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华为不造车,“亲儿子”扩大,汽车界夺嫡之争来了?

华为不造车,“亲儿子”扩大,汽车界夺嫡之争

华为车BU软硬件原本是智能汽车界的Android+高通+英伟达+博世,但没想到,鸿蒙智行爆红之下,就连华为汽车“夺嫡之争”来了

既然华为车BU“火车头”合资公司,是智能汽车界有且仅有的开放平台及赋能角色,那么,但凡基于华为车BU软硬件、核心零部件开发的智能汽车,只有含“华”量高低之别,不存在嫡系之争。

实际上,在进入汽车领域后,华为的汽车业务就迎来了迅速扩容,除了问界,还先后与北汽极狐、广汽埃安长安阿维塔等品牌达成合作。但不同于问界的大卖,其他几家合作车企在销量上并没有收获到明显的“华为赋能”,因此,业内戏称只有问界才是华为的“亲儿子”。

2017年,华为为Android系统提供了史无前例的支持工具zero-touch enrollment,让用户彻底免除了冗余繁杂的开机过程;2018年,华为又为Android系统、Linux内核提供了更硬核的可扩展只读文件系统EROFS,随机读取性能最高可提升500%……

这说的是什么?其实,华为当初只是在Android生态的一个产业伙伴,华为手机后来的遥遥领先靠的全是自己,而不是Android这个系统平台。所以,对所有的高等级含“华”量车厂来说,起步时纵然是靠含“华”量遥遥领先,但能否持续的长期的遥遥领先,那也得看车厂自身的造化。只是,我们可以相信“四界”或者“四十界”!

如今华为在汽车行业的影响力有目共睹,11月28日,由于余承东在发布会现场表示已经向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几个合作伙伴发出投资新公司邀请,并表达了希望一汽集团加入。

这使得当日与华为相关的汽车板块尾盘拉升,不仅赛力斯、江淮汽车长安汽车北汽蓝谷都在当日股价大涨,被喊话的一汽集团旗下,一汽解放一汽富维也双双涨停。

至此,“华为概念”在汽车行业已然形成了独特地位,问界尤其是新M7对此功不可没。在新M7大卖之前,华为对汽车企业的加持程度一直饱受质疑。

这是因为在此之前,除了赛力斯的问界之外,其他汽车企业与华为的合作,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目前,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共有三种合作模式,分别是零部件供应模式(提供标准化模块)、HI模式(提供全栈集成解决方案),以及鸿蒙智行的智选车模式,其中鸿蒙智行模式是“含华量”最高的模式。

随着华为“造车朋友圈”扩大,鸿蒙智行旗下品牌在车市中或将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势力”。但新的商业模式和格局下,究竟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还是难以平衡的内耗,尚未可知。而盈利问题能否通过不断扩容的华为“大联盟”解决,同样是华为在汽车领域急需解决的另一个难题。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