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铃木跑了,三菱凉了!日系车在中国还有翻盘的希望吗?

最近,广汽三菱的结局终于尘埃落定。三菱发布消息表示,合资的广汽三菱股份出售,公司解散。生产线停止后,未销售完的汽车将尽量卖完,相关售后服务也会逐步停止。意味着广汽三菱成为了继长安铃木、广汽讴歌又一个告别中国市场的日系品牌。不禁让人有些唏嘘不已,要知道曾经的日系车给人的普遍印象是省油省心、皮实耐用。而且空间大、动力够用、维修方便、保养不贵简直是合资家用车的首选。

但是根据乘联会的数据,截止到今年9月份的汽车销售数据显示,日本车品牌在中国市场同比下降了15.4%。如今,日系车在中国的销量下滑,而铃木、三菱的先后离场似乎意味着日系车的光环正在一点点褪去。

所以为什么日系车不受国人追捧了?

1、事故频发,日本“工匠精神”神话破灭

前文提到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日系车一直以可靠、省心的品质著称。然而,近年来,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却频频出现质量问题,让人对其整体品质产生了质疑。比如,2016年,全球第二大的安全气囊制造商高田公司被曝光隐瞒安全气囊缺陷,原本应该是救命的气囊却变成了“杀人气囊”。这一事件最终导致全球范围内召回装有高田公司气囊的汽车高达1.2亿辆。

此外,2021年,日本汽车零部件巨头曙光制动器也被曝光,其刹车及零部件产品中,有高达114000多项质检数据是伪造的。这些被曝光出的质量问题,不仅出现在保障生命安全最重要的气囊和刹车配置上,而且涉及到汽车数量惊人,让人触目惊心。这些被曝光重大质量缺陷事件让日本引以为豪的工匠精神的“神话”破灭,无论日本人再怎么鞠躬道歉,也无法挽回曾经消费者对日系车的信任。

2、错压氢能源,电动化反应迟缓

氢能源比起锂电池理论上更加环保,并且氢气制取不需要锂电池那么多稀有金属仅需要电解海水特别适合资源匮乏的岛国。所以,日本全力押“宝”氢能源甚至做到全球83%的氢能源专利属于日本。不过,氢气无色无味,具有易燃性、易爆性、扩散性、易发生氢脆等特点,氢气泄漏后与空气混合,极易发生大范围的燃烧或爆炸。虽然日本人再三强调氢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但是汽车随时可能发生追尾、碰撞等交通事故,很难保证氢气瓶不会发生爆炸。再加上日本高高筑起的专利保护就相当于在路口建立收费站,谁要想进入,都要先给它交钱。

这种做法让其它国家都纷纷选择了拥抱了更加安全、开放的锂电池为主的新能源发展路线,而日本的车企配合政府研究氢能源去了自然没有多余的心思去发展电动化。从丰田推出的纯电车BZ4X的实际续航表现上冬季续航直接打3折的逆天水平,也不难看出日本人在锂电池方面是真的掉队了。

3、自主品牌崛起

中国的新能源电动车可以说是全面碾压日系车,而在日系车所擅长的燃油车领域上自主品牌推出的各种可油可电的插电混动车型在燃油经济性反超以省油著称的日系车。同时,自主品牌的插电式混动车往往通过“油电同价”的策略进一步抢占传统合资燃油车市场。

此外,自主无论是新能源还是燃油车型在配置丰富性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使得同价位日系车相形见绌。比如,最近上市新款亚洲龙居然还在将方向盘、挡把、座椅的真皮包裹和电动调节座椅视为其“杀手锏”时,殊不知这些配置在自主品牌车型中早已“烂大街”。而且自主品牌在配置方面一贯以入门即高配作为一大卖点,以满足预算有限消费者的舒适乘坐需求。自主品牌如今都已经开始“卷”人性化车机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等,相比之下日系车在这方面则显得非常保守和滞后。

日系车的翻盘点在哪里?

1、老旧车型降价增加竞争力

最近,日系品牌马自达销量的在日系车里逆势上涨背后最大的原因在于降价,8.99万的昂克赛拉让不少消费者大呼“真香”。这使得马自达品牌销量环比增长超30%,自今年7月份以来实现环比三连涨。这无疑给其它日系兄弟品牌打了良好的榜样,给缺乏竞争力的老旧车型通过官降放出大幅优惠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俗话说“只有卖不动的价格,没有卖不出的产品”价格优惠到位,除非产品有重大质量缺陷否则自然不会缺销量。

2、与自主品牌合作补齐自身短板

当然,日系车也不能仅仅依赖吃自己在燃油车的老本。想要进一步刺激销量,就有必要的推出更具竞争力的新能源车来翻盘。尽管日本车企在电动化转型的道路上落后于自主品牌,但日系品牌在燃油车制造领域积累的深厚技术和良好口碑仍然存在。因此,与自主品牌合作造车就是一个不错的策略。

例如,丰田BZ3是丰田BZ系列的第二款车型,采用了比亚迪的三电技术,再结合丰田的设计和品牌,展现出了相比“前辈”BZ4X更强大的竞争力也带来了不错的销量成绩。这样的合作模式不仅利用了日系车的燃油车技术,也借助了中国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不失为一个双赢的选择。

写在最后

虽然目前日系车在国内销量陷入低谷,但是现在能够及时抓住新能源电动化的机遇,还为时不晚。日系车能放下身段与自主品牌优势互补,有很大的希望重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并在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优势。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