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奥地利拟采购比亚迪,作为公务用车,德国说话了

当各个国家推出燃油车禁售计划和执行时间,我们就应该明白,新能源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必然趋势和结果。由于历史原因,让中国汽车错失了上世纪中后叶蓬勃发展的黄金期,不过抓住新能源时代的契机,我相信在未来的国际汽车舞台上,必然有中国汽车品牌的一席之地。

而最近,著名海外媒体德国之声发布了一个报道:《德语媒体:奥地利政府想买中国车 是福是祸?》,起源就是奥地利想购买比亚迪汽车,作为本国的公务用车。这一举动也引发了不少海外媒体或正面、或反面的报道和讨论,奥地利本土两大媒体也给出自己的意见,《新闻报》:“用民粹主义无法影响中国”;《标准报》:“奥地利政府应该采购中国产汽车吗?优点和缺点”。

能够引发各大外媒报道,关键词还是在于“中国汽车”。因为从整个行业的发展轨迹和现状来看,中国汽车已经顶着“落后”的帽子多年,在燃油车时代远不如德系、日系、欧系等汽车品牌。我猜想,如果奥地利选择大众、丰田或者标致雪铁龙作为公务用车,这将会是一次悄无声息的常规交易。

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分析出,比亚迪能够纳入奥地利政府的法眼,就打破了很多有关于汽车的、墨守成规的惯性思维,这就有了成为热点新闻的信息属性,特别是德国之声所使用的字眼“是福是祸”,能够看到其中所蕴含的担忧,对中国汽车是否会冲击欧洲汽车产业的担忧,毕竟德国是真正意义上的汽车第一大国,不仅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汽车品牌,还有大型的汽车零配件供应商。

从实际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海外一路高歌也成为事实。根据国际新能源署2023年上半年发布的《Global EV Outlook 2023》显示,中国、欧洲和美国市场主导了全球汽车市场销量,而中国电动车销量占全球电动车销量的60%。

即便从全品牌车型销量来看,燃油车的市场份额远大于电动车,但是从单一市场来看,中国确实成为电动车第一产销大国。这很好,在技术封锁多年之后,中国汽车工业不仅自身深受桎梏,也被很多国内消费者嗤之以鼻,至今还有人对其不假辞色,而新能源汽车所改变的,已经不单单是车企自身的问题,而是有关于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

既然本文以比亚迪开篇,那么我们就以比亚迪为例,目前比亚迪的新能源乘用车业务已覆盖 19 个欧洲国家及地区,包括德国、英国、奥地利、挪威、日本、澳大利亚、巴西、泰国、阿联酋等国家,在部分国家也拿下了纯电车的销量冠军。

比亚迪不仅要在海外市场卖车,就在本月,比亚迪宣布将在匈牙利建设新能源生产基地,这也将成为比亚迪进军欧洲市场的核心阵地。而比亚迪ATTO 3、汉EV、海鸥等车型,也得到了德国之声以及海外汽车媒体的评测高分,都一点点印证了其在新能源汽车上取得的成绩。

当然,出海的中国汽车不止于比亚迪,根据中国乘联会消息,今年1-11月,我国汽车出口量为441.2万辆,同比增长58.4%成为汽车第一出口大国,其中新能源车出口量为109.1万辆,同比增长83.5%。至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汽车工业已经逐渐站了起来,就像我们的高铁、电力等多个产业一样,有了能够迈向国际的技术和产品,作为一个汽车行业从业者,我深感骄傲。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