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沈子瑜谈极星再出发:手机商造车,是降维打击

 

不到30万,就可以买到一款中大型豪华纯电SUV,带着极大诚意,极星重新出发了。将起售价定到29.99万元,并不是在与用户玩文字游戏,关于这一点,沈子瑜很坦率——希望那些25万+购车预算的用户能看到我们。

 

但外面的世界也更卷了,BBA推出的电车被调侃为“杂牌车”,燃油车时代的豪华品牌,来到新能源赛道,也得重新起跑。这一次,极星想清楚了吗?

 

文 | 王小娟

编辑 | 李欢欢

运营 | 土豆

 

一向低调的极星,有些坐不住了。

 

11月16日,广州车展前夜,极星在广州地标小蛮腰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发布会。发布会上,极星科技董事长兼CEO沈子瑜确定了极星未来的两大主攻方向:设计+科技,包括全新的补能和服务体系、未来规划等一系列重磅信息和盘托出。

 

极星“摘星之夜”。图 / 极星官方

 

最重要的,是高性能纯电SUV极星4官方指导价浮出水面——29.99万-39.99万元。将中大型SUV入门价拉低至30万元以内,极星表现出足够的诚意。沈子瑜也很坦诚,“希望那些预算25万+的用户,能够看到我们。”

 

从诞生至今,极星一共发了四款车型,其中极星1和3售价超过了70万元,极星2定位紧凑级轿车,起售价接近30万元。因此,此前极星一直没有一款走量的车型,在新车辈出、内卷加倍的新能源市场,没有销量,就没有声量。

 

有网友调侃,在闲鱼上见到极星的概率都比在街上高,和BBA一样,极星也被质疑是电动车“杂牌”。沈子瑜觉得,极星不缺好产品,只要坚持用户第一性原理,那些购买特斯拉以及外资品牌的人,在增换购时会将极星作为一个选项,极星有足够的品牌调性和产品力。

 

过去,沈子瑜曾多次强调,销量不是极星眼下第一要务,这一次,极星依然没有公布关于极星4具体的销量预期,沈子瑜心里很清楚,最重要的,是让更多用户认识极星。

 

不过,极星4仍然被视作极星真正打开市场的一款车型。2023年,也被称为极星的中国元年。按照规划,极星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要占到总销量的三成以上甚至四成。2022年,极星在全球销量为5.1万辆,中国市场仅1719辆,占比不足4%。要将比例扩大十倍,并不容易。

 

极星4。图 / 极星官方

 

尤其是中国市场已经变得更卷了,比如在智驾领域,以华为、小鹏为代表的车企,已经从高速领航卷到城市高阶智能驾驶。落地速度被当做衡量一家车企智驾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到12月,问界城区NCA将实现在全国都能开;小鹏将在明年完成中国主要城市的XNGP(城市高级辅助驾驶)覆盖。

 

沈子瑜认为,当下中国消费者的特点,是不愿意再为舶来品买单,所以要想在中国市场获得一席之地,本土化是必然选择。从这一点来讲,极星的智能化和创新都源自于中国。

 

另外,极星有星纪魅族的加持,也是一大优势。沈子瑜认为,华为、星纪魅族、小米打造的三个OS体系,真正代表了3.0时代的玩家。打造手机、车机应用生态,是华为征战汽车的一大利器,极星、小米也将采用同样的思路。官方消息显示,极星首款手机Polestar Phone将于明年3月的极星品牌日首发亮相。

 

“带着造手机的基因(造车),可以更好地支撑当下的商业模式。我们做汽车,是降维打击。”

 

以下是极星科技董事长兼CEO沈子瑜与每人Auto等媒体对话节选(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

 

首要任务是让大家认识极星

 

Q:今年是极星重新开始的一个重要年份,短期内重要工作是什么?

