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江淮汽车声明之要点:华为新公司并没有邀请江淮汽车共同投资

日前,华为集团创立新公司展开与车企的全新合作模式,长安汽车成为首个确定投资公司的车企,并明确持股比例不超过40%;随后赛力斯汽车(原小康汽车)发布声明称收到华为新公司共创邀请,于是有诸多媒体展开了解读和报道,将采用华为智选合作模式的奇瑞也列入其中,以及江汽集团(或用江淮汽车名称)同步列入其中。

华为与车企有三个合作模式,智选模式深度最大,基本是由华为掌控车辆的设计、开发、技术和销售,车企所扮演的角色可想而知;第二个模式是HI模式,华为主导技术,车企主导产品;第三个模式是零部件供应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华为的角色和博世、电装、大郡、方正或弗迪等供应商企业没有区别。

赛力斯汽车和奇瑞汽车选择以智选模式打造车辆,问界系列SUV智界S7轿车均为该模式产物;长安汽车旗下的阿维塔品牌并非该模式,其与华为的合作深度只算中等。而江淮汽车与华为的合作模式从来没有确认,至今也没有合作的成果,所以说江淮汽车收到邀请是可能性不大的。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就该传闻发布声明进行了说明,具体内容如下。

声明内容明确说明了江淮汽车并没有收到华为集团的共同投资邀请,重点是从2019年开始至今,两方的合作并没有实质性进展;这点可以从两方合作四年来却没有一台合资车得到印证,似乎江淮汽车还有自己的考量,是否将车企旗下乘用车业务的发展重心交付出去,这个问题还是值得思考的。只不过没有收到华为公司的共同投资邀请也要发布声明去解释,这样的做法更值得解读,似乎有些汽车或其他领域自媒体,以及华为品牌用户粉丝在主观上去强行绑定车企和华为,客观上给车企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作为工业企业的汽车制造企业应当如何发展,相信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战略发展规划;年产、销量看向三千万辆的巨大汽车市场(仅国内市场)是一块极大的蛋糕,其并非三两家车企就能吞下。汽车企业可有各种各样的发展思路,并不见得一定要以华为汽车业务的技术发展方向为参考,技术的进步一定是需要百家争鸣的,需要各大车企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与探索;所以不论是为了追寻流量的自媒体还是华为品牌用户粉丝,其都不应该以主观意图捆绑车企,这种捆绑势必会增加车企营销负担,甚至左右车企的研发规划。

再换一个思路看一看华为的新公司,其邀请的企业至少目前还是已经确定合作关系的车企,比如赛力斯、奇瑞和长安汽车,并没有其他车企有相关动态;所以这家新公司无非是华为与合作企业博弈后的产物,是在多方权衡利弊之后能各取所需的产物,只是如何解决伙伴之间的竞争仍然是个谜。

阿维塔12和智界S7为例,两车定位重叠,尺寸标准相同,势必会有一战。

两车都是与华为合作的产物,可是却难免竞争,并且这种竞争是与众不同的;问界M7理想L7存在竞争,但结果可能是两车都能热销,因为这两款车从企业、品牌到技术都是纯粹的竞争关系,用户人群并不存在重叠。可是阿维塔12和智界S7均以华为技术为卖点,面向的是同一类用户,所以这两台车很难相互成就,结果很有可能是生死之争。

主流家用车型不过是轿车和两类,过多的品牌参与其公司,产品定位重叠、合作伙伴内卷的情况难免会发生;所以华为的新公司或许很难有更多的合作伙伴,那么江淮汽车的反应也就不难理解了。汽车领域里有很多知名供应商企业,比如博世、天合、爱信、江森、麦格纳、德尔福等,或许华为的汽车业务发展应参考这些企业;它们都不造车,只是为车企提供各种技术和产品,然而其中鲜有以研发技术捆绑车企的存在,其目标是让车企越来越强,只有车企强才能带动供应链的整体发展。

反观华为汽车业务则有些不同的感受,其智选模式几乎就是在造车,无非是没有定义为“华为汽车”;这种模式大有些取车企而代之的感觉;而同时提供三种模式又像是在筛选合作伙伴,随后再进行训獒式的竞争,最终这些合作车企会得到什么是真的值得思考。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欢迎转赞评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