碳化硅使用,新电机中也不会再用到稀土,生产工艺极度简化。

特别是在设计方面,特斯拉将继续减少车身零部件数量,并增强自研和软件的重要性。同时表示,下一代汽车将自主设计所有控制器,以降低电子设备的复杂性和成本。

其实,上海特斯拉工厂早已启动了一体化压铸技术。目前,特斯拉正加速创新,将一体化压铸技术升级到2.0版本,将电动汽车几乎所有复杂车身底板零部件压铸成一个整体。

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制造工艺 “做减法”是现代智能汽车的主导方向。

无独有偶,国内汽车制造商小鹏打造的扶摇架构与特斯拉的一体化压铸技术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扶摇架构的启用,直接促成了小鹏G6的强竞争优势。

所以,当产品终端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燃油汽车制造完全走向边缘化时,日本汽车工业体系维系多年的“默契”一定会被时代前进的车轮碾压得粉碎。

供应链短了,零部件少了,全球化程度高了,日本汽车工业那些造假的丑事发生概率自然就低了。

但是,众所周知,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车企对电动汽车的发展有极大的抵触情绪。丰田汽车董事长丰田章男多次公开发表“反电”言论。

其中,难道就没有保护传统汽车产业链的用意吗?一旦保护好了传统汽车产业链,名义上看是在保护日本的传统汽车产业,保护日本的汽车产业工人,但日本汽车产业造假的温床也一定存在。

所以,在这个新旧赛道切换的关键时期,日本汽车产业为了维系传统燃油车的既得利润,在终端市场不得不降价销售的前提下,关于“造假降本”,这一次仍然不会是最后一次,或许未来会更疯狂。

写在最后

相信,这一次造假事件,除了召回之外,我们还会得到丰田汽车高管们站成一排的鞠躬致歉。日本汽车制造的“工匠精神”真的就快变成“躬匠精神”了吗?

不得不说,中国汽车的机会真的来了。

一定要汲取摩托车败走东南亚的教训,在全球汽车出口量跃居全球第一的大好形势下,真正打造好属于中国智造的品质。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