 

沈子瑜:是要重建品牌信心,让大家认识极星这件事情很重要。产品是船、营销是帆,既要船好,也要帆好。

 

有很多车主购买我们的高性能套装,就是45万和50万元这两个配置,他们认为便宜的可能不是极星,这些用户是我们非常重要的资产,一方面购买力强,另一方面已经建立了品牌认知,我们曾多次组团去听他们的意见,这些种子用户我们很重视。

 

Q:极星4的价格已经拉到30万以下,以前极星不是这样的定位,以后如何保证高端化,品牌高端化的核心定义是什么?

 

沈子瑜:我要澄清一下,目前是把权益包拆分开了,比如24期的定期付费跟裸车价分开。这样定价是为了让购买25万元+新能源车的人可以看到极星。我们先要解决用户认知,从产品、团队到品牌,我们正在想方设法从各个维度让用户认识极星。

 

极星4。图 / 极星官方

 

Q:极星的品牌基因是什么?

 

沈子瑜:极星的品牌调性源自于斯堪的纳维亚,智能化和创新源自于中国。我觉得中国消费者不再会为舶来品买单,中国消费者已经非常成熟,尤其是年轻人,见过好东西,在中国发展最迅猛的30年里成长起来,所以对产品要求更高。只有像苹果这样的外国品牌,才能在中国存活下来,并且在全维度存活。我们新的团队,秉承着极星本来的优势,比如设计、操控性能,再加上星纪魅族本来的优势,擅长软件、体验、智能化。以设计+科技为主攻方向,全新的极星在中国已经落地。

 

Q:同为浩瀚架构,极星4与极氪001有什么不同?

 

沈子瑜:极星4跟极氪001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们可以在墙上开,它绝对不可能。

 

极星4。图 / 极星官方

 

我们不做堆料的产品,而是要在这个价位提供最佳性能和操控。电动车性能的标杆已不再是加速,而是在于弯道的调教。极星的产品具有灵魂而并非只是躯壳,我们的CDC减震器、弹簧工艺,还有整个悬架系统、轮胎、卡钳等,都是极星独有的。

 

Q:之前的极星其实不是很互联网化,在现阶段,极星作出的改变意味着什么?

 

沈子瑜:中国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二三十年前,外资品牌进入中国的时候,中国缺产品,只要合资就能让产品得到整体提升。

 

但是目前整个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经不一样了,中国消费者有非常丰富的选择,外资品牌进入并没有核心优势。尤其是过去十年,中国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无论是技术、供应链,还是软件、用户体验,真的是领先全世界。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如果不能完全本土化,就没有优势。

 

手机商造车,是降维打击

 

Q:目前在汽车圈,和极星采用同样思路的有华为、蔚来和小米,怎么看与华为等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

 

沈子瑜:手机和车机是两个独立的存在,它们在人的生活中每天占据非常长的时间,汽车每天有1小时,且是连续时间;而手机可能每天占用4-5小时,但它是碎片化的。要打造好的车机与手机生态,必须先有一台好手机,这很重要。

 

目前,华为、星纪魅族、小米打造的OS体系,代表3.0时代的玩家,有强大的操作系统。带着这种基因,我们做汽车,是降维打击。但是汽车公司要做手机,是一件从零开始的事,无法确保能造一个好手机。

 

Q:与华为和小米相比,极星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沈子瑜:我们的优势是比他们更懂汽车,因为极星有沃尔沃的背景。但在消费电子领域,他们现在非常强,供应链、规模、体量都很强,包括用户群体、品牌,比如小米、华为、OPPO等的粉丝体量,是他们的核心资产,没有一家汽车公司可以达到这么多。

 

极星超级充电站。图 / 极星官方

 

手机与车机互联,能带来怎样的想象?

 

Q:之前你在业务方面,考虑更多是To B的问题,现在To C,这样的转变对你来说有没有挑战?

