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脑洞大开!福特申请全新专利,行人被撞也没事?

《汽车神专利》是电车通团队推出的技术科普与价值挖掘栏目,旨在解读车企申请的最新专利的意义,以及该专利未来的可行性。欢迎广大读者各抒己见,共同探讨汽车最新黑科技的利与弊,以及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


当车企都开始在卷安全配置,除了数不清的主动安全配置之外,防撞梁、安全气囊等被动安全配置的水平足够高,从而尽可能保护车内人员驾乘安全。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车外行人的安全?


日前,小通在美国专利商标局发现了一项新专利,可以在不改变车辆设计的情况下提高行人安全,但与之相对的是引入了更为复杂的技术以及更高的成本。


e2e713ea3ee2d9c5dab20882d4018bae.png


如图所示。


这一专利出自福特汽车公司,是福特专为皮卡和SUV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充气保险杠。


具体实现的方式也很简单,当碰撞传感器监测到碰撞时,从保险杠上下方各身处一个充气保险杠。这一原理与传统安全气囊大致相同,最终的效果就是防止行人腿部骨折,或者跌落到行驶中的汽车下方。


e080-0d8ba0d0a6c8a68ef649ca2c9d3b8daf(1)(1).png


效果如上图。


IIHS最新的一项研究发现,前端较大的皮卡和对行人产生的危险,要比其他车辆大得多。作为拥有不少大体量和皮卡的福特品牌,深感负起这一责任的重要性。


但这一设计能否真的可以保护行人?这点倒是可以深究一下。


大尺寸车型的潜在危险,不只是在前方


根据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的研究数据,车、皮卡车等车头较高的车辆,要比其他车辆增加 45% 的死亡风险。原因主要有两个,较突出的引擎盖高度增加了驾驶者的视野盲区,而且更钝或更垂直的车辆前端会带来的伤害更大,甚至还会被卷入汽车下方。


68f80282eec424e9fc162f7383942b6d.png


从福特申请的新专利来看,当行人和车辆车头碰撞时,充气保险杠打开,充气保险杠的势能传递给行人,而且有气体的隔绝,行人承受到车辆撞击力度也会少一些。


从理论上来讲,福特的充气保险杠确实可以防止行人被卷入车下,但问题是,行人接受到充电保险杠的势能后,往前抛的距离可能会因此增加。暂且不考虑前方危险程度,这一专利可以减少行人被撞击的伤害,快速用手保护好头部的话,比较大的伤害可能是来自地面的挫伤。


小通了解到,国外某些高档车型会配备与福特新专利类似的车外行人安全气囊系统。在前挡风玻璃,发动机盖以及前挡风玻璃附近设置安全气囊,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行人的伤害。但显然,这样的设计成本过高,注定无法普及。


微信截图_20231124185403.png


小通要讲的是,充电保险杠不能做到完全保护行人,毕竟大尺寸车型视野盲区较大,这也表明其潜在危险,从来不只有车头前方,而是整车的360°。


当下,其实车企已经做到在软件层面上的360°车身监测,但在硬件层面上的保护,也只有在车头配备,如果行人进入到车辆转弯内轮差区域,可是一点保护都没有。


更重要的是,只要车辆的速度够快,不管是大尺寸皮卡福特F-150猛禽,还是小尺寸的「老头乐」,无论在前方装上多少充气保险杠,行人的身体很难承受住汽车传递过来的动能。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尽可能远离大车』最实际!」


再强大的行人保护装置,也比不上安全意识重要


最早的汽车没有任何防撞装置,保险杠可不能缓冲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汽车刚开始普及时就出现了不少交通事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早在1917年美国工程师詹姆斯·麦克唐纳设计出弹簧式保险杠,碰撞时可以发现弹性变形。但很显然,这样的保险杠只能降低车辆和乘员的影响,不能保护行人。


直到1927年,一种行人捕手的装置被首次推出,可以简单地理解成在汽车前部安装了一个吊床,防止行人被划伤或被卷入车轮下,同期还有弹簧床垫等类似的装置诞生。但是,这种设备缩小了驾驶员的视野,驾驶安全反而因此下降,得不偿失。


微信截图_20231124184859.png


时至今日,汽车降低行人伤害有降低保险杠高度和硬度、减缓发动机盖前沿坡度、降低发动机罩强度、减少行人与翼子板区域接触、增加缓冲结构设计等被动方式,但通过硬件的方式来降低行人伤害还不够,汽车厂家已经研发出一系列主动保护系统。


国内主流的主动保护系统有两种,一种是智能安全保护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在事故发生之前及时提醒驾驶者,车辆可以自动或半自动地制动,防止事故发生更有效。


另一种则是主动防护引擎盖系统。利用引擎盖弹升技术,在碰撞到行人时瞬间将发动机罩提高,行人就不会撞到硬的车壳上,而是在柔性的表面上,提高足够的缓冲空间。


微信截图_20231124182740.png


小通当然希望,任何一次意外都可以被传感器识别到,从而避免每次事故的发生。然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车辆都具备智能安全保护系统和主动防护引擎盖系统,而且在高速状态下与行人发生碰撞,再多的保护系统对行人也不会起到太多作用。


如今,中保研将车外行人安全指数纳入测评范围,越来越多主流车企将提高车外行人安全的研发力度,拿到G级评价的车型也逐渐增多。


微信截图_20231124195040.png


诚然,推出更高级的行人保护系统,确实是车企需要考虑的问题,但要想彻底解决行人和驾驶者之间的矛盾,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才是根本,不走斑马线、闯红灯、在大型车辆转弯内轮差停留、赌对方会把先行权让给自己等等,都可能造成交通事故。


在文章最后,小通真诚建议:别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到没有生命力的机器上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