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丰田在中国前所未有的化学反应正在上演

图片

“丰田慢了”、“丰田只是抱着膀作壁上观”,当中国新能源车市正在经历一场刺刀见红的拼杀时,丰田看似静悄悄的,于是一些陈旧的论调再次泛起。只有丰田自己知道,默默准备好了丰厚的筹码,正坐在牌桌上。这些筹码包括技术(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氢燃料技术等多种新能源解决路线)、成立新体制、中国本部更独立更大权限的管理模式,深度推进中国式的继承与进化、现地化发展(中国现地化的技术落地和技术研发及与中国合作伙伴的深度融合)等。

丰田坐在牌桌上,桌上堆着筹码,但丰田并不是赌博,而是为此前认定的目标按下了加速键,即以历经26年发展不断进化的混动产品技术为基础的全方位电动化战略(HEV、PHEV、BEV、FCEV),深度融入和参与到极速发展的中国新能源市场中。

如果说,此前丰田在中国市场发展更符合其一贯的全球化策略,即以全球化战略和车型物理的覆盖到中国市场,而这一次丰田希望的效果是与中国市场产生化学反应,就像丰田把一滴溶剂滴入到中国这个大容器中,期待着发生既水乳交融又翻天覆地的裂变。

以现地化+纯电技术加速推进丰田在华电动化转型

丰田是一家已经存续了80余年且成功而庞大的世界级汽车制造企业,这意味历经80余年发展的丰田一定拥有更加长远的战略眼光与思考并将长期战略一以贯之,助其在全球汽车市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迹。一家永续经营的公司战略从不会朝令夕改,更不会动不动颠覆或者革自己的命。

80多年世界风云变化,丰田一直在发展中制定符合时代环境和气候的普适性战略。当这次新能源大风劲吹时,作为第一家推出量产混动车型的领先者,也并不打算将这一独门秘籍作为应对新能源时代的唯一法宝,而是继续坚持全方位电动化战略,坚持多技术路径协同发展,不过更细化的内核是,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与中国市场现地化深度融合,并持续推进电动化技术的继承与进化。

图片

将时间拨回至今年4月,丰田汽车启动了新体制经营,增加BEV领域的投入成为转型重点。丰田在“新体制方针说明会”上提出,将在2026年前推出10款新的纯电动车型,并将在2026年前实现每年销售15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丰田汽车公司CTO、副社长、执行役员中嶋裕树明表示,“这150万辆的销量目标中,大部分需要中国市场来完成。中国市场的重要程度,在我们心中是不会变化的。丰田今后在中国市场坚定不移推进电动化产品发展。”

为此,丰田加强与中国现地化发展融合,今年上海车展期间,中嶋裕树在接受SinoAuto的专访时强调:“中国汽车市场智能化、电动化的发展非常迅速,今后丰田在中国业务开展的工作方式不是说中国和日本商量着来,因为有中国现地的需求、中国现地的声音,只有当机立断在中国现地做决策,才能开发出令中国消费者满意的商品。”

图片

此外,丰田补充关于人才培养的规划。在中国现地,并不是由日本总部派日方的技术人员过来在中国做研发,而是通过不断的研发培养中国现地的技术人员,用他们的双手来创造更好、更先进的技术。上海车展上亮相的bZ Sport Crossover Concept 等概念车型就是由中国团队主导设计。

当前,纯电产品在中国市场风头正劲,丰田已经在中国市场推出了bZ系列电动产品,并且也决心坚定的走电动化路线,推出更多的纯电车型,比如2025年前全球市场导入35款新电动化车型 ,其中bZ系列7款车型中将有5车型导入中国市场,并计划到2025年完成10款EV现地化,最终在一年要达到电动化车辆占比50%的目标。

丰田混动用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满足用户需求

丰田在坚定推进电动化事业的过程中,也以最近进化出的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因地制宜、积极融入中国新能源市场。

当丰田搜索其工具箱,发现实现混动及时是推进电动化发展的有力抓手时,就目光再次锁定混动,丰田很快找回了自信。

26年前的1997年,丰田推出全球首款量产混合动力车型”普锐斯“,以普锐斯为起点,数十款HEV产品,完备的电动化技术和三电系统优势,足迹遍布90多个国家和地区,2420万用户,这些都是丰田足以为傲的资本。

低油耗、高续航、低排放成为了混动车型的最耀眼的标签,丰田的混动最终也带动了包括本田、比亚迪等混动技术的快速发展,因为丰田要做的不仅是成为混动技术的开创者,而是成为混动行业的领导者并与同行业们共同推动混动技术的持续进化。

