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AEB之争火爆,何小鹏口不择言吐实情,余承东占义不饶人?


最近,几位大佬围绕着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争论火了。


起因是何小鹏在一次采访中聊High了,表示友商讲的AEB功能,99%是假的。甚至宣传都不是公司官方发布的,全部来自小视频。


余承东很快在朋友圈回怼,表示居然有车企一把手连AEB是什么都没有搞懂。对行业技术进展和未来发展,缺乏基本认知。然后是何小鹏再度放炮,表示就是评价下行业乱象,内行不急外行急。

总之,两位大佬这样针尖对麦芒地较劲,确实罕见。嗯,也有几分不太体面。何小鹏与余承东争论的这个AEB究竟是什么?他们谁说得更有道理?容社长为大家解读一下。


(1)早已是行业标配,效果却褒贬参半


提起何小鹏的小鹏汽车与余承东的问界,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还是城市NGP之争。问界在新M7发布时放了个大炮仗,表示要开通“无图”智驾功能。一向自诩智能驾驶标杆的小鹏急了,在10月底的科技日直接宣布启动“AI代驾”功能,并且启首批无高精地图城市导航辅助驾驶开公测。


为了抢智能驾驶领域的“头彩”,两家争得面红耳赤。而这次他们所争论的AEB,却是一个相当“落后”的功能。

作为比较知名的主动安全功能之一,AEB在如今上市的大多新车中已经是全系标配。根据乘联会的数据,一半家用车中搭载AEB功能的车占比达到49.5%,而新能源车的占比高达55.8%。如果把价格限定在16万元以上,那这个比例会达到67%。对于国产车来说,更是“几乎十万元以上的车都有AEB功能。”


欧洲Euro-NCAP机构在2014年的评分规则中就添加了AEB的相关测试,像沃尔沃奔驰这些最早开始做AEB的厂商,基本也都做了近20年。国内车企早期主要是搭载博世的系统,后面逐渐由国内企业开始做,已经慢慢实现了国产替代。


总之就是,AEB这个技术其实完全不稀罕,甚至可以说是司空见惯,大多数人并不觉得这玩意有多少技术含量。

但从另外的角度,虽然每家都在配,甚至是标配,但AEB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却很少有人能说清楚。与自动大灯、自动泊车、自动雨刷这些功能不同,AEB好不好用,似乎就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


多年前社长去试驾一辆沃尔沃时,AEB就在跟车和侧方停车时连续介入了两次。当时的销售非常得意,表示自家的AEB功能特别强,“又救了你的命”。但实际上当时所有的情况都在掌控中,这突如其来的介入非常影响驾驶体验。


那时候对于AEB的评价,基本上就是介入的越多越好,其实大多数时候就是无效介入。现在的情况有所变化,似乎车企们都卷起了介入速度,一大堆车企宣传自己的AEB可以在100km/h介入,看着就觉得怕。


(2)余承东“得理”不饶人,李想在阴阳?


社长搜寻了一下关于AEB的记忆,似乎就是“翻车”居多。该刹的时候刹不住,不该刹的时候时不时跳出来抢戏。

比如有一次奇骏的新车活动,就将AEB当成了宣传的重点演示,结果却直接撞到了主持人。在国外,沃尔沃XC60也曾经在功能演示中曾撞倒过人。在当时来说,不管是日产还是沃尔沃,其实已经属于主动安全领域做的比较好的车企了。


这些事情发生后,车企收敛了不少。只是在这次的“何余之争”发生之前,社长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对这个功能的各种上纲上线。


因为确实不好用,AEB的工作原理就是检测前方的障碍物,然后在系统觉得危险的情况下主动刹车。那什么样的情况是危险情况呢?要么是车速过快,要么是距离过近,要么是其他。但我们在日常驾驶中,可能就是要与前车贴得特别近,或者停车就是要与后面的水泥墩“脸贴脸”,这个时候AEB是工作还是不工作呢?


理想中的AEB,似乎仍旧没有到来。

但这并不影响余承东的输出,毕竟AEB某种程度上是安全的一部分,何小鹏你作为车企一把手,居然说99%都是骗局,那得让多少消费者寒心。至于何小鹏跳出来指责余承东是“外行”,似乎更说明了他是口不择言,毕竟你小鹏比问界造车也没早几年,这不是打自己脸吗?


倒是李想的态度挺有意思,在网友建议他赶紧入场恰点流量时,这位有名的“大炮”居然表示,“不和华为吵架,实在吵不过呀”。


在社长看来,李想这个回复可能有两层意思。一是华为确实占理,AEB就是非常重要,何小鹏图样图森破,二是华为吵架的战斗力确实强,一旦粘上很难脱身。至于究竟是哪一点,就要看大家自己判断了。


(3)舞台有多大,在于跳舞的人


从另外的角度来说,一个功能好不好用,其实还是在于厂家将它做到怎样的程度。比较典型的就是倒车影像,早期又贵又不清晰,很多人都觉得很鸡肋。但现如今的车早已标配,而且大多数人爱不释手。


再比如高速巡航功能,从定速巡航到ACC自适应巡航,再到如今的高速导航辅助驾驶,早已是鸟枪换大炮。舞台有多大,关键还是在于跳舞的人。

比如问界刚刚发布的文案,问界AEB不怕事,会避事!专门针对非机动车横穿、行人“鬼探头”、高速路前车“惊魂失控”、遗落的不规则物体这些险情,并且要拒绝“无效刹车”,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提法。如果有太多的“无效刹车”,那AEB这个功能的体验就会大打折扣。


好的AEB功能,就应该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针对的就是一些突发的场景。像特斯拉也标配了AEB,但几乎所有的“幽灵加速”案件中,都没看到介入的身影,这个功能又有什么用呢?

小鹏也发布了AEB学习笔记第1期,表示AEB测试不等于营销炒作,基于AEB的主动安全性能是如今汽车智能化技术的硬核表现。让大家相信C-NCAP、E-NCAP的结果,坚信最专业权威的结论。


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两人的一次骂战,也算是揭开了行业的一道疤。以前的AEB属于你有我有大家有,说起来是行业标配,但用起来实在是体验一般。如今大家开始琢磨一些深层次的需求,将实际的需求场景剖析开,怎么看都是好事一件。


(4)写在最后


目前来看,各大车企恰这一波AEB的流量恰得飞起。哪吒汽车的张勇表示自家ADC J3 ME三个平台的AEB都已经交付,启动速度做到了100km/h;腾势赵长江表示腾势N7的高阶智驾版AEB可以实现80km/h及以上;起亚的赵洪海也加入了战局,表示自家的嘉华等车型均搭载了AEB技术。


如果这次的骂战能推动车企对AEB的重视,真正将这项功能做起来,未尝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