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吉利牵手蔚来,换电合作再下一城

  • 作者: 汽湃
  • 2023-11-29 18:22
  • 465


2023年11月29日,我不得不承认,之前的一个看法或许错了。


最近六七年来,我一直都并不看好换电技术。2018年,蔚来刚刚开始交付不久,我就写过文章,认为蔚来的车造得不错,但换电技术或许是个死胡同。


我当时的逻辑是,换电模式并非不够先进,它像乌托邦一样美好,但却有着“太过烧钱”的死穴——蔚来如果要独自建设数千家换电站,让换电技术的红旗插遍全中国,就像某个燃油车汽车凭一己之力把中石油、中石化的基础建设全部包干,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也无怪乎在技术上颇为激进的特斯拉,也在换电的技术路线上浅尝辄止。



但当日历翻到了今天,我的观点已经接近被颠覆了。而打破我固有观念的一个重要消息,是吉利与蔚来的牵手——吉利控股与蔚来在杭州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合作的重点,正是“换电”。双方将在换电电池标准、换电技术、换电服务网络建设及运营、换电车型研发及定制、电池资产管理及运营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对于蔚来而言,这是短短十日内第二次达成换电合作。8天前的11月21日,长安汽车宣布与蔚来达成换电业务合作协议,双方的合作范围几乎与此次一模一样:“换电电池标准、换电体系、电池资产管理机制、换电产品预研”,只不过略微换了一下说法。


在蔚来宣布将开放换电网络和技术过后,蔚来和换电技术的朋友圈迅速扩大。长安和吉利是中国车企中的领头羊,2022年全年销量排名中,长安和吉利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累计体量超过240万辆。如此具有份量的两家车企都投入换电技术的阵营,无疑将为换电技术和体系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助力。



如果说,长安与蔚来的换电合作是序章,那么吉利的跟进则可能是破局之作,换电技术的宏伟蓝图,或已现雏形。


是什么让吉利选择蔚来换电技术?


与长安的模式略有不同,吉利与蔚来的换电战略合作协议中,除了C端,还特别提到了B端——根据双方协议,吉利与蔚来将通过“共投、共建、共享、共运营”模式,携手打造 “私家车”和“营运车”两大换电标准体系。



由此不难看出,吉利不但对换电车型、换电技术有兴趣,更看重蔚来的换电体系。根据双方协议,吉利与蔚来将加速推动车端、站端、电池端、运营端的连通协同,扩大换电网络规模,目的是“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更便捷、更安全、更完善的服务。”


同时,双方还将建立高效的电池资产管理体系,建立统一的换电运营管理体系,合作研发适配双方换电体系的换电乘用车。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表示:“蔚来和吉利对换电模式都有深刻的理解,在过去几年中分别围绕私家车和营运车换电技术与网络坚决投入,积累了丰富的换电服务运营经验。”李斌特别提到,接下来,蔚来将继续推进蔚来用户专属换电网络的建设,持续提升蔚来用户的加电体验,并“将与合作伙伴一起开启用于多品牌共享的换电网络建设。”


而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话,更将换电技术上升到了全行业的高度。他表示:“作为新能源汽车重要补能方式之一,换电模式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全行业各方携手、共同推进。”“通过此次换电战略合作,双方将加强换电产业链合作、加速推动换电模式标准化、通用化,共建换电补能新生态。”



此次战略合作将推动换电模式在C端市场与B端市场的进一步普及,将来蔚来换电站不仅可以服务蔚来、长安、吉利等各个品牌的乘用车型,还可以服务营运车辆。换电站将成为智能电动时代的公共基础设施;在各家企业的共建下,换电将成为行业主流补能模式,电动汽车用户的补能体验将大幅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此前其实已经在换电技术方面有所布局,吉利旗下的易易换电在全国多个城市的运营取得了良好效果,并继续发展。但在与蔚来合作之前,吉利的换电技术大多数应用于出行领域,为吉利旗下出行平台曹操出行所用。吉利与蔚来的合作落地后,除了将借助蔚来技术,支持吉利易易互联换电网络的拓展,更有望将换电技术推广至C端层面,对于在新能源领域稍显落后的吉利来说,这或将是一个不小的推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与蔚来签约的是吉利控股集团,并非吉利控股旗下单一品牌,也就是说吉利、银河、领克、极氪,甚至路特斯、沃尔沃、极星,以及睿蓝等品牌也可能在未来采用蔚来相对成熟的换电技术。


“还有四五家正在谈”,下一个入圈的会是谁?


在得到长安和吉利两大巨头的支持前,业界对于蔚来换电模式一直存在争议,主要就在于换电需要大量前期基础建设投入和中期运营投入。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规模过大的换电建设拖累了蔚来,成为蔚来迟迟未能实现盈利的“元凶”。



也正是因为换电站,蔚来被业内称为“基建狂魔”。按照规划,今年蔚来汽车将累计布局2300座换电站,截至11月28日,蔚来在全球已经建成2184座换电站。在换电站布局和蔚来车型累计销量持续上升的作用下,目前蔚来用户累计换电超过3288万次,日均换电次数达6万次,平均每1.44秒左右就有一台车从换电站出发。


由于换电投资太大,回报周期过长,很少有车企像蔚来汽车这样倾全力投入。蔚来掌门人李斌却坚持认为换电网络的建设会成为一道“护城河”。在他看来,与互联网云服务基础设施一样,蔚来换电网络和蔚来能源云也是走了一条基建先行、内部闭环、全场景验证、对外开放的道路。


此外,对蔚来换电模式的质疑,还来自于动力电池一致性和兼容性、高压快充技术的飞速发展,乃至氢燃料电池、固态电池等技术可能在未来造成的冲击等。换电技术的未来出路,或许正在于以更大的规模平摊成本。长安和吉利的终端销量远大于蔚来,可以预计,它们的加入将有利于换电成本的降低,有助于此项技术的推广——可以说,在长安和吉利相继加入蔚来换电“朋友圈”之后,对于换电技术的质疑或将烟消云散。蔚来汽车不仅将有机会更快走出当前困境,也将有机会开拓更大的业务版图。



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此前所说:“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研究编制换电技术标准体系,推动换电电池尺寸、换电接口、通讯协议等标准统一。”同业间的换电合作建设,已经成为一种符合国家意志的行动,尤其是在政策支持与市场呼声中,蔚来与长安、吉利的合作,将促进整个行业换电标准的统一,或将让换电技术成为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又一次变革“奇点”。


按照李斌此前透露的消息,除了长安和吉利,与蔚来洽谈换电技术合作的,“还有四五家在谈”。如果真的能够有足够多的车企加入蔚来换电这项业务中来,则换电模式的未来前景则足够更被看好。



事实上,除了蔚来之外,上汽、北汽、东风等国有车企大家也在布局换电技术,此外,江淮、奇瑞等自主品牌也对换电技术有所投入。甚至于,从今年5月到9月,还先后传出过大众、梅赛德斯奔驰将入股蔚来,以获得换电技术的传言。下一个被官宣“入圈”的会是谁?在被长安和吉利吊高胃口之后,这一悬念令整个汽车圈都备感期待。


结语


一周前,长安先后官宣与蔚来合作换电,与华为成立合资新公司,不仅引爆了汽车圈的流量,甚至在资本市场也引发了汽车制造板块的一波热潮,吉利接下来会不会也有同样重磅的消息连环曝光?我们将持续关注。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