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装了刀片电池却还是自燃,比亚迪的技术是不是吹出来的?

当下,汽车行业正在从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迅速过渡,新技术的涌现总是伴随着爆发式、无序和混乱。近期,人们纷纷对新发布的车型所展示的功能提出质疑,认为其中许多智能功能纯属噱头。然而,对于大数据的了解、用户实际使用率的考量以及问题解决方案的提出,似乎并未成为讨论的焦点。

本文将聚焦于比亚迪,作为当今新能源时代里唯一能够与特斯拉匹敌的中国车企,它所展示的新技术和新事物究竟达到了怎样的水平,特别关注刀片电池和DM-i技术。

在2020年初,比亚迪展示了其刀片电池技术,通过用钢针刺穿刀片电池,展示了其内部结构破损后不会引发火灾的特性。尽管在某些情况下刀片电池装备的车辆发生过“着火”事件,但这是否影响刀片电池的先进性,仍然需要深入观察和分析。比亚迪计划在未来五年内通过研发实现刀片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

另一方面,比亚迪的DM-i技术也备受关注。尽管DM-i在市区行驶时相较于竞争对手表现更为出色,但在高速公路上的油耗数据表现却令人担忧。这使得消费者在选择时需要权衡油耗与其他技术方面的优势。

总体而言,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优势令人瞩目,然而,面临着来自其他车企技术提升的竞争压力。随着市场的不断演变,比亚迪需要在保持价格竞争力的同时,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以确保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当前,比亚迪的另一项核心技术是,DM-i。相比于本田第三代i-MMD,它的思考方式是差不多的,都是中低速电驱,高速直驱,不过因为有着更强的三电能力、技术研发储备,比亚迪DM-i很好的把PHEV和传统HEV进行了组合。而且之中很值得夸奖的一点是,DM-i里除了三电技术很有优势(其他车企用相同成本造不出来)之外,发动机技术的研发也是大优点(相对于其他中国品牌)。

DM-i的技术优势是,相同成本之下,其他车企没法做到相同的技术表现。但DM-i的技术短板也有,全部依靠电控进行动力输出分配,数据量级不够以及后续维修等层面面临压力,同时还有高速路况下的表现不具备优势。

另外,新一批的二手车市场里,出现了不少比亚迪DM-i的1年左右车龄车型。一面是新车不够卖得等车,另一方面是很多消费者选择了出手,这之中也有着更多的出入,和背后的故事。

DM技术的发展路线,经过了3次迭代,第一代的思考方式和丰田THS相仿,第二代是对第一代的整体优化,但因为没有BSG电机等,电池馈电后动力弱/油耗高都是技术劣势,第三代则是和本田i-MMD相同思路的思考。这之中,技术路线有着比较明显的变化,再结合它推出迭代的时间与速度,不免要对它的数据、测试强度打上个问号。

DM-i的i,会在消费者大量购买后经历复杂路况和不同驾驶风格的考验,比亚迪对固件、换挡逻辑软件的优化能力,是后续的主要发力点。

另外,在DM-i的多款车型测试里,我们还发现了另一个相对弱点。它在高速行驶状态下,直驱的油耗数据表现其实只是行业中上游水平,而非顶尖水平。也就是说,那些驾驶风格稍微激进一些的车主,没法享受到低油耗的利好,除非委屈自己,慢慢开。

这个发动机基础排量相关,比亚迪的DM-p也即将上市,在这项技术上预计才能对它的高速油耗进行新的认证。不过,要考验的也自然是动力分配的自动电控逻辑能力。

简单说,DM-i技术的车型,在市区里开,面对丰田THS和本田i-MMD,油耗能低1L以上,但到了高速公路上,优势还是在排量更大的丰田THS手里。其实,这也给DM-i带来了新压力,当丰田/本田在成本控制上进一步放出利润,把车辆的价格稍微放低一些。

摆在消费者面前的话题就会变成,我多花5000-1万就能买两田,那为什么要考虑DM-i,尤其是只经历了1年多市场考验的DM-i。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