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吉利银河L6在上市了混合动力技术

吉利银河在大陆也上市了一小段时间,厂家本身也对其混合动力技术花了不少的功夫进行相应的宣传,但是在之前的银河L7当中,这一套动力总成表现不能令人满意,甚至连领克以及吉利本身搭载这一套动力的相关车型都有实质性的一些缺陷(比如出力特性不合理、响应慢、顿挫等等问题),但总体的静态的乘坐舒适性都还是很不错的。正好银河L6上市还不到一个月,我就正好去试驾一下,看看总体表现如何。先说结论:总体表现依旧令人失望,甚至在静态方面存在明显缺陷。

外观
这一点我个人觉得褒贬参半吧,首先银河的外观宣传,如果上百度搜索这款车,品牌广告当中就提到了“电感外观”,比如说前脸的大灯设计,就可以让人联想到“闪电”,而且展车的颜色也总体和闪电有一定程度的联想,试驾车因为是zg配版本,轮毂就会更大一些,样式也更运动化。不过侧面的设计就真与电感关系没这么大了,总的来看还是非常平常的、甚至可以说较为圆润的轿车设计而已,没有什么非常特别的地方。走进车尾,我发现这台车的车尾就真的很像三款车的结合体——蒙迪欧+林肯Z+EVOS,尤其是在尾灯这一块的设计,真的感觉有点“拿来主义”了,车尾线条又感觉非常像这三台车结合起来,取各自所需的一个东西,反正我个人看下来就真的觉得很不协调了,另外尾灯这一块,我真的觉得亮的区域面积太大,就给人一种很鬼火少年的感觉,已经反向超越“电感外观”这个说法了。

展车外观前脸

展车外观尾部

蒙迪欧EVOS林肯Z尾部对比,感觉真有点“拿来主义”

内饰以及人机工程
内饰氛围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不过我不是很喜欢展车的内饰配色,感觉这样的栗色在这个价位车型里面,如果按吉利定义为一种智能化内饰的话,感觉很不搭调,稍嫌老气而且退伍,不过天际白这个颜色的内饰可就真的很不错了,一座进去就能够给人一种非常强的科技感,而且感觉还更加清爽一些。与此同时,内饰用料做工在这个价位车型里面已经非常不错,比如说皮质部分整体摸起来很细腻,按键的触摸以及按下去的质感都还不错,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越级,这一点我个人觉得很好。但不好的地方依旧在与车机系统,虽然运行过程总体而言非常流畅,但菜单逻辑不够直观,比如说如果我想在行车过程中稍微调整一下驾驶模式,需要重新点击当前驾驶模式然后出现新的菜单,然后其他面总体而言比较空,所以在行车过程当中,如果是进行盲操作或者刚拿到新车的驾驶者,可能会花较多时间进行适应,而在适应过程当中可能也会存在危险性。因此我在试驾过程当中直接用语音进行切换,一定程度上更加主观,但依旧不能够特别迅速地识别一些变体,但表达同一个意义的指令。

银河L6前排内饰

前排给好评,首先座椅本身包裹感、下陷感都很不错,而且座椅柔软度真的可以说是有点大沙发的感觉,坐垫的长度厚度,座椅整体的调度范围都非常的不错,方向盘握感也都很好,调度范围依旧很广,能让我比较轻松地找到一个适合我驾驶的驾驶姿势。但是后排座椅就比较拉胯了。首先,这台车依旧有地板偏高的问题,将前排驾驶位调好之后,坐到后排觉得空间方面还是足够的,比秦这些车要大,尤其在头部空间方面,这一点还是很不错的。靠背角度整体也还可以,不算太舒缓,但也不是很陡直那种,但z大的硬伤就是坐垫厚度、长度,坐垫厚度整体比较偏薄,而且长度方面也整体偏短,再加上较高的地板,整个人感觉就是窝着坐在后排一样,这点提出明确差评。秦的空间虽然不够大,但座椅本身除靠背角度以外几乎其他维度都比这台车更好。

