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比亚迪云辇技术到底有多强?


对于一辆汽车而言,驾乘体验无疑是考量的核心维度。而垂向控制是解决驾乘痛点的核心所在,但传统悬架在“舒适”-“操控”、“越野性能”-“公路驾驶”方面,往往二律背反,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尤其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用户对汽车动力、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单一硬件系统支持已难以满足车辆安全需求,智能融合控制应运而生。

比亚迪也早早预判了这个趋势,布局了智能融合控制整体解决方案,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云辇技术,这也是行业首个新能源专属智能车身控制系统。

“智护稳全”,云辇升维整车安全能力

据了解,云辇是比亚迪集团历时5年、耗资数十亿元全栈自研打造的智能车身控制系统,其中包含了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云辇-A智能空气车身控制系统、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未来还将推出更多技术产品系列。

具体来看, 搭载云辇-C的车型在过弯时支撑性更强,调教了其底盘质感。尤其是在通过减速带或者密集的碎石路时,云辇-C的阻尼调节可以让底盘变“软”,减少路面的震动传递,提高了驾乘的舒适性。

而云辇-A搭载的iCCT智能舒适控制技术,在急加速或者急刹车时会有明显效果,可以有效抑制抬头点头。

腾势N7便是搭载了云辇-A,在弯道行驶中,iCVC智能矢量控制技术把悬架、制动和驱动融合,让车在弯中的姿态更稳健,操控性拉满。

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则集机械、液压、电控三项核心技术于一体,是全球首款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具备四轮联动、露营调平等创新功能,可以满足用户的极致越野需求。

总体来看,云辇技术在驾驶行为感知、车身姿态感知、路面感知、云数据感知、系统状态感知等五大维度都进行了全方位的智能融合,使车辆可以实时掌握环境变化,为用户带来智慧的舒适体验。

基于此,云辇技术具备高智能、护安全、稳驾乘、全覆盖的特点。

尤其是安全方面,云辇技术通过高度、阻尼、刚度等多项调节功能,实现对人、车的双重安全保护。可以说,云辇技术给整车带来了升维的安全能力。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实现“0到1”的突破

一直以来,国内厂商在主动悬架和车身控制技术层面一直处于劣势地位,相比于国外依然有所差距。

但是云辇技术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实现“从0到1”的突破。

更重要的是,云辇技术的诞生标志着比亚迪在行业内率先掌握整车三向六自由度的融合控制技术,不仅补齐了整车控制技术拼图,还超越了行业先进水平,实现“从1到2”的提升。

尤其是云辇-X将展现的全主动控制技术,可以实现“跳舞”、“三轮行驶”等功能,代表了全球车身控制系统的最高水平。

不久前,保时捷最新的主动悬架管理系统(PASM)技术发展路线便紧跟云辇,同样通过“跳舞”等形式展现控制水平,这无疑是佐证了比亚迪再一次开创了业界先河,引领车身控制技术发展。

事实上,汽车行业在垂直方向控制领域一直处于研发空缺,研究相对碎片化,缺乏系统化、全方面的解决方案。

新能源汽车相比于同尺寸的燃油车质量更大,这对整车硬件更高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加上新能源汽车对于风阻系数较为敏感,高速行驶时大风阻造成续航损失,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新能源汽车在垂直方向控制方面亟需系统化整体化的突破。

云辇技术也是牢牢抓住了这一趋势,从零部件级、软件级、系统级到整车级的四重把关,实现了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的全流程验证能力。

也是填补了汽车行业在垂直方向控制领域的研发空白。

可以说,云辇技术的诞生具备了三重意义,既填补了国内汽车技术空白,又填补了汽车行业垂直方向控制方面的研发缺口,还引领了行业车身控制技术发展。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