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换电业务全面放开,长安能否拯救蔚来?

于无声处听惊雷,长安汽车与蔚来,不声不响就放出一个“王炸”。

最近,双方宣布达成换电业务合作协议,将在统一电池包、共同建立换电体系、共建电池资产管理机制、合作研发换电车型产品等四个领域展开合作。

此前,蔚来一直在寻求换电合作,包括与“三桶油”、壳牌等大型能源公司达成的“异业合作”。直到长安汽车入局,蔚来才正式开启了换电的“同业合作”。

一群人站在画前合影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截至目前,蔚来的换电服务单打独斗干了5年,在质疑声中艰难前行,而这一次,“国家队”长安汽车的出手,让行业开始重新审视这种服务模式。

蔚来“燃眉之急”缓解

围绕充电补能的玩家各异,大家也都在寻求合作伙伴。就说这一次广州车展上,凯迪拉克、极星均宣布将在国内接入特斯拉充电网络。

但这还只是围绕充电桩的合作,换电合作难度更大。不同于充电模式只需要加入不同的充电桩网络,换电模式是一种“车电分离”进行补能的模式。

图表, 条形图

描述已自动生成

换电赛道上,蔚来不是独家,但做得很彻底、也最坚决。截至11月21 日,蔚来已在全国布局充电站3409座、换电站2113座、第三方充电桩934724根,打通6纵4横9大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

对长安汽车来说,电气化转型非常坚决。据悉,长安汽车计划在2025年推出20多款全新数智进化新汽车,以达成“全面推进智能化”“电智化转型”的目标。长安汽车在新能源赛道上的发展有目共睹,目前已形成高端品牌阿维塔、中高端品牌深蓝汽车以及“数智进化新汽车”长安启源的产品布局。

图片包含 图形用户界面

描述已自动生成

数据显示,今年10月,长安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超5.7万辆,同比增长57.1%,在国内新能源市场表现抢眼。

更关键的是,“国家队”长安汽车的出手,缓解了蔚来的燃眉之急。

换电站是一个高成本投入的系统工程。蔚来汽车一直处在“烧钱”中,而惊天的研发费用中就有换电站“这一笔”,而长年持续的巨额投入,令其资金黑洞越来越大。今年以来,关于蔚来“入冬”、陷入巨额亏损的消息此起彼伏。而业内认为,以换电为核心的服务体系建设,是蔚来亏损扩大的重要原因。

中邮证券一份研报曾对蔚来换电站投资成本作出分析,早期一、二代换电站造价在300万元—150万元之间。除了建站成本,还有不小的运营成本,加上储备那么多电池,成本是一个天文数字。毕竟,新能源汽车最值钱的,还是电池。

投入了那么多,收效却不乐观。因为,当初蔚来为用户提供的是一份“免费的午餐”——曾推出首任车主可终身免费换电的福利。而如何让换电业务“止损”,一直是蔚来的心头大事。

长安为何“搭伙”换电?

今年以来,“蔚小理”的销量差距不断拉大,昔日“一哥”蔚来的压力不可能不大。特别是当理想迈过4万辆门槛,小鹏引来大众投资、进入2万辆规模时,蔚来的销量仍不见起色。10月份,蔚来共交付新车16074台,虽然同比增长59.8%,但定下的“2万辆”目标并未实现。而蔚来汽车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也显示,净亏损60.56亿元,亏损继续在扩大。销量不济、资金告急、竞争加大,一系列问题正在将蔚来汽车推向深渊。11月,蔚来深陷“10%裁员”的舆论中,而蔚来与长安合作的推进,算是为“过冬”的蔚来雪中送炭。

新能源汽车经历了一番高歌猛进之后,技术路线的分野越来越明显。和纯电动车相比,插电式、增程式等“可油可电”的特性有效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用户的补能焦虑。随着比亚迪、广汽、长城、长安等车企推出混动车型,技术路线的竞争也愈发激烈。数据显示,10月车型的批发销量为58.5万辆,同比增长14.4%,环比增长3.7%;而插电混动车型的销量29.8万辆,同比增长78.2%,环比增长9.9%。插电混动车型在新能源车中占比已经达到34%,较同期占比增加9个点。相比纯电车型,、插电式等节能车型增长速度更快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这也是聚焦纯电市场的蔚来,今年销量未达预期的原因之一。

长安为何会选中蔚来?

