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10月乘用车市创新高,比亚迪引领自主品牌份额首超60%,

  • 作者: 车则
  • 2023-11-14 18:25
  • 270

本文编辑:余外军

写在前面:

本文系车则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车则”,请勿侵权

进入正文:

继“金九”之后,中国车市在“银十”同样结下硕果累累。其中,新能源汽车细分市场发力,成为国内车市呈现增长态势背后的重要助力。

数据显示,国内乘用车10月终端零售销量为203.3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0.2%,环比今年9月微增0.7%;1-10月累计销量为1726.7万辆,同比增长3.2%。中国乘用车10月批发销量为244.5万辆,同比增长11.3%;1-10月累计批发销量为2027.1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7.2%。

纵观今年前十个月,中国乘用车市场基本保持呈现不断上扬的态势。今年10月,国内车市终端零售市场更是达到今年月度新高。也是国内汽车销量同期历史上第三次十月销量超过200万辆。笔者认为,这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拉动,一方面,上个月国庆假期,消费者看车购车增多;另一方面,步入今年第四季度,车企为冲击年度销量针对产品出台优惠政策力度增加

此外,随着自主品牌实力增强,对外出口销量增加也是拉动车市10月超强表现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数据显示,中国10月乘用车出口(包含整车与CKD)销量已上扬至39.1万辆,1-10月累计出口销量攀升至307万辆,同比增长66%。在这背后,比亚迪上汽集团奇瑞以及特斯拉发挥着重要力量。

比亚迪领军霸榜,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首超60%

把目光聚焦到三大品类市场,SUV市场在今年十月表现抢眼,零售销量为100.6万辆,夺得三大品类市场销量冠军,同比增长19.3%,这也是增幅最大的品类市场;轿车市场方面,整体表现趋稳,10月销量为93.5万辆,较去年同期微增1.7%;MPV市场方面,10月销量为9.3万辆,同比增长13.1%,但是环比下滑8.4%。

在品牌层面,中国乘用车市场10月之所以能够突破200万辆大关,主要得益于自主品牌的拉动。随着新能源汽车这条全新赛道的开辟,紧跟中国车市变革节奏的自主品牌已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构建较为完善的布局。正是得益于此,自主品牌在国内乘用车市场的份额从40%左右开始不断提高。

在今年10月,自主品牌终端零售销量上升至113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20%,环比今年9月增长5%。与此同时,自主品牌上个月终端零售市场份额为55.6%,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2023年自主品牌累计市场份额为51%,较去年同期增长4.9个百分点。在车企批发方面,10月自主品牌批发市场份额攀升至60.1%,这也是自主品牌首次月市场份额超过60%,较去年同期增长6.4个百分点。

面对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主流合资品牌呈现小幅下跌。数据显示。主流合资品牌10月零售销量为68万辆,同比下滑2%,环比今年9月增长1%。在主流合资品牌中,德系与日系品牌10月零售市场份额下滑明显,市场份额分别为18.1%和17.7%,两品牌同比均下滑1.2个百分点。美系品牌10月市场份额为6.1%,较去年同期下滑0.8个百分点。

主流合资品牌市场份额的下滑,与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布局较晚,同时产品竞争力不低自主品牌同级产品有很大的关系。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快速蚕食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坚守传统燃油车市场的主流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下跌亦是在所难免。

相比主流合资品牌下滑,豪华品牌市场依然保持增长,但是增幅也有所放缓。数据显示,豪华品牌上个月零售销量为22万辆,同比增长8%,环比今年9月下降16%。豪华品牌10月呈现同比增长,主要是因为去年同期受芯片供给不足,导致同期基数较低。

具体到车企方面,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以及长城汽车成为拉动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不断攀升的重要助力。其中,比亚迪无论是在终端零售层面还是在车企批发端,均取得第一名,这也是它在今年的常态。数据显示,比亚迪10月零售销量和批发销量分别为25.8万辆和30.1万辆,分别同比增长25.4%和38.4%。

此外,比亚迪凭借10月的优异表现,成为我国历史上首个单月批发销量突破30万辆大关的车企。这一成绩,对比亚迪乃至整个中国车市都是一个里程碑。截至今年10月底,比亚迪累计批发销量已上升至237.1万辆,距离达成全年年度销量300万辆的目标越来越近。

