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把天空当做极限的极星,能否安然落地中国市场?

“用现阶段的眼光来看,汽车的未来是什么?”

“新能源汽车。”

“那么新能源汽车最具潜力的市场是哪里?”

“中国。”

“一定是中国吗?”

“一定是。”

以上是笔者在广州车展期间,与某位汽车同行的对话。

要知道,在新能源汽车浪潮加速推进的当下,越来越多车企开启了电动化、智能化的布局,无论是外资品牌,传统自主,还是新势力都有着一个统一的目标,那就是新能源汽车。而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中国市场,无论是在技术积累、产业生态、消费群体上都有着其他市场无法比拟的优势。

连续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全球第一、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预计占全球60%、已经突破37.8%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可以说,只有赢得中国汽车市场,才能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导者。

就在11月16日,又有一个品牌推进了加速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关键一步,它就是极星汽车。在当天晚上,极星在广州举办了品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发布盛典“摘星之夜”,不仅回顾了品牌深耕的历程,还展望了未来的战略规划,并宣布了纯电高性能SUV极星4即将在12月开启中国市场交付。

那么极星能成功吗?

笔者认为,极星其实已经具备了成功的要素,那就是因为极星拥有绝对的产品力保障和正在加速布局的强大体系能力。

但种种过往的商业案例告诉我们,集齐了成功必备的要素也不一定能够成功,极星能否在中国市场安然落地,依然是个未知数。

面面俱到的造车“3.0”

如果让笔者用一个词评价极星,那就是面面俱到。

要知道,汽车行业多年来的发展,可以简单分为三个阶段:1.0汽车机械化时代、2.0汽车电动化时代,以及未来新能源汽车下半场的3.0汽车智能化时代。

随着行业发展,当今市场中也具备三种玩家。分别是加速转型1.0时代的传统车企、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的2.0新势力,以及3.0消费电子制造领域巨头,例如小米、华为。

三类玩家各有所长,但3.0玩家却有着前者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智能化能力。无论是软件水平、芯片能力、电子制造能力,以及他们与消费者的粘合度,都是要优于前者的。

这就导致行业中出现一种现象,1.0玩家和2.0玩家都在努力向3.0玩家进化,将科技当成发展标的。由此可见,谁占领了科技的制高点,谁就能拥有新能源汽车未来决战的“话语权”。

而极星显然就是新时代的造车3.0玩家,并且还具备1.0玩家和2.0玩家的优势。

极星品牌的前身,是一支专门为沃尔沃进行高性能改装的车队,直到2017年时,被吉利和沃尔沃共同推出市场,成为了一个全新的独立电动高性能汽车品牌。

而在11月16日发布会的当晚,沈子瑜首次以极星科技董事长兼CEO身份对外亮相。值得一提的是,沈子瑜此前还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共同创建了亿咖通科技,同时吉利还在2022年7月4日正式收购了魅族,沈子瑜也成了星纪魅族的现任CEO。

可以看出,极星与沃尔沃、吉利、亿咖通、星纪魅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软件定义汽车已经成了各家车企的共识,作为手机厂商的星纪魅族与科技公司的亿咖通,显然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壁垒。

因为在汽车公司中,负责软件的工程师普遍要和CEO差3-4级,而沈子瑜则是汽车行业中做软件的工程师最近的人,因为那个人就是他。

所以,极星并不止是一家简单的造车公司,而是具备了沃尔沃和吉利在1.0时代与1.0时代的造车积累、亿咖通与星纪魅族的3.0时代科技能力,真正做到了面面俱到。

这些优势,便是极星的产品力保障,也是极星在2023年开启中国元年的关键底牌。

全链条豪华体系,正在路上

在产品力得到保障的当下,加强体系的建设也刻不容缓,而极星要做的是建设全链条式的豪华体系,可以简单概括为:让电车充电像手机一样简单、开启一对一专属服务、加速零售网络布局。

先看第一点。要知道“续航焦虑”一直以来都是纯电动汽车车主的难题,像什么“加班回家,充电车位被占满”“充电柱远在千里没法到”“快充站点排队太耗时”……

为了解决车主们的充电焦虑,把汽车充电做到像手机充电一样简单,极星进行了三个方向的布局。

首先就是自建超充站,沈子瑜表示到2024年第一季度,极星将建设60座自营充电站,尽量满足更多消费者的充电需求。

其次就是与特斯拉开启全面合作,共享超充网络,成为首批在中国地区与特斯拉共享超充网络的合作伙伴。要知道,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建立了超过50000个超级充电桩,而在中国地区,也已经建立了诸多的超充站,以往其他品牌的车主是无法使用的,但现如今极星旗下的车型也可以全面接入,让消费者的补能焦虑再度减轻。

最后则是增强第三方臻选站点合作,预计到2024年第一季度,将覆盖55万+左右的优质充电桩,使城市覆盖率高达98%。

这一套充电组合拳,将使极星构建其全面完善的补能体系,或许以后极星车型的充电,真的要像给手机充电般简单了。

而第二点则是极星推出的比邻星专属服务。要知道,作为豪华品牌,不仅车要豪华,服务更要豪华,而比邻星专属服务会给每一位极星车主都配备一位专属服务顾问,帮助车主解决所有的汽车问题,让车主买豪华车,享豪华售后。

此外,沈子瑜还表示会完善极星售后服务网络,并接入沃尔沃售后体系与京东汽车洗美生态社区,让车主的售后服务体验更上一层楼。

第三点则是加速零售网络布局。对此,极星方面将会加速建设极星中心店、极星空间店,极星品牌体验中心,让更多的消费者能近距离感受极星车型的魅力。

截至2023年底,极星将建立55家极星空间,并在2025年达到180家以上,帮助极星完成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冲刺。

极星能否安然落地?

在吉利、沃尔沃、亿咖通、星纪魅族赋能下的产品力保障与全链条式的豪华体系,将成为极星应对中国市场的关键,这也是笔者看好极星的原因。

但就像文章开头说的,在过往的种种商业案例中,具备成功因素的企业并不在少数,但他们却依然要应对各种各样的市场挑战,而极星的问题也很明显。

首先就是其总部在国外,此前在国内更是连门店也没有几家,相比起已经够前期完善销售渠道的传统品牌和遍地开花的新势力,极星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较弱。

其次就是极星的车型更看重性能,也更偏向运动,但是在电车时代,性能属性已经逐渐形成标配,许多并不主打性能的电车也能满足许多消费者对运动和操控的需求,而将运动做到极致的极星,优势其实并不明显,因此走得注定是一条小众的路。

最后就是过往极星高昂的售价离主流市场较远,购车门槛过高,大众消费者难以接受。

但到了现在,这一切似乎都有了转机。

渠道方面的问题已经逐渐开始解决,性能方面虽然依旧将运动做到了极致,但即将开启交付的极星4也开始强调起了智能化体验,而极星4的价格也被定在了29.99万元-39.99万元的价格区间,已经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门槛。

在活动现场,沈子瑜表示:“‘在极星,天空才是极限’是极星一直坚持的品牌愿景。”

笔者认为,随着极星在中国市场的加速布局,把天空当作极限的极星,依然具备在中国汽车市场安稳落地的可能。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