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通用与本田的新能源合作取消 会带来哪些影响

前几天刚和大家说完本田未来的新能源战略计划,然后最近就看到了通用汽车和本田汽车正式发布,双方的低价电车计划正式停止。“触电”无小事,在现在这个“节骨眼”上,海外和电车相关的研发计划,还在走走停停,会对我们国内市场带来什么影响?

首先我们简单说一下这个计划,这是在2022年4月,本田和通用为了面对特斯拉在北美市场的冲击,而制定的联合开发计划,双方共同投资50亿美元,目标是未来投放市场一系列价格低廉的纯电车型,以此和特斯拉打价格战。

关于这个计划,车德钢认为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因为特斯拉开发出的大型一体压铸技术,未来将会让特斯拉的制造成本进一步降低,而且特斯拉的车辆销售价格也会进一步降低。通用和本田合作,基于通用的Ultium奥特能平台进行开发,这将大大降低了双方的研发成本,才能让未来的新车价格持续走低,以便和特斯拉竞争。而双方的合作成果,就是本次2023东京车展上,展出的本田Prologue,预计这款车型未来也可能会进入到中国市场。双方的合作终止,将不会影响该车型的生产和上市。

仅仅一年,就宣布合作终止,原因是为什么呢?首先离不开UAW大罢工,UAW也就是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今年UAW发起了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导致美国多家车企的生产制造环节出现了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美国通用。其次是部分技术原因导致的合作难以进行,拿凯迪拉克首款采用Ultium奥特能平台开发而来的LYRIQ锐歌为例,其CLTC续航里程为608公里和653公里。而作为低价纯电车型,往往通勤需求巨大,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可以做到价格10万以内,纯电续航里程500公里以上。在技术合作上,两者的结合,并不会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此次合作终止,会对中国市场有哪些影响呢?先来说说通用这边,因为UAW的罢工,通用今年的产能很低,导致了今年通用汽车利润缩减,对后续一些车型的开发势必会产生阻碍,这次双方合作终止也只是其中一个缩影。凯迪拉克这边还会有一款OPTIQ车型将在国内上市,别克这边有E4、E5两款车型,雪佛兰这边受到的影响最大,目前雪佛兰在国内市场还没有一款基于Ultium奥特能平台开发而来的纯电车型,双方合作其中内容也是为了扩大雪佛兰的纯电产品线。现在的雪佛兰在国内市场,除了畅巡一款纯电车,就再没有插电混动和纯电车型了,未来雪佛兰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堪忧。

本田这边,根据官方公布,2027年本田将在中国市场停售纯燃油车型,换言之2027年以后本田在中国市场的在售车型只会是插电混合动力、油电混合动力,以及纯电车型。从本田现有的能力来看,其i-MMD技术相当先进,混合动力车型完全没有问题,而且还可以将雅阁思域、CR-V等明星车型继续延续下去。

而在纯电车型方面,包括本田在内的日系车企,都在寻求合作。合作的本质并不是说自身没有独立研发能力,而是在如今动荡的新能源市场中,无法摸清方向。合作的试错成本最低,同时也能让开发出来的车型售价进一步降低,具备一定的市场优势。目前本田在中国市场已经有了e:N纯电家族,东风本田为e:NS系列,广汽本田为e:NP系列。各家都有一款在售的姊妹车e:NS1/e:NP1,很快e:NS2/e:NP2也会迎来上市。

从目前的开发程度来看,本田计划将会在中国投放纯电轿车、SUV跑车,未来将首推系列车型,而且这些车型的研发基本都是本田和中国团队合作完成,所以和通用的合作终止并不会给本田中国战略带来太多影响。反而是北美和欧洲市场,会让本田有些举步维艰。

车德钢总结:

新能源是一个全球化的发展方向,日系品牌如今依然掌握着混合动力技术,而且混合动力车型目前在中国的销量相当不错。当然日系品牌也一直热衷于氢动力,认为氢动力将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欧洲则是一边弘扬环保理念推行新能源车,一边不愿舍弃传统燃油车。新能源的这条赛道,只有中美在大力推行,但是中美又是全球两大单一汽车消费市场,而且地域辽阔。以中美消费者为主进行研发,是肯定不会错的。从这一点看,本田和通用都没有做错,而且未来本田的新能源车型可能会更适合中国汽车消费市场。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