如果比亚迪能完成年度销量目标,意味着它在11月和12月的累计销量要达到63万辆左右,比亚迪能否实现连续三个月销量超30万辆,我们拭目以待。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比亚迪近期亦推出豹5等全新产品,同时还对海洋系列部分车型推出促销政策。

除比亚迪外,吉利、长安、奇瑞以及长城亦表现不错。在10月车企零售排行榜,吉利、长安、奇瑞和长城分别以15.2万、13.8万辆、9.1万辆和8.2万辆的销量成绩,分别位列排行榜第三、第四、第六以及第八名位置。

在10月车企批发销量排行榜,比亚迪、奇瑞、吉利以及长安汽车一举超越上汽大众一汽-大众等老牌强势合资品牌,霸占着前四名,堪称自主品牌霸榜。此外,长城汽车和上汽乘用车分别以11.4万辆和9.3万辆的成绩,分别夺得第七和第八名。

其中,奇瑞汽车10月批发销量上升至19.2万,同比增长54.4%;1-10月累计批发销量达到105万辆,这也是它首次实现年销量买过百万辆的门槛。需要指出的是,奇瑞汽车目前是依靠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齐头并进、共同发力驱动,这也是奇瑞在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不是特别高的重要因素。

新能源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合资品牌亦开始发力

与保持微增长的中国乘用车市场相比,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无论是在零售端还是在批发端,均保持超30%的速度增长,成为国内乘用车市场增长背后的重要支撑。

在今年10月,新能源乘用车终端零售销量和批发销量均创下今年新高,分别达到76.7万辆和88.3万辆,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7.5%和30.1%;累计销量分别为595.4万辆和680.0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4.2%和35.5%。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纯电动汽车增速开始放缓,混合动力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重要支撑点,这也是许多主流车企密集推出混动产品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今年10月,汽车零售销量为49.5万辆,同比增长24.1%;PHEV车型上个月零售销量为27.1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71.3%。

截至今年10月底,汽车累计零售销量为399.6万辆,同比增长18.8%;PHEV车型累计销量为195.8万辆,同比增长82.6%。从结构比例来看,目前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汽车和PHEV混动车型的比例约为2:1。

在品牌层面,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合资品牌的新能源产品销量亦有提升。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不断提高,国内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也在稳步增长。在车企批发端,上个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上升至36.2%,较去年同期提高5.3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达51%,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6.4%,豪华车新能源渗透率上升至33.6%。

在终端零售方面,新能源汽车上个月渗透率则上升至37%,同比提高7.6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更是攀升至60.4%,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渗透率亦提高至6.5%,豪华车新能源渗透率则为19.6%。具体到市场份额方面,在今年10月,自主品牌新能源零售份额占比高达72.9%,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则为5.6%,较去年同期上升0.6个百分点;造车新势力市场份额上升至15.8%,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此外,特斯拉的市场份额提高至3.7%,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

车企方面,比亚迪一家独占第一梯队,10月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达到30.1万辆,遥遥领先其他车企。特斯拉中国、吉利、长安、上汽通用五菱、广汽埃安以及理想汽车则为第二梯队,10月销量分别为7.2万辆、6.2万辆、5.3万辆、4.4万辆、4.1万辆和4万辆。长城、小鹏、上汽乘用车、零跑汽车以及蔚来汽车则为第三梯队,上个月销量均超过1.5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亦有所提高。其中,作为主流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汽车的领头羊,上汽大众10月新能源产品销量提高至1.6万辆,同比增长136.0%。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销量之所以在上个月实现翻番,车则认为,这主要得益于促销政策的拉动。其中,大众ID.3的起售价降低至12.59万元,该车在上个月销量突破1.2万辆。

总结

随着时间迈入第四季度中后期,在车企促销政策力度或将进一步加大和消费者年前购车意愿增强等因素影响下。中国乘用车市场在2023年最后两个月,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乘联会认为,11月的冷空气逐步加力,借助“双11”电商大促浪潮,购车需求会逐步释放,再加上冬季天气转冷和秋收完成,农村地区的购车热情会逐步释放,新能源车和中低端燃油车市场也会逐步升温。随着共同富裕的政策推动,县乡市场出行需求规模潜力巨大,推动年末车市逐步走强。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