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华为“垄断”新能源汽车市场冷思考

华为与长安汽车的合作持续刷屏,不少车企纷纷表示要加入“华为朋友圈”,华为已经“搅动”了大半个汽车界。


连日来,华为与长安汽车的合作持续刷屏,不少车企纷纷表示要加入“华为朋友圈”,华为已经“搅动”了大半个汽车界。

当前,主流车企或多或少在与华为合作,让华为的造车参与度不断提高。不少行业人士认为,华为参与造车应理性。

“造车朋友圈”不断扩容

华为曾多次声明“不造车”,并称不造车在2018年就已明确,没有任何改变。

华为表示,至今并未投资任何车企,未来也不会投资任何车企,更不会控股、参股。凡是说华为造车、或者参股汽车制造行业的均为谣言,勿轻信。

2022年11月,华为发布任正非签发了《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任正非强调,华为不造整车,但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和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要坚持华为不造车的战略,且无权改变此战略。

华为的“造车朋友圈”几乎“垄断”了当前新能源汽车主流。目前,华为参与造车的模式有三条路径,一是零部件供应模式,即华为向厂商提供标准化的零部件;二是解决方案集成HI模式,即华为从研发到软硬件上会深度参与;三是智选车模式,即华为不仅参与产品造型设计、内饰设计,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同时还负责车型营销和终端销售。

比亚迪(002594.SZ)作为我国新能源车企的代表,2023年9月与华为已达成合作协议,华为的麒麟芯片将正式“上车”。

此外,长城汽车(601633.SH)、吉利汽车(00175.HK)、上汽乘用车、哪吒汽车等都有选用了华为的5G模块、超声波雷达、车联网等产品。

日前,北汽蓝谷旗下极狐汽车推出极狐阿尔法S先行版,这是极狐汽车与华为联合推出极狐阿尔法S HI版的全新车型,HI版极狐阿尔法S也成为首款搭载HI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量产车。

阿维塔是由长安汽车(000625.SZ)、华为、宁德时代(300750.SZ)三方合作打造的新能源品牌,其中长安主导车辆设计与研发,华为提供智能电动技术,宁德时代提供电池技术,是目前唯一全系搭载华为HI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品牌。

由此来看,车企与华为的这类合作,属于“解决方案集成HI模式”。

华为与车企的深度合作

华为所谓的深度参与“造车”属于智选车模式,最为知名的当属与赛力斯合作的问界。

2021年12月,赛力斯在重庆智慧工厂发布了全新的高端智慧汽车品牌AITO问界,开启了与华为跨界业务的深度合作。

2022年3月5日,首款合作车型问界M5开启全国交付。

截至2022年5月底,问界M5累计交付量超过了1.1万辆,刷新了新品牌单款车型交付破万最快纪录。

2022年7月4日,AITO问界M7豪华智慧大型电动SUV正式发布。

2022年11月,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发布测评结果,AITO问界M7驾驶员侧正面25%偏置碰撞中,获得的评级为A。从碰撞视频中可以看出,车辆“A柱疑似发生了变形”,这表明,这辆车的车身结构安全性没有达标。

随后,问界系列销量一落千丈。

2023年10月6日晚,华为常务董事、终端业务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群CEO余承东表示,“10月6日问界新M7大定达到7000辆,昨天(10月5日)3500辆,两天超过1万辆。新M7发布至今,首销已超过5万辆大定。”

“起死回生,真不容易!”余承东如此形容。

数据显示,问界品牌全系11月交付18827辆,其中问界新M7交付15242辆,连续两个月交付破10000辆。与此同时,问界新M7大定已突破10万辆。

2023年11月25日,长安汽车与华为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经双方协商,华为拟设立一家从事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公司,长安汽车拟投资该目标公司并开展战略合作,双方共同支持目标公司成为立足中国、面向全球、服务产业的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产业领导者。

在合作方式方面,华为设立目标公司,其业务范围包括汽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汽车智能座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车云、AR-HUD与智能车灯等,并将专用于目标公司业务范围内的相关技术、资产和人员注入至目标公司,具体业务范围及装载方案在最终交易文件中确定。

根据公告,本次交易长安汽车及其关联方拟出资获取目标公司股权,比例不超过40%,具体股权比例、出资金额及期限由双方另行商议。

赛力斯随后发布说明称,目前已收到关于投资新公司共同参与打造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平台的邀请,正积极论证参与投资与合作的相关事宜。同时,江淮汽车东风旗下深蓝汽车等也表示加入。

“造车联盟”是好是坏?

当然,也有不为“华为朋友圈”所动的车企。

早在2021年6月,在上汽集团股东大会上,有投资者问上汽是否会考虑在自动驾驶方面与华为等第三方公司合作,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回应称,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上汽是不能接受的。

陈虹给出的理由是:如果自家公司使用了第三方整体解决方案,那么这样一来上汽就成了躯体,第三方反而成了灵魂,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我们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有一种解读是,上汽明确拒绝华为,却转身拥抱了美国企业因特尔,被外界难以理解。

一般来看,新能源汽车由动力电池系统、电动机系统、电控系统和车身系统所组成。其中,动力电池系统是核心部分,负责储存和释放能量;电动机系统是驱动力源,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控系统是智能控制中枢,协调和控制各子系统的工作;车身系统提供乘坐空间和行驶的稳定性。

在新能源汽车界,有一个说法,要造出一台车,需要采埃孚提供底盘、宁德时代提供电池、安川提供电机、安波福提供线束、奥托立夫提供安全气囊、海拉提供车灯、延锋提供内饰、福耀提供玻璃、米其林提供轮胎、德赛西威提供空调控制、博世华域提供ESP、英伟达提供自动驾驶芯片、禾赛提供激光雷达、高通提供中控芯片等。

其背后的意思是指,车企都是“资源整合商”。

这一说法固然不是“造车”的全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协同”的重要性。

然而,把造车的智能解决方案,放在华为这一个篮子里面,是否会“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汽车版采访中,有汽车行业人士表示,形成新能源“造车联盟”,各个要素各展其长,有利于避免技术上重复投入浪费资源,还有利于降低成本,容易形成规模效应。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长期依赖华为,车企容易失去存在感,成为提线木偶,丧失自主研发能力,对本应“百花齐放”的市场格局造成冲击。

还有行业人士表示,问界系列在华为旗舰店中销售,由此华为控制了渠道端,华为同时还能控制电动化智能化,与车企合作应该把握一个度,才能让新能源汽车市场更显活力。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