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电池成本暴跌,电车价格不降反升,问题到底出在哪?

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从去年的60万每吨降到了如今接近15万每吨,这一电动化重要原材料的价格崩盘,让所有企业松了一口气。

一方面,它们的制造成本变得可控起来,另一方面,不用再去PUA消费者购买更高价位的电动化产品。

但有意思的是,电池作为整车重要的成本部件,原材料价格崩盘明显的今天,整车价格却没有明显的、大幅度下调动作,尤其是EV纯电动车价格,依然高高在上。

电池碳酸锂价格崩盘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车企和原材料供应商签署的协议、消化库存速度再慢,在年底的现在也都能用得上更低成本的电池级碳酸锂材料。

但我们退一步来看企业推出的EV车,价格依然高高在上,指导价纹丝不动。

电池成本最贵的时候,一台定价20万的电动车,电池包成本能够占到整车明面成本的50%左右,均摊研发、人工、社会成本以及其它零部件采购之后,的确企业的压力非常巨大。

但目前的电池包整体成本下降到了此前的50%左右,企业的利润空间可控起来,但价格却只是微弱调整。

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个是,企业想要追求稳定的利润,所以对碳酸锂价格暴跌的新闻,所有企业都闭嘴不谈,这是一件在企业内部都不想让人知道的事情,这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舆论压力。

另一个是,目前的电动化企业是中国企业主导,大量的电动化企业依然无法盈利上岸,烧钱烧的太厉害。

尤其是新势力,几乎所有的新势力都在亏损,电池降价不能遮掩它们制造能力羸弱的问题,新势力一切从0开始,额外不必要的投入每年都不少,所以盈利对于它们来说,可能只有电池成本为0的时候才有盈利。

另外,对于企业来说,所有的方向都在转向更高成本的技术。

比如说更高级别的NOA,虽然产业依然规定L2是极限,但为了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其实一些企业已经储备了L3乃至L4技术。

智能化技术储备不比传统企业研发的技术储备,科技的研发烧钱速度非常快, 一台定价20万以上的车型都快卷到“标配”800V、250+kW电机、高阶NOA了。

在这些更高的成本面前,电池的降价幅度完全不比这些技术的出现。

所以,也不能全怪企业想要更多的利润,毕竟电池包的成本是降低了,但一套高阶的NOA和800V平台的额外技术出现,早就能够拉平电池的降价速度了。

毕竟在2023年之前,800V平台车型一只手都可以数得过来, 当年行业还要拿定价百万的保时捷Taycan做参考和对标。

但现在呢?定价30万以内的小鹏G6智己LS6昊铂HT都有800V和高阶NOA、大马力电机,时代的进步、产品的革新需要大量的研发来推动。

对于企业来说,电池的成本还要再降,因为产业拼刺刀的方向变了,当年拼的是续航、加速,在今天的市场中加速早就是“廉价竞争力”,谁能在更烧钱的领域中做出成绩,似乎才是一种成功。

一台车的构成非常多,智能化的今天更是为企业植入了功能,单单电池的成本降低不足以让企业将降价策略提上内部议程,这既是电池暴跌、价格不跌的重要原因,也是国产电动化产品越卖越贵的一个原因。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