首先,长安汽车没有C端换电运营经验,而在全面电动化转型后,用户将对充换电必然会提出更高需求,毕竟全国3000余座换电站,蔚来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在这方面的资源已经得到行业的认可。

其次,蔚来拥有充换电的全球布局和服务运营经验,长安汽车能以最小化成本在换电领域试水,深度学习蔚来运营换电站的经验,这也是一次“补盲”的机会。

再者,两家企业的合作,也将推动行业搭建换电标准体系,有望带动更多玩家加入换电阵营。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在回应内部员工提出的“换电业务是否可持续经营”质疑时曾表示,换电是蔚来巨大的先发优势,目前已到面向全行业开放的时刻。除了长安汽车外,还有四五家车企在谈。

所以,双方合作可谓一拍即合。在换电站建设方面,蔚来继续承担建设任务,长安汽车则负责出资和协助寻找合适的场地,资源互补。

“未来,长安汽车将不仅仅在换电领域与蔚来合作,也将在其他平台性、基础性生态领域,从能源、充换电、整车、生态等方面,持续加强和蔚来的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的构建,形成共创共享、互利互惠的良性生态。”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表示。

长安汽车发布了三个战略计划,分别为:面向新能源的“香格里拉”计划、面向智能化的“北斗天枢”计划,以及面向国际化的“海纳百川”计划。长安加速电动化的决心从今年的一系列操作中可窥见端倪。

今年,长安启源品牌发布,接连就推出了4款新能源车型;11月,广州车展上,长安汽车发布了自研电池品牌长安“金钟罩”;此次与蔚来的合作,更是进一步落实了“香格里拉”计划。

电池不兼容难题“破冰”

对换电市场来说,挑战也非常明显。

比如此前有车主称,在东北寒冷天气下,汽车底部的电池仓直接被冻住了,只能人工使用吹风机暖风机等工具解冻清理。此外,站点数量也是不够的。从使用层面来看,车企的电池规格不同,车企牵头修建的换电站仅适配自家车辆,换电标准难以统一。

今年6月,在四川宜宾举行的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工信部原部长苗圩就指出,推动动力电池规格尺寸标准化。动力电池规格尺寸偏多,会导致制造成本增加、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动力电池规格尺寸的标准化是实现大规模制造,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

如果说,苗圩的大声呼吁只停留在政策推动层面,那么,长安汽车与蔚来的合作,则让动力电池统一规格尺寸可以落在实处,在不同车企之间实现“破冰”。

蔚来和长安计划联合研发可换电车型,首款共用电池包的换电车将于2025年上市。随着合作推进,双方旗下部分品牌车型可用双方共建的换电站。

同时,蔚来运营方式的转变也将为行业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目前,蔚来换电站管理主体已经从车企转移至电池资产管理公司,这意味着,蔚来可能会将换电业务独立分拆,整车业务也能“轻装上阵”。

如今的电池资产管理公司,好比当初互联网公司的“云服务”。前期,它需要密集建站,形成一个强网络效应,但由于投资门槛高、回报周期长,让不少同行望而生畏,但一旦形成规模,早期入市企业的市场优势就很难被替代。比如阿里、腾讯、亚马逊、微软等,他们很大一部分市值都来自于“云服务”,而这些公司在建立“云服务”的过程中,也是在持续亏损后最终熬到最后的。

实际上,蔚来今年已经在改变原有的换电服务模式。通过将换电权益与车辆价格剥离的方式,带来更低的整车购买价格,而用户权益调整后,付费换电比例也在提高。“现在换电每次收30-50元服务费,三代站每天换电大概60次就能达到盈亏平衡,目前大约20%的换电站已达到这个水平。”李斌表示。

爱点评

互联网有“梅特卡夫效应”,随着连接数增加,裂变速度非常快,只要过了盈亏平衡点似乎就一马平川,商业模式也十分清晰。长安汽车与蔚来在换电方面“试水”,希望引入更多车企进入,进而推动换电“滚雪球式”发展,双方的合作,让整个棋局“活了”。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