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丰田等日系车企前景暗淡?日本分析师:中、美市场是业绩阴影

2023年度上半年的日系车企财报令人惊叹。脱离了半导体短缺的困扰,加上历史性的日元贬值和高产量的持续,作为出口行业的汽车公司取得了强劲的财报,这是可以预料到的。就算是在日本本土也没人能预料到会有如此好的财报,然而在这看起来非常靓丽的财报发布后,在日本传出了一种悲观的声音。

一位名叫中西孝树(なかにしたかき)的日本分析师在日本车圈知名媒体《Best Car》的专栏上发表了对日系车企前景的分析——中西孝树毕业于美国俄勒冈大学。自1994年以来就长期从事汽车行业研究,在日本和美国许多经济期刊中被聘为首席分析师,著有多部著作,因此这位分析师的观点也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分析的开篇中,中西孝树先是说了相对正面的情况,在日本的七家主要乘用车制造商中,经营利润总额在2023年上半年达到了4.241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105亿元),比去年增长了96%,经营利润率也上升到了9.2%。

从季度的角度来看盈利能力,经营利润从第一季度(4-6月)的8.6%上升到了第二季度(7-9月)的9.8%,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水平。在各家公司的强劲业绩中,行业龙头的丰田汽车表现最为突出,第二季度的经营利润达到了13%,大幅超过了特斯拉,引起了话题。在一些媒体上,也出现了丰田的多元路径取得胜利的极端观点。

目前,特斯拉正处于先行投资的巅峰,包括推出Model 3的新车型,准备启动Cybertruck的生产,开发下一代电动汽车模型以及启用装备了新生产系统的墨西哥新工厂等等,都是特斯拉目前承担的先行投资负担的顶峰。

另一方面,丰田正在消化着在疫情期间取得的大量订单,并且正处于投资扩大期的电动汽车阶段,同时也是混合动力业务收获期的阶段。将这两家公司进行同等对比是危险的。

事实上,为了实现2025年销售150万辆电动车的目标,丰田必须大力推进电动车销售。然而,2023财年的电动车销售计划却大幅下调,从20万辆降至12万辆。随着低利润的电动车销售扩大滞后,高利润的混合动力车销售增长,中期内丰田的利润将面临巨大困境。

然而,在这之后,由于滞后于电动车市场,丰田将面临应对监管成本的增加,同时从高利润的混合动力车向低利润的电动车产品结构转变,从而中长期内将产生巨大的盈利下降因素。

这正是中西孝树在《丰田的电动车战争》一书中警示的"丰田收益悬崖"(『トヨタのEV戦争』で警鐘を鳴らす「トヨタの収益の崖」)。只有销售出有市场需求的电动车,并且在这方面保持盈利,才能真正令人有信心。

丰田汽车的财报显示,除了新车销售外,价值链其他领域的收益占比超过30%。然而,也必须承认,这种赚钱能力的背后隐藏着该公司不懈的努力,这是应该得到公正评价的。


增益因素包括:日元贬值、新冠疫情导致供需紧张,新车价格居高不下、半导体短缺缓解导致高产能水平等,这些因素在各家公司中普遍存在

丰田独特的盈利源包括:

(1)持续降低盈亏平衡点台数(销售额与变动和固定成本总和相等的生产台数)的"盈亏平衡点管理"努力的积累,

(2)不仅仅依靠新车销售作为动力,而是通过拥有一亿辆车所带来的维修零件和金融业务的价值链收益扩大,

(3)在新冠危机中发现的改善要素,并在危机过后持续下去,展现了丰田特有的坚持不懈的品质。


中西孝树认为丰田独特的盈利能力源泉包括:

(1)通过持续努力降低盈亏平衡点数量(销售收入与变动和固定成本总和相等的生产数量)的"盈亏平衡点管理"。

(2)不仅仅依靠新车销售作为推动力,而是通过拥有1亿辆车所产生的维修零件和金融业务来扩大价值链收益。

(3)在新冠危机期间发现的改善因素,在危机过去后也能持续保持丰田特有的坚持不懈。

在中西孝树的观点中,这些都是丰田独特的盈利能力源泉。

在上半年,价值链业务利润约为9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47亿元),占整体利润的3成以上来自于新车以外的收益。丰田财务报表的惊人之处在于,尽管向包括供应商在内的合作伙伴返还了丰厚的日元贬值收益,但仍能提高盈利水平。


丰田从汇率波动中获得的增益因素在上半年总计仅为26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9亿元)。然而,为了吸收供应商的能源费用、人工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丰田进行了价值调整,总计315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6亿元),并将收益返还给了供应商。

中国和北美市场表现强劲的汽车公司的业绩开始出现阴影,面临着两个重大问题。一个是中国业务的低迷,另一个是北美业务的恶化担忧。

中国业务持续低迷。丰田披露的中国合资公司持股利润和合并的中国子公司营业利润总额在上半年减少了24%,达到了2248亿日元。本田的中国合资公司持股利润在同一时期减少了一半,年度中国持股利润下调了900亿日元。

中国低迷的原因是新能源车(NEV)普及率持续上升至37%,在中国市场份额较低的日本品牌工厂利用率大幅下降。与此同时,必须跟随中国新车实际销售价格的近10%的年降价。三菱汽车被迫撤退,但严峻的经营环境将在短期内继续存在。

尽管美国经济保持强劲,但对未来的看法存在强弱之分。即使底特律三巨头长期罢工,库存水平仍在持续增加,激励政策也在逐渐增加。由于实体经济恶化,从无景气(经济持续增长)到实体恶化,之前的北美收益也可能发生转变。

制造业的人工成本膨胀也是一个严重问题。底特律三巨头与工会达成了为期4年半的约定,将工资提高约25%。日本非工会制造商也不是例外。本田宣布从明年1月起将美国工厂员工的工资提高11%。因此,日本车企的前景表现需要额外关注北美业务的发展方向。

对于中西孝树这位首席分析师的观点,你怎么看?请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和看法。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