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这自主品牌用实力体现遥遥领先 比亚迪的上限在哪?


11月24日,比亚迪第6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郑州工厂正式下线。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从“第500万辆”到“第6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只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再次创下了畅销新纪录。

 


比亚迪的每一个“百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里程碑都在以惊人的速度缩短达成时间。它从第1辆到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用了足足13年,而它从100万辆到200万辆则只用了1年,从200万辆到300万辆只用了半年时间,从300万辆到500万辆也只用了9个月。

 


有意思的是,尽管比亚迪和特斯拉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位,但它们的首款新能源汽车下线的时间却惊人的相似。前者在2008年下线了全球量产插电式混动轿车F3DM,而后者也在同一年推出了Roadster

 


特斯拉的第一个“百万辆里程碑”达成时间是在2020年,也花费了长达12年的时间。它的第二个100万辆用时18个月,第三个100万辆用时11个月,第四个100万辆用时7个月,第五个100万辆里程碑在今年9月份才达成,用时6个月。

 


要知道,和以中国市场为主阵地的比亚迪相比,特斯拉的销量可谓是遍布全球,而比亚迪却有着比特斯拉更加恐怖的新车下线速度。如此惊人的下线速度即便是放眼全球也相当罕见,而比亚迪产销量增速背后的原因也十分值得玩味。

 


在教授看来,比亚迪之所以能够只花3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自己过去需要花费13年才能够做到的事情,其产销量以惊人的速度递增,这背后主要应该归功于比亚迪本身对技术、产品多年以来的布局,以及市场大环境对新能源汽车的利好。

 


事实上比亚迪产销量增长的速度,也是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缩影。2008年,比亚迪推出F3DM,彼时车市完全就是传统燃油车的天下,就连我国相关的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也是到了2009年才开始推出。

 


然而,新能源汽车相关扶持政策带来的效果并非立竿见影,一个全新的市场环境需要漫长的培育期,而让普通消费者真正认可新能源汽车,除了长达十数年的政策扶持之外,比亚迪在逆境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坚持可谓是居功至伟。

 


2021年5月19日,随着一辆红色的汉EV缓缓驶下生产线,比亚迪的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比亚迪就此成为了首个进入新能源汽车“百万辆俱乐部”的中国品牌。至此之后,比亚迪开启了它的销量狂飙。

 


技术以及产品方面,比亚迪的“技术鱼池”中养着超过4万项申请专利和2.8万项授权专利。其中,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专利20强企业榜单》数据显示,比亚迪以9426项新能源汽车相关专利位居榜首,比第二、三名的总和还要高。

 


基于这些专利,比亚迪目前已经推出了刀片电池、DM-i、DM-p、DMO、e平台3.0、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云辇等众多颠覆性技术。技术总是要落实到产品上的,而比亚迪的产品百花齐放。

 


其中,比亚迪品牌下的秦PLUS、元PLUS宋PLUS海豚海鸥五款车型长期稳居相应细分市场的销冠宝座,是同级别同价位车型的当之无愧的标杆。腾势旗下的D9则在中高端MPV领域与曾经孤傲且不可一世的别克GL8打得难分高下。

 

虽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单一市场,但国内的市场环境其实已经相当内卷了。因此,比亚迪在国内称王的同时,也在大力开发海外市场,而海外市场也将成为比亚迪新的销量增长爆点。

 

另外,比亚迪发展到现在,其实销量增长已经不是它发展战略中唯一的任务。在销量增长之外,高端化以及个性化也是比亚迪品牌发展的战略重心,而这就得靠主打个性化的方程豹和主打高端化的仰望出手了。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