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加速变革,聚焦电动智能,丰田实力诠释“在中国”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经典的自然法则告诫我们,世间万物只有与所处的环境相适应,才能在弱肉强食的竞争中长久生存下去。

对于汽车行业,其实也是如此。如今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市场的年度零售销量渗透率逐年递增,从2019年的4.9%,到今年1-10月份,已经提高到了34.6%。

由此可以看出,新能源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已经成了既定事实。

如果想要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下发展,各大车企就需要去顺应新秩序,并用新思维、新战略去推动改革,包括产品策略、技术创新、服务理念等等。

而作为一家世界级车企,丰田在应对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浪潮时,也在积极加速破局,而且不仅有足够大的决心和诚意,也有属于自己独到的战略思维。

打破质疑,战略落地提速

时至今日,在一些人的印象中,丰田依旧沉浸在传统燃油车带来的市场红利,而对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一直不怎么感冒,甚至还认为丰田存在抵制的态度。

抱有这样的想法,确实很难让人对丰田的未来前景产生期待和信心,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实际上丰田的电动化和智能化改革之路,比大家想象中的还要更加大刀阔斧,并且更加干脆利落。

今年4月,丰田正式推行佐藤恒治社长的新体制,而新体制的主题是“继承与进化”,即继承“以商品和地域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向着以研发纯电动车为中心的移动出行公司”进化。

再具体点去理解,丰田将围绕“碳中和”和“移动价值”,去发展电动化、智能化和多样化。

当然,此举并非是空口白话,丰田快速的实践速度和成果,已经展示其强大的决心,以2023年为例:

4月上海车展,丰田正式启用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其三电系统及智能化得到进一步升级。此外,丰田还推出两款纯电概念车——bZ Sport Crossover Concept和bZ FlexSpace Concept。

5月,丰田设立BEV专属组织——BEV Factory,其核心是通过汽车、制造、工作的变革,用“BEV”改变未来。

6月,丰田举行“改变汽车未来”主题技术说明会,并公布了未来几年的电动化细节以及多达20几项的黑科技,其中就包括2026年推出次世代BEV首款车型,续航可达1000公里。

10月日本移动展(JMS),丰田火力全开,推出电动SUV概念车FT-3e、跑车概念车FT-Se、兼顾个人出行和商业运输的Kayoibako、可定制的皮卡IMV 0等新能源车型。

11月广州车展,丰田同样动作频频,不仅带来两款纯电概念车,还推出全新一代凯美瑞和首款越级智电SUV铂智4X。

重心偏移,中国式“继承与进化”

尽管我们总提倡要“一碗水端平”,但对于丰田来说,它的战略中心其实是更偏向中国市场。

道理也很简单,论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中国的发展速度可以说是世界独一档的存在,也正是这种市场领先性,丰田果断采取了“因地制宜”的策略方案。

正如丰田中国本部长上田达郎所说,中国汽车市场智能化、电动化的发展非常迅速,只有当机立断在中国现地做决策,才能开发出令中国消费者满意的商品。

为此,丰田拿出了“继承与进化”的中国式解决方案,果断将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了中国。列举丰田“在中国”的相关举措:

(1)汇集本土资源,辅以全球力量

今年8月,丰田在中国最大研发基地“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简称TMEC)”更名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简称IEM by TOYOTA)”。更名的背后,实质是丰田进一步聚焦电动智能化本土研发的决心。

丰田不仅将三家合资公司(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工程师加入IEM by TOYOTA主导的研发项目中,还把电装(DENSO)和爱信(AISIN)公司也拉入其中,从而加快电动化动力总成的研发。

(2)积极寻求合作,与中国紧密联系

与本土科技公司强强联手,并生产更加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车型,这是丰田很早就在做的事。早在2020年就与BYD成立了合资公司(BTET),共同研发更适合中国市场的智能电动产品。

今年,广汽丰田协同丰田中国与小马智行的L4级别纯电无人驾驶Robotaxi合作正在稳步推进中,此举将赋能广汽丰田更高阶智驾技术的落地,并且会更符合中国实际道路状况。

而除了比亚迪和小马智行外,丰田还一直在强化与其它中国公司的合作,包括宁德时代、亿华通、四维图新等,涉及纯电研发、氢能推广、智能化开发、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

(3)培养本土人才,重视中国力量

如今电动化和智能化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基于中国的市场环境,人才也需要具有本土化特征,为此丰田作出了落实了两个方面的措施:

一方面是决策本土化,2023上海车展上,丰田就宣布,未来关于智能电动车的研发和决策将由丰田中国区的最高负责人丰田中国本部长上田达郎直接拍板,无需经过日本总部的批准。

另一方面是研发本土化,上海车展亮相的bZ系列两款概念车——bZ Sport Crossover Concept和bZ FlexSpace Concept,它们的核心设计,均有中国本土设计师的参与。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和本土企业合作,还是培养本土人才,有一个准则是不变的,那就是最大化发挥丰田在设计、品控以及丰田对造车的执着和理念方面的优势。

多元技术,坚持全方位电动化

关于技术路线的问题,目前中国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这也意味着纯电技术,并非是丰田实现转型的唯一途径。

此前丰田汽车社长佐藤恒治就明确说过,丰田在电动化、低碳化上始终坚持多路径发展,因为市场需求是多样的,我们会在全球推动多路径发展,这点是一直不变的。

当然,想要多路并举,坚持全方位电动化,必然是对车企综合实力的严峻的考验,而丰田显然有足够的信心,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

在BEV(纯电动车)方面,丰田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根据规划,丰田将在2025年前导入35款新电动化车型,其中bZ系列有5款车型导入中国。

此外,丰田也在积极探索动力锂电池的创新,尤其是备受关注的全固态电池。

其计划在2027-2028年搭载到BEV车型上,据说可以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里程1200公里,并且有望控制好成本。

在HEV(混合动力车)方面,自1997年推出了世界首款量产HEV车型“Prius普锐斯”,丰田在这块已经有26年的技术积累。长远来看,HEV产品依旧有着不错的市场前景。

而丰田在继承前四代混动技术的基础上,如今已经进化出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并且还同步升级了三电系统和智能化,后续也将给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好的驾乘体验。

在FCEV(燃料电池车)方面,丰田也在坚持以商用车为量产核心推进发展,目前已经具备氢能应用的产业链技术,包括制氢、储氢、运氢、用氢全周期等。

据悉,明年春天,丰田首家在日本以外地区建造的氢燃料电池系统专用工厂将在北京投产。

初心不变,助力出行无忧

不管是燃油赛道,还是新能源赛道,丰田秉承“Mobility for All”的初心依旧不变。

一直以来,丰田都在深耕福祉车型研发,目前有覆盖紧凑型轿车到小型面包车的多款福祉车型在全球市场进行销售。

而对于未来的电动化和智能化产品,丰田也将继续展现企业担当与责任,通过福祉车等多样化出行方式,把自由出行的权利赋予给更多的残障人士。、

写在最后

“立足中国,引领全球”这八个字可以很好概括丰田当前改革的战略核心,实际上我们也不需要去怀疑丰田想要转型的决心和手段,因为制造更好的汽车,一直都是丰田的重要价值观。

反过来说,丰田能有如今的成就,期间势必经历了诸多的变革,而结果就是丰田冲破了层层障碍,凭借一如既往的技术创新和工匠精神,赢得了全球范围用户的喜爱。

如今面对中国市场的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丰田在资金投放、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做到了足够的重视。

所以我们有足够理由相信,中国将成为丰田的全球驱动力,并最终助其开拓一片新的天地。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