 

沈子瑜:过去十几年的职业生涯,我都在服务汽车公司,把最好的技术给到客户,做最好的产品给到用户,是这样一个逻辑。我思考的是技术本身,以及整个技术价值链的关系,通过BD的方式,让客户接受我的技术能够成为其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一直在做的事。

 

现在,我面对的是用户,事实上我认为做技术必须要考虑用户。我不喜欢工程师直接跟我讲架构,应该先考虑的是用户体验和用户能得到什么。现在做To C会令我更加兴奋,因为我可以直接跟用户沟通。在过去十几年,我已经有了一条思路,我可以把极星做成最好的案例。

 

Q:Polestar OS操作系统的自研程度有多少?

 

沈子瑜:人人都可以说自研,但自研的深度是有区别的。大家都说自动驾驶,OEM要全栈自研,你会发现结果还是需要高精地图、激光雷达传感器,为了自研要花很多的经费。举例来说,Flyme Auto在领克08成功上市,SOC芯片是芯擎科技自己的,能够从头到底垂直整合,把软件做到现成即享。我们做芯片的根本在于软件能够非常好地落地,就像苹果IOS和A系列芯片一样。这种自研是我字典里的自研,而不是在一堆商业化软件中搭一个自研。

 

极星OS系统。图 / 极星官方

 

Q:Polestar OS的海外计划是怎样的?极星4在欧洲地区使用的系统是Flyme Auto还是安卓?

 

沈子瑜:这很类似于手机,无论是小米还是华为,中国是没有国际生态的,我们用的是自己的一套生态。在这里也一样,国内是基于Flyme Auto、Polestar OS实现应用、服务,以及跟手机的互联;海外就是谷歌。

 

Q:手机与车机生态体系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应用场景?

 

沈子瑜:举个例子,比如车辆要软件更新,但软件更新非常复杂。车在地下车库没有网,就没法更新,开车时候也没法更新,下载速度慢,所以说汽车进行软件更新是非常痛苦的。对于手机来讲,软件更新是一个常态,在你睡觉的时候它可能就更新完了。车机与手机互联,是一个很实用的结合,汽车的软件在你睡觉时可以下载到手机里,当手机进入车内,车机系统可以直接获取软件,不需要再下载。

 

Q:手机的车机通信速度大概是多少?

 

沈子瑜:现在Flyme link大概是超过12G的带宽。手机相当于移动硬盘,与车机形成一个闭环,这是Flyme Auto 2.0的核心,同时提供硬件和算法,打造一个闭环。

 

纯电车企没必要搞车海战术

 

Q:极星的销量较低,怎么避免在不走量的情况下被评价为杂牌车?

 

沈子瑜:还是在于产品力,以及用户对我们的认可程度。极星产品没有问题,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怎么让用户知道极星。

 

回到销量本身,我们的出发点很清楚,还是在于用户第一性,那些购买特斯拉以及外资品牌的人,在增换购的时候会将极星作为一个选项,因为我们拥有足够独特的品牌调性和产品力。

 

极星的车主有很多是宝马车主,BBA的燃油车主是我们的潜在用户。现在就像当年豪车下沉,电车有很多机会,因为已经有这么多人开过特斯拉Model 3、Model Y,过几年换购时,肯定会选择更好的车,这个市场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我们很有竞争力。

 

极星4内饰。图 / 极星官方

 

Q:什么才是比较健康的全球化的极星,销量占比是怎样的?

 

沈子瑜:中国市场销量要占到整体销量的三成以上甚至四成。目前只做纯电动汽车产品的公司,除了特斯拉没有一家公司是盈利的。特斯拉一直在精耕Model 3和Model Y,不会加车型,但是能把车卖到世界的任何角落,未来能把销量冲到200万台甚至300万台。所以说做纯电动汽车一定不是搞一个足球队这么多车型,而是应该精耕几款车,然后卖到全球。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极星3、极星4、极星5这三款产品就能够支撑起整个销量目标。

 

Q:如果极星3、4、5这三款车足够支撑销量规模,对具体销量有预期吗?

 

沈子瑜:可以对标保时捷,保时捷主销车型也就那么几款产品,Macan、卡宴、帕拉梅拉。

 

文章为每人Auto原创,侵权必究。​​​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