银河L6后排

后备箱空间总体还是非常宽阔的,放几个比较大的箱子是不成问题的,布局也都还规整,这一点我可以给到绝对的好评。

后备箱空间

驾驶性


这一点大家是不是觉得有改观?那就绝对错啦,驾驶性我依旧给差评。我一个个模式来说。首先是纯电模式,这个模式我个人认为z好用,但依然不算很好,整体来看较为轻快柔和,低速、超小动力请求之下这种轻快柔和比较明显。但是如果是稍微在一个较低速度然后稍微深踩加速踏板(甚至踩到底)的情况下,响应就不那么好了,要等个1.5-2秒左右,首先依旧柔顺给你,然后一点点窜出去,到一个相对z够力的点之后,又开始“柔顺”了起来,但好在的是这种标定方式就比较适合一些平顺、不求大动力响应,开车总体比较按照驾校考试时教练要求的这一部分群体(但都只是相对而言)。智能模式和增程模式我觉得同等灾难级,首先低速工况,不请求大动力的时候,不注意控制是有一点点过猛的,很窜,如果我想超车,需要更大的动力请求,比如限速80这种路上想超车,我踩下很多的加速踏板,这个时候首先响应会非常慢,内燃机要隔个好几秒才介入进来,这个gap要比纯电模式还要长,多半是在3秒左右,与此同时,3档DHT顿挫感尤其明显,且内燃机介入之后并不能提供z强的动力。性能模式更是灾难了,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放大了这种有力使不出的表现,还是刚才例如以一个恒定时速巡航工况下,突然要超车,需要大动力请求,更是响应慢、内燃机介入,然后没力的加速...与“性能”毫无关系了。

所以这台车的动力总成在2023年来看绝对是个排名很靠后的水准了...

不过刹车脚感还不错,首先整体而言比较跟脚,踩多少有多少,而且动能回收这一块总体而言也还不错,力度回馈这些也依旧很正常很合理,这一点提出好评!

转向手感中好评,低速总体而言很轻盈,随着速度的增加,增益也很明显,而且整体过程较为线性,回正力矩的匹配总体合理,如果增益这一块能够再稍微重一些我觉得更好。随角度的增益也非常的不错,但依旧是如果大角度能够标定再细腻一点点我觉得会更好。

行驶品质、隔音静谧性
双维度好评,首先行驶品质方面,这辆车操控还是蛮不错的,跟随性这一块总体而言比较良好,虽然不会说像一些同价位“人车合一”车型一样能够给人带来非常多的乐趣,但是总体能够达到激烈驾驶变线时不会拖泥带水,车头、车尾响应也还是蛮快的,而且比较统一。滤震总体而言比较柔韧,低速、大小震动工况下有比较强的高级感,基本上不会有什么余震,高速的表现也依旧很好,不仅柔韧,甚至整个过程都变得集齐果断,但也依旧有很强的高级感,这一点我觉得是整体令我好感z深的一个点了。隔音静谧性也可以给好评,除了在内燃机介入时杂音稍大意外,其他工况下的风噪、路噪、胎噪隔绝都很出色。试驾专员在严重超速的情况下,车辆内部也基本上能够隔绝到很多外界的杂音。

驾驶辅助我也稍微简单试了一下,总体而言上手较为方便,不过就没有像某些新势力一样非常“智能”了,而且在设定巡航速度时,设定值在仪表盘上的字体较小,总体而言并不是很容易找到,直观性不够强。

另外想稍微说一下这台车的音响,我觉得整体较为一般,只能说比ES200上那套先锋稍微好一点点,对于人声的处理总体感觉一团乱麻,音色这一块质感感觉也没有特别地出色,低音的质感也真的很一般...没有试驾专员吹得那么出色。

总的来说,在市场愈发成熟,且越来越卷的情况之下,这款车的总体表现不能合格,就算行驶品质上有再强的高级感,但驾驶性严重将整体产品力拉低,而且静态优势也没有如此明显,所以个人建议如果想买同价位的插混车,可以考虑试驾一下其他同级别产品。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