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自上而下”的极星,何时才能闪耀光芒?

从一开始备受瞩目,到如今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极星的发展历程充满“传奇故事”。

数据显示,2022年极星在国内仅售出1719辆汽车,与竞争对手相比存在明显差距,甚至只有高合汽车销量的三分之一。尤其是今年迈入新阶段后,极星的销售表现依然低迷,截至10月份,仅上路了40台汽车。这些数据无不凸显着极星在市场上所面临的严峻竞争和发展挑战,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扭转当前的困境。

“自上而下”的极星

回到2017年,Polestar不再担任沃尔沃的高性能改装部门的角色,而是转身成为由吉利和沃尔沃共同拥有的高性能电动汽车品牌——极星。此时的极星,肩负着冲击豪华纯电市场的重任,并且得到了吉利和沃尔沃的无限支持。

与诸如“蔚小理”、哪吒、威马等新势力车企相比,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后,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它们的噩梦。

然而,在依托吉利和沃尔沃这两个强大支持者的前提下,极星成功地跳过了最艰难的“开局”阶段,直接将首款产品定位在百万级别的纯电市场。这使得极星在市场上具备了显著的竞争优势,并为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品牌独立同时,极星推出了旗下首款车型——极星1,该车被定位为一款豪华混动GT轿跑,直接与特斯拉Model S进行竞争,标价高达145万元。不仅如此,为了强调品牌的高端属性,极星还采用了“饥饿营销”策略,宣称全球仅限量生产1500台,年产量更是限定在500台。

然而,遗憾的是,尽管极星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但接下来的每一步都是举步维艰。

如果说在国内市场由于竞争激烈导致销售不佳,那么极星1在海外市场的销售状况更能说明问题。

2022年该车在美国售出231辆,而在欧洲市场,2020年到2022年的三年内的累计销售量甚至不足200台。这使得极星1在市场上的表现显得较为疲软,需要采取措施来应对激烈的竞争和提升销售业绩。

在极星成功对标特斯拉Model S后,该品牌将目光转向了Model 3。

2019年4月,极星2正式上市,定价29.8万至46万元。然而,特斯拉Model 3在2020年上险的销售量超过了13万辆,而极星2作为主打车型,甚至可以说是品牌的中流砥柱,同期销量仅为365辆。

从极星1到极星2,极星似乎在效仿特斯拉“自上而下”的战略,通过推出高端百万级豪车来确立品牌标杆,然后通过定价更为亲民的二、三十万元的车型进军主流市场。但是,极星并没有真正领悟特斯拉的精髓,只是模仿其表象,而未能领会其核心理念。

除此之外,极星1与极星2之间的产品空白期过长,最终导致该品牌失去了先发优势,被国内新兴势力车企迎头赶上。这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极星在市场竞争中面临更大的压力。

何时才能闪耀光芒?

面对在中国市场的发力失败,极星决定将业务重心转向欧美市场。

截至2021年底,托马斯·英格拉特曾表示:“极星品牌将后续重点调整至欧洲与北美,到本世纪中期,欧洲地区销售份额预计将达到40%,而其余销售份额将由北美和其他市场平分。”与此同时,英格拉特强调:“极星的目标决不是成为更好的特斯拉,而是要塑造成‘电动车中的保时捷’”。

在这一战略调整的背景下,极星于2022年10月推出了其第三款产品——极星3。该车在中国市场的起售价为88万元,而顶配版的售价更是达到了102万元。这一步举措标志着极星对全球市场的深度拓展,并希望通过独特的品牌定位,在竞争激烈的电动车市场中取得更为显著的地位。

产品售价的不断波动就像过山车一样,表明车企高层对品牌定位和产品组合缺乏清晰的认识。事实上,无论是选择高端豪华路线还是亲民路线,品牌的根本目标都是提升销量,打造高端品牌形象。

然而,由于品牌定位的频繁更改,极星不仅没有推出畅销车型,甚至还扰乱了品牌形象以及市场对品牌的认知。

极星在转向欧美市场后,似乎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2022年,全球销量超过5.1万台,其中欧洲市场占据了3.2万台。就在大家关注极星在欧美市场的表现时,极星却再次改变方向,重新回到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

这个决定足以显示极星高层对中国汽车市场和吉利品牌组合的认知不足。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托马斯·英格拉特表示:“2023年将是极星在中国的元年。”然而,当极星准备在国内市场重新树立高端形象并展开激烈竞争时,答案却是现实的残酷却给了极星一个沉重的打击。

在今年的广州车展前夕,极星4正式宣布将于12月开始在中国市场进行交付。与之前超过50万元的最高预售价相比,新车的最终上市指导价明显回归到一个更为理性的范围,交付价格为299,900元至399,900元。然而,对于已经成立6年的极星而言,想要在中国市场取得突破,显然光凭一款新车还不足以扭转局势。

全民舆车:

从品牌角度来看,极星当前的商业价值逐渐变得不那么突出。

与此同时,极星所自豪的设计和性能,虽然依旧是品牌的优势,但并不足以构筑起牢固的竞争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极星长期无法取得一定的成绩,那么它将有可能失去市场份额。特别是随着同门师兄弟取得成功后,这可能会再次削弱极星品牌的价值。届时,极星需要考虑的将不再是短暂的“光芒”,而是如何才能持续地展现出自身的“闪耀光芒”。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