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换电站一直亏钱,充电桩又何时赚过钱?

2023年年底,蔚来将累计建成超过2300座换电站。如果按照每座换电站300万元的成本估算,蔚来在换电站上的投入早已超过60亿元。

更关键的是,蔚来为了给自家用户更好的服务,换电站完全属于“半公益”性质,再加上现阶段还没有其它车企与蔚来换电站有量产、实用性质的合作(吉利、长安的换电车型还没有下线),所以蔚来的换电站还远谈不上盈利。

正是因为如此,换电站比不上充电桩的言论在网络上四起,搞的蔚来压力很大,而随着国家队和民营巨头长安和吉利的加入,唱衰换电站的言论才少一点。

换电站不赚钱就说它不行,事实真的如此吗?笔者认为不是这样,毕竟充电桩也没赚钱。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国内的广州、青岛、上海、重庆等诸多城市的充电桩电价就存在上涨趋势。

涨价的主要原因就是充电桩运营企业没有盈利,经营压力越来越大。至于次要原因才是受到夏季和冬季用电需求的猛增,电费成本上涨。

新能源车的充电费主要是由电费和服务费组成,经过笔者的实际充电体验发现,大多数充电桩的服务费是电费的1倍左右。显而易见,充电桩运营企业是要通过调整服务费来弥补部分亏空。

目前,主流的充电桩企业有奥特讯、特来电、星星充电、e充电等等,以奥特讯为例,从2020—2022年,奥特讯的净利润分别为0.06亿元、-0.33亿元、-0.4亿元。连续3年,奥特讯是一直亏损。

需要注意的是,奥特讯是属于已完成充电桩产业链布局的企业,充电桩的大部分零部件都能实现内部供给消化,采购成本可以降到最低水平,盈利水平应该是有保障。即便如此,它还是亏钱,奥特讯都这样了,其它的充电桩运营企业又能好到哪里去?

不管是换电站还是充电桩,它们都在亏钱。其实这也是很多车企不愿意自己下场大范围建设充电桩的原因,企业都有逐利性,赔本的买卖你是车企负责人,你愿意干吗?

12月11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11月份新能源乘用车国内渗透率40.4%,较去年同期36%的渗透率提升了4个百分点,预计在明年新能源车批发销量可达1100万辆。“

庞大的新能源车销量,势必会带来用电量和充电桩使用频率的激增,届时充电桩的数量只会越来越多。可偏偏充电桩与换电站一样都属于重资产的基础设施,一次性投入大,回本周期却慢。如果第三方的充电桩企业长时间不赚钱,那它们自然不再愿意花心血运营,那时新能源车用户的充电体验会变的更差。

如果真到了那一步,车企直属的充电网络充电体验可能会更好,成本可能更底,毕竟它们比第三方更在意用户的口碑。(文/优视汽车 向前)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