图片

当初丰田将混动技术开发的原点定位为低油耗、高续航和低排放,但如今中国市场混动技术又紧跟用户需求附加了动力性、操控以及智能化等更高的附加条件。于是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通过三电系统智能化升级,以小型化、轻量化、精密化为解决思路恰逢其时带来了混动时代史无前例的进化,电动化效率再次实现量级提升,电驱性能全面优化,用户感知到却是低油耗、高续航和低排放不变,但动力和操控性获得了质的提升,驾驶的激情和乐趣回来了。

这些可以从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的一些关键节点窥见一二。汽车世界最精密最聪明,独一无二的行星齿轮技术,充分发挥发动机与电动机各自优势,实现完美智能动力分配,全面提升电驱性能;驱动桥里新一代电机,以匹配1.8L发动机的高转速电机为例,能量损耗降低19%,输出功率提升32%,实现“强电机”驱动,输出功率强,能量损耗低,车辆巨大变化是动力响应更快、加速更强劲。

至于消费者较为关心的电池安全,丰田的电池单元经过穿刺短路、碰撞破坏以及过充电在内的自燃防控测试检验确保安全无虞。截至目前,丰田在全球累计销售超过2420万的电动化车型中,没有出现过一起车辆事故导致的触电(漏电)、电池燃烧或者爆炸的案例。相比其他竞品,如此庞大的用户基数下,丰田三电系统0事故展现出了高水平的安全稳定性。

丰田的后劲:智能化与氢燃料双发力

丰田在推动能源转型的同时,也在双管齐下以全场景智能化变革努力追赶中国市场和用户需求。为此,丰田在今年4月上海车展开启的中国式继承与进化中,更加明确了中国本部更独立更大权限的投资管理模式,将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TMEC)更名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IEM by TOYOTA)”。对比发现,新公司名字中多出“智能电动”四个字,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智能电动汽车的引领者,TMEC的更名也道出了丰田强化中国本土化研发方向所在。未来丰田也会与众多合作伙伴强强联手,在智能化发展上深度融合。

图片

根据丰田官方披露的信息显示,TMEC更名后,丰田在中国的3个合资公司(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 的研发中心的工程师将打破组织壁垒加入到IEM by TOYOTA 主导的研发项目中。此举可以形成一体化研发体制,统一意识,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在智能化、电动化技术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IEM by TOYOTA经过13年发展,从设立之初至今已累计投入6.89亿美元。其中智能化、电动化领域的专属研发设施(包括设备及跑道)投入约占研发设施投资的50%,成为IEM by TOYOTA最鲜明的特性体现。

图片

在智能驾驶领域,今年8月4日丰田与小马智行、广汽丰田成立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合资公司,投资总额预计10亿元人民币以上,计划推出以广汽丰田生产的丰田品牌车辆为原型车的Robotaxi车辆,配备丰田T-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PCS(预碰撞安全系统)功能,同时还将充分发挥丰田TPS(丰田生产方式) 的优势、利用广汽丰田经销商成熟的服务运营体系,为小马智行Robotaxi的完全无人化安全运营保驾护航。

图片

作为新能源技术终极路线氢燃料电池技术,丰田也是协同推进。今年3月,丰田与海马汽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两者将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产业化领域开展战略合作。4月份的上海车展,丰田还推出了搭载氢燃料电池车第二代Mirai车型和COROLLA CROSS H2 CONCEPT等车型。

目前丰田已经拥有了氢能的制造-运输-储存-使用等一系列技术应用场景,并预测到2030年欧洲,中国,北美的氢能市场规模将爆发式增长。丰田认为,氢能的成熟推广离不开商业化应用,尤其在中国,丰田一直致力于普及、推广氢燃料电池技术。当前,中国以商用车为核心的氢燃料电池车市场正在快速发展,丰田也在积极扩大朋友圈,与志同道合的中国企业一起推动氢能产业建设。未来丰田将通过综合次世代的氢燃料系统、技术进化、量产效果和本地化,实现成本降低,让环保车辆真正为环保做出贡献。

数据显示,11月丰田在中国新车销售呈现积极增长趋势,同比去年增长了17.2%,这已经是连续第三个月销量呈上升态势。特别是在电动汽车方面,丰田EV和HV的销量同比增长了80%,总销量达到了63400辆。根据丰田对2023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的财年的预测显示,其新能源销售目标其中12.3万辆为汽车,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为5000辆。目前丰田在中国的电动化、氢燃料、混动技术、智能化等领域开始全面发力,并且成果陆续落地,而丰田在中国全方位的电动化所取得的经验也将反哺全球,将加速推动丰田“变革成为移动出行公司”。

标签: 丰田 